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汉语诗性表达策略〉(7)

换个角度。有人认为"诗把全部生活纳入自己的领域内。它所关心的,主要不是美,不是哲理,不是说服教育,而是经验", 那么,汉语诗歌有没有、能不能提供新的经验?旧体诗当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它以精巧的形式所传达的细腻感受,至今依然富有感染力。但它所排除的经验或许更多,为了容纳那些经验, 就必须改变文本的形式,散文化的新诗是必由之路。而且,古代汉诗的意象多为公共意象,或容易累积成为公共意象,而现代汉诗则力表达个人化的情感,求锻造个人性的意象。 新诗散文化的后果,正如张桃洲所说:

这于新诗也许是一种宿命:放弃了一种被认为是与诗最为接近的语言,而运 用另一种看来是"非诗"语言的语言去写诗,语言诗意的"天然"缺失和诗性表 达的历史性需要,就此构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但一切又并非从头开始,在 运用后一种语言写作时,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前一种语言的"印痕",挣脱与牵扯、 开创与回归——新诗就这样在语言的古典与现代之间,做着永无休止的努力。

王家新将这种倾向称为"逆诗意化"写作,并试图将诗意和诗性区分开来: 在数千年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上,"诗意的生成"已形成了它自身的惯例和规 范,比如说,有"池塘生春草",就必有"园柳变鸣禽"......尤其在后来一些缺乏 创造性的诗人那里,这种诗意的生成已成为一种美学上的惯性的反映,而这往往 造成了与诗的本源、与真实的生活经验的脱节。一些中国现代诗人的觉悟正是从 这里开始的,他们不是复制那些传统的诗意,而是往往通过某种"逆诗意化"的 写作策略来获得自身的"诗性"。

"诗性"除了与"诗意"的交叠部分外,在我看来,这更涉及诗的内在品质、 诗的感受力和诗的观照、言说方式、诗与思、诗与存在的关系......"诗性"的言 说远远突破了单一的审美愉悦,而把诗的写作作为一种对存在的关照,对精神的 言说......从这种角度来看,传统诗意的过剩往往掩饰了一种内在的贫乏。

在最重要的节奏、意象、隐喻等方面,旧体诗几乎袭用了同样的形式,以至 于今天的读者在背诵的时候很容易将它们混淆,造成类似于集句诗的效果。如果 "形式即内容"对于诗歌来说可以成立的话,旧体诗的艺术价值便要大打折扣。 西川就以《离骚》的现代汉语译文为例,追问"为什么在古汉语中还算过得去的一段诗,进入现代汉语之后就变成了一堆垃圾",认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 断裂程度是非汉语作家们不能想象的......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意单位、修辞方式、 句法、节奏、音乐性都和古汉语拉开了距离",而古诗今译的失败"部分导致了我们对于古代诗歌的神圣化"。

Views: 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