劉旭光:作為交感反思的「審美的觀看」— 對現象學「審美觀看」理論的反思與推進 8

在審美領域中,直觀最根本的缺點在於,凡通過直觀可獲得的,在審美中都是膚淺的,形式和意義,都有其深度。隱藏在感性表象背後的自由、德性與理想和形式的創新,是我們想在審美中給予呈現的。在審美判斷中,我們在主觀的合目的性與客觀的合規律性之間尋求溝通,這種溝通不是「觀看」這個詞所能承擔的。如果說審美觀看有其特殊性,或許這一特殊性不在於它是現象學直觀,不在於它是中性變樣,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判斷與反思,對審美這種觀看方式的研究,真正的重點應當是觀看與反思是怎麼結合起來的,或者說,觀看為反思提供了什麼,而不是用觀看取代反思,因此,必須站立在現象學的審美觀看理論上,回到「反思判斷」去,把反思判斷與審美觀看結合起來。在審美領域中,有一條不可動搖的原則:判斷永遠統領著直觀,否則意義無從發生。

從現象學的理論體系來說,由於它的重點在於感知對象,在於描述關於對象的經驗,因此它對於「判斷」這一行為並不重視。但審美行為無可辯駁地建立在「判斷」這一行為之上,判斷總是把個別與一般結合起來,個別往往成為一般的象征與譬喻,問題是,在審美觀看中,對對象的感知與對對象的判斷是不是應當和可以結合在一起?

在「審美的觀看」這種理論中,是不是具有「判斷」?杜夫海納明確地指出,對對象的審美應當包含著思考,而不僅僅是直觀與體驗,但他對思考,也就是判斷,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區分。他認為的,思考行為,建立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對象區分為一個個構成要素,而後分別對它們進行判斷,這種行為本質上是把我們自己與對象分開,並且用我們自己代替作者去重現作品,而反思判斷更是把自己頒布給對象,從而使我們自己成為問題。但是在現象學的視野中,關於對象之經驗的產生,不是要分析對象,而是要把對象自身呈現出來,在這種觀念之上,審美就應當是把對象當作為一個整個,甚至一個主體,讓它整體性的呈現出來。

這是反思判斷作不到的,這有道理,因此反思判斷理論是建立在主觀合目的性的基礎上的,對對象之表象的鑒賞本質上是自我欣賞。為了克服這一點,杜夫海納提出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思考,可以把我們帶回到與審美對象的接觸中。「康德把判斷分成決定判斷(規定判斷)和反思判斷。同樣,我們可以把思考分成把我們與對象隔離的思考和使我們依附對象的思考。」[13]

與對象隔離的思考,也就是反思判斷,無法實現對對象本身之意義的把握,「至於對意義的理解,它無疑需要另一種形式的思考,一種一開始我就對對象采取一種新的態度的思考。所以在上文中我們說,反思判斷使我們自己也成了問題。但這不一定是因為我們對自己進行思考,而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受到自己的思考的約束。因而這樣的思考決定於我之所是以及我與對象的關係。」[14]這的確是切中了反思判斷理論的要害,對象自身是不被關注的,重要的是對象的形式是不是可以符合主體頒布給它的目的。為此杜夫海納提出,要有一種依附性的思考。

「通過依附性的思考,我服從作品,不是作品服從我,我聽任作品把它的意義放置在我的身上。我不再把作品完全看成是一個應該通過外觀去認識的物,因此根據批判性的思考,外觀從來不為自身具有什麼價值,也不為自身表示什麼),而是相反,把它看成一個自發地和直接地具有意義的物(即使我不能說清這種意義),亦即把它看成一個準主體。而正是因為這個物在暗中是這樣參照表現的,所以我們將會看到交感思考在感覺中達到頂峰。」[15]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