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之夜燈如畫

北京在春節後的第一個隆重節日,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此節在唐代稱為上元。從唐詩人王維的遊人多畫日,明月讓燈光,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明月遂人來,以及宋女詩人朱淑貞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畫,等詩句看,自古以來元宵節活動便集中在夜間,而其特有的景致,則是花燈與煙火。

曩年北京元宵節之盛況,猶歷歷在目。家家戶戶除了煮食元宵或湯圓外,更講究點花燈。其造型,花鳥蟲魚各異,爭奇鬥巧;其顏色,赤橙黃綠有別,絢麗斑斕。

當團團素月度雲而來時,老北京們便挈婦將雛,呼朋引伴,紛紛走向街頭,共盡良夜之歡。天真爛漫的頑童,一個個緊握被凍得通紅的小手,提著雞燈、魚燈、梅花燈、走馬兒燈;或者拉著裝有四個小泥較的馬燈與羊燈,彼此觀賞著,品評著,嬉鬧著;插在燈心裏的紅色小蠟燭,跳動著閃爍的火焰,與那騰空而起的起火及炮打燈交相輝映,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無限活力與生機。最引人註目的花炮,要算是火神爺了。這是一種大型煙火,用膠泥捏成種種模樣的人物。點燃以後,先是七竅生煙,旋即噴射出一株兩丈多高的火樹,把烏藍的天空照如白晝。盒子花最稀奇觀,唯燃放必在亥時之後,盒徑六尺,凡六層,下為活底,導線系之。又假鐵絲吊一轉花,名曰金盤落日。燃魚後,火迸花旋。升觸尋線時,忽見光芒一閃,彩彈升空,美如纓珞。續後則為葡萄、為花籃、為寶塔、為人物、為翎毛,種種形象,妙趣橫生。其收尾往往更出人意料。如當地更夫、水夫所制之花盒,末層多嵌色、仙、兔,其上大書夥友姓名。一爆升空,冉冉而降,等面分明。觀者忽睹怪像,始則忍俊不禁,繼而前仰後合,捧腹大笑。

到處是刺眼的煙火。徜徉在這燈與火的海洋裏,自然會撩起一種對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並且情不自禁地吟誦起唐詩人郭利貞的上元絕唱:九陌連燈影,千門度月華。傾城出寶騎,匝路轉香車。爛漫唯愁曉,周遊不問家。更逢清管發,處處落梅花。

上元良宵,京華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燈市口與前門外棋盤街一帶的燈棚,以及什剎海迤西原宛平縣胡同的冰燈棚。在燈棚裏,所懸各式花燈,有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子奪魁、八仙過海、富貴有余、鶴鹿同春等不下百余種。燈上繪人物、山水、花鳥,罔不惟妙惟肖,各具情態。形狀大的、小的、圓的、方的;色彩紅的、綠的、黃的、花的;質料紙的、絹的、玻璃的、木頭的,以及古色古香的各種宮燈,令人眼花繚亂,目迷五色。

南城白紙坊一帶,風俗又自不同,因其地域開闊,武焰火因可大展神通。所放盒子花呈傘形,內中藏燈無數。又放時必以巨型炮仗相襯托。一經點爆,即見火龍踴躍,萬箭鉆空,雷聲隆隆,震天撼地。內城焰火,午夜一過,煙散花銷。此時登城南眺,輒見燈山人海,氣象萬千,爆竹的發,紅透天幕。

至於冰燈,更是別具一格。其品類亦自人物、仕女以至橋、塔、動物,豐富多彩,盡態極妍。那水晶般玲瓏剔透的燈身,配上紅彤彤的蠟燭,宛然碧天中的星鬥,閃閃發光。置身其中,猶如神遊仙境。


舞獅與耍龍

在電視屏幕上曾看過耍龍燈和耍獅子,有一次甚至看到馬尼拉街頭亦在耍,感到十分親切,似乎是見到老鄉親一樣。龍燈和舞獅在中國各地都有,雖然造型稍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差不了多少。從塞北到江南,以至西北、東南,其風格都是一致的。但在我的心目中,卻思念著北京具體說,是離開北京幾十裏路的山鄉的龍燈和獅子。我感到那是最美的,時常縈繞在我甜蜜的記憶中。

先說舞獅。

舞獅的歷史很久了,唐代白居易有著名的詩歌贊美過它。它是來自西域的玩意兒。其後代代相傳,直到今天,南北各地獅子的造型已稍有不同。我童年時熟悉的門頭溝的獅子,完全是按照北京寺廟宮殿門前蹲著的那對獅子的形狀制作的。獅子的頭部是先制成上、下兩片簡單的木架子,在木架子上,用竹篾編成弧形的像獅子頭骨般的輪廓。上面再用老式舊賬紙即麻紙或東昌紙,一層一層地裱糊好、曬幹。這樣輕輕敲打,像鼓皮一樣,嘭嘭發響。眼睛是兩個圓洞,再嵌上一個黑油漆圓球。在裱糊好的紙上,先刷桐油,再上綠油;描金、勾黑線,全部油新之後,就是一個亮光光的威武兇猛的獅子頭了。

尾部亦有竹木圓形架子,同樣裱糊好,油漆成綠色,再裝上象征性的尾巴,這樣便很像獅子的臀部了。獅子整個身體實際是一塊布,上面一排排釘好青麻,拖得很長,全部用綠顏色染過,一抖動,毛茸茸地好像獅子的長毛一樣。

舞的時候須兩個人。一個高個子,把獅子頭套在自己的頭上,獅頭內有兩根帶,可以掛在兩肩,分量不太重;兩片架子各有一根橫木,用右手握住上面橫木,左手握住下面橫木,這樣上下一開會,就如同獅子的嘴在不停地張動了;兩手握橫木左右搖擺,那就是獅子在搖頭了。那塊釘滿綠毛的布,前端連在頭上,後面連在尾部架上。另一個小個子的人,把獅子尾部架子背在背上,低頭蒙在那塊布中,彎下腰,兩手揪住前面那個人的腰帶,隨著他的動作,要表現獅子腰部擺動和搖尾的動作。老實說,扮獅子尾巴是苦差事,又悶又累,玩不了多少時間,就一身臭汗,急忙想找替工了。

說完了獅,再說龍,或者說叫龍燈。

龍燈亦是南北各地都有的。雖然不少地方是白天出來耍,但其來源是龍燈,所以縱不點燈,亦可以龍燈名之。各地制造亦是大同小異。有的地方制造得太簡單,龍頭不像龍頭,龍身只是塗了顏色的一個大長布條子。大白天,在街上繞來繞去,顯得十分寒傖。老實說,這樣的耍龍燈,是沒什麼好看的。

而北京山鄉的龍燈很值得一看。先說龍頭、是木架、竹篾紮成的龍骨架子。外面糊紙,裝上龍角、龍須,同畫上畫的龍頭十分相像,是很高大威嚴的。架子裏有幾處插蠟燭的地方,晚上玩,點起蠟燭來舞,光閃閃的。因為龍頭高大,所以耍起來時,要一位彪形大漢來掌握,力氣小是舞不動的。

龍身、龍尾共八節,加龍頭為龍節,每節二三尺。每節龍身,是一個橫著的筒狀架子,下面有三尺多長的柄。架子兩邊糊紙,畫上龍鱗,上面中間留口,可以插蠟、點蠟。節與節之間,以白布連接,並彩畫龍鱗。這樣一節節連起來,由龍頭到龍尾,鱗甲片片,便像一條真龍了。

龍不能只有一條,所謂二龍戲珠,必須要有兩條龍,而且不能一樣顏色。我少時常見的山鄉的龍燈,一條畫青鱗片,曰青龍;一條畫黃鱗片,曰黃龍。每節一個人來撐,一條龍九個人。魚貫前行時,一前一後;舞起來,龍頭對龍頭,探首、盤旋。隨著鑼鼓點,撐珠的那個人,要把珠按節奏在二龍的頭部晃動,引逗得兩條龍翻江倒海般怒鬥,這樣就把觀眾的情緒引向高潮了。

不管舞獅,還是耍龍,都是晚上玩的玩意兒。現在文藝界,都在大談朦朧詩,大談其朦朧美,我想世界上的確是有朦朧美的。似乎有的東西,在光天化日之下,並不好看,而在月光下,或不大明亮的燭光下,就會產生一種十分美麗神奇或娟秀縹緲的感覺。在北京的街頭看定會的太獅、少獅,帶著大串鈴,嘩啦嘩啦地跳動,只覺得十分熱鬧、好玩,但並不覺得很美麗。而在山鄉中,在朦朧的月光下,圍著密密的人圈,大家撐著小紙燈籠,在跳動的密鑼急鼓聲中,一對龐然大物的獅子帶著串鈴翻滾著、跳躍著人堆中忽然有人放起太平花,那耀眼的白色火星射到獅子綠毛上,人們歡呼著,雀躍著,這才是多麼美的童話境界!

‘竹馬舞’瑣談


竹馬舞是春節期間民間的一種花會形式,多在元宵節前後表演。竹馬舞亦名布馬舞,俗稱跑竹馬、竹馬落子,早在宋、明間,社火中就有這種舞蹈形式。明代阮大鋮編的劇本《雙金榜》中,也安排有跑竹馬舞蹈表演。竹馬舞在中國許多地區流行,除冀中農村外,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亦有跑竹馬戲。

早年,筆者曾多次欣賞竹馬舞。表演者腰間系著馬形道具,分馬頭與馬尾兩截,舞時像是騎在馬上,馬兒忽而徐行、忽而疾馳、跳躍,邊歌邊舞,生動有趣。

竹馬舞與冀中一帶的跑驢舞大同小異,隊伍有長蛇開陣、龍擺尾、跑圓場、蝶采花等十余種。傳統的竹馬舞大多化妝為歷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戲曲中的角色,生、旦、凈、末、醜各行當齊全。演員手中的道具,或馬鞭,或刀槍劍戟,或棍棒,根據人物身份選定。常看到的劇目有《三打祝家莊》、《昭君出塞》、《狀元遊街》、《楊八姐遊春》、《千裏送京娘》等等。表演者通過表情、姿態和唱腔,表現劇情和人物性格。只舞不唱的稱跑竹馬、竹馬舞;載歌載舞的稱竹馬落子。元宵節時,夜間表演竹馬舞,在馬頭和馬肚中安放上蠟燭或彩燈,在馬脖頸系上五彩串鈴,舞起來鈴聲清脆,燈火輝爆,非常壯觀。

一次我路經河北省高陽縣,曾欣賞過表現一個小妞馴馬的竹馬舞。四個身著艷麗服飾的小妞騎著棗紅馬上場,時而挽韁漫步,時而縱馬奔馳,以健美的舞姿表現少年馴馬手的颯爽英姿。突然,一聲嘶鳴,一匹駿馬狂躍亂跳,驚奔而來。馬上的小妞緊勒韁繩;馬下的小妞緊追不舍,最後終將烈馬制服。這創新了的竹馬舞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冀中平原和渤海一帶的農村,竹馬舞尤為盛行。每逢新春佳節,民間藝人就用竹劈子紮綁成馬形骨架,糊上五顏六色的絨布,經過精心設計,制成尾巴、嘴巴、耳朵、眼睛均能動作自如的小布馬,多則幾十匹,少則五六匹,成群結隊地隨民問花會隊伍擁上街頭,浩浩蕩蕩,氣勢磅礴,熱鬧非凡。

曲阜元宵點天燈

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又稱花燈節,因為鬧花燈是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之一。這種風俗,各地都有許多獨特的情趣。四十年前,筆者曾在孔夫子故鄉曲阜古城度過一次元宵節,與舊京北平相比,迥然不同。

印象最深刻的是點天燈、放天炮。當年的北平,每至元宵,家家戶戶皆在大門前掛花燈,或左或右,或多或少,但總是要有的。曲阜則不然,除在門前掛燈,還在院子正當中,埋上一根高大筆直的朝天桿,將花燈掛到桿子頂上,名曰點天燈。而權勢僅次於皇宮的衍聖公府,則從正月初一開始,就在號稱大觀園中心的前上房大院,舉燭點天燈了。紅木雕架的大玻璃穗子燈,日夜不息,點燃半月之久,一直點到正月十五之後。因孔府的朝天桿最高,所以在元宵節這天夜裏,環顧曲阜古城,一燈之下,萬燈競放。燦爛的燈火,與明晃晃的月光交相輝映,人間天上,塵衰碧空,令人難分。

放天炮也是曲阜元宵特有的奇景。元宵之夜,家家戶戶,把一串串、一掛掛的鞭炮,懸掛在朝天桿上點放,從黃昏一直放到第二天天明。真乃家家火樹,戶戶銀花,此起被消,徹夜不絕。舉國之內,唯曲阜有此獨特的元宵風俗。追本溯源,據百姓講與孔夫子有關。自古以來,人們把孔夫子看作中國歷史文化的一盞光焰萬丈的明燈。孟子曰天不生仲尼,萬古猶如長夜。孔子學說歷史之悠久,影響之廣大,舉世無二。正因如此,曲阜百姓對孔子的敬仰,也遠非它鄉它地所可比。當地百姓尊稱孔子是文曲星,說他是魁星下凡、主管文事。曲阜群眾感謝玉皇大帝派孔子來曲阜。所以,在祭祀至皇元君的上元之夜,點天燈,放天炮,一則表示曲阜是聖人之鄉,非等閑之地;二則稟報玉皇大帝:曲阜因有孔子而殊榮,百姓以奇風異俗的祭祀禮節以報答。世間最講究一個誠字。曲阜百姓祭天,至誠之至。天燈、無炮,燃放半月之久,數量之多,耗量之大,在神州大地,哪一個縣城都不能與之媲美。

點天燈,放天炮,禮花對著龍燈照。這是曲阜元宵節的一大特點。曲阜人耍龍燈,技藝十分高超。耍龍燈的人,在焰火四射的煙霧中穿行,火不得燒身,龍燈必須絲毫無損。藝人稍有疏忽,那灼熱的火星,便把衣服燒個大窟窿。非精明強幹的小夥,難以勝任耍龍燈的遊戲。因此,耍龍燈的高手,倘若未婚,就成了少女們極為註目的人物。龍燈會的另一特點,是必須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去匯演。全縣所有村鎮,只要耍龍燈,就要準備赴孔府表演一次。如此一來,孔府自然成了名副其實的龍燈藝術中心。為使村鎮居民都有機會進孔府表演耍龍燈,孔府主人明文規定:目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孔府全天開放,自由進出,真正做到金吾不禁,玉漏無催。耍龍燈的地點,通常選擇在懸掛著聖府和恩賜重光的孔府第二庭院。屆時,衍聖公高坐庭院正北的大堂之內,從華麗的暖閣處向外觀看。那氣派,那風度,頗有些帝王禦樓觀燈、與民同樂的味兒。龍燈會歷代在孔府匯演,據說也是出於對孔子的熱愛和尊敬。曲阜人視孔府為聖人之家,風水寶地。在。聖土。上隆重祭祀上帝,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十八羅漢鬧元宵,也是曲阜獨有的風俗。元宵之夜,孔府到處紅燈高懸,燭香點燃,紅毯鋪地,彩棚滿院。明珠在金光中閃耀,碧玉在銀彩裏爭輝,當華燈齊放時,鑼鼓家夥一敲,表演十八羅漢的遊戲就開始了。仆人們身著十八羅漢的衣冠,戴著十八羅漢的面具,表演殺賊、除貪、滅奸、受供等種種扣人心弦的節目。羅漢本是佛家供奉的神仙,一般講,是不能耍弄的。但儒家不信佛,故有讓羅漢在儒家聖地供玩耍的遊戲。

曲阜元宵風俗,很多與孔子有關,提燈上學就是其中之一。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尊師之風,在曲阜源遠流長,經久不衰。花燈敬師就是典型事例。至少在明代之前,曲阜城鄉各類學校,逐漸形成了春節放假,元宵開學的制度。臘月二十三,學校關門,老師回家過年,尊師的學生,為感激老師一年的辛勤培育之恩,免不了贈送些過年物資。開學之日,適逢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細心的家長,或親自制作,或用錢購買,讓學童提著精致的花燈返校,請老師點燃。一則期望日後孩子學業有成,前程光明;二則表示對老師的敬愛,報答老師對孩子的教誨。見到那五彩斑斕的花燈,老師很高興,學生也認為盡了一份心意,整個校園自然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曲阜花燈,歷史相當悠久。據說宋代就有專為孔府制作花燈的人家,名曰花燈戶,可見花燈之盛。據花燈師介紹。花燈主要靠紮架。俗雲:燈架紮得巧,花燈做得好。貴重的燈架,要在上面雕龍刻鳳,鑲珠嵌玉。燈架紮好後,才貼紗、裝玻璃、釘羊皮、剪紙、刻皮影、寫詩作畫等等,進入燈畫工序。最後在燈上塗金抹銀、串珠吊玉、纏絲懸纓,做成美觀的花燈。


春節接姑奶奶剪影


歲月不居,又屆春節,想起囊昔京華每到春節有接姑奶奶住娘家的習俗。

接姑奶奶一般在正月十六日,也有在十八、二十日的,必擇雙數,單日很少。

接姑奶奶回娘家,為的是骨肉團圓以敘天倫之樂。那時,姑奶奶出嫁,平日不能隨便住娘家,趁著正月過新年,在夫家一年受了不少勞累,借住娘家機會,可以舒暢休息一下,並且安慰家人相思之苦。

娘家接姑奶奶,父母兄嫂必攜帶幾包禮品,最低也要有個蒲包。到了夫家,向尊親長輩聲明來意,給姑奶奶告假;如蒙允許,再請示住的天數。夫家規定四天、六天、八天、十天不等,也都是雙數。經尊親長輩批準,姑奶奶即梳妝打扮,整理包袱什物。凡接姑奶奶都兼接外孫子,有大姑、小姑的也要謙讓一下,實際上大姑、小姑絕不跟隨,自有婆婆代表謝意。臨行之際,要向夫家的長輩請安,即使對大姑、小姑也要打招呼,方能動身。

把姑奶奶接到家裏,娘家特別優待,平素愛吃的東西盡量供給,有錢的富戶水陸雜陳,筵宴豐腴。親友聽說姑奶奶住娘家,也都來問候。因為姑奶奶出嫁,許多親友一般不與夫家交往,乘此姑奶奶住娘家可以聚會一堂,恣意笑鬧,鬥趣抓哏。姑奶奶除應酬娘家親友外、抽暇可以聽聽戲、逛逛廟、看看電影(早年沒有電影時就談不上看電影了)。不願出門,在家可以叫幾個盲藝人唱唱曲,或找演傀儡戲的,以消遣解悶。娘家親友也邀請姑奶奶吃嘗春酒,藉資聯歡。所以從前姑奶奶別看在女夫家像個小可憐,處處看人眼色行事,只要回到娘家便身價十倍。

聚會無常,轉瞬假期將滿,當臨別時,不禁要掉幾滴傷心淚。父母當要有一番勸解,無非說什麼不能比未出嫁時舒適,第一要謹慎侍候公婆,大姑、小姑也要敷衍面子,對夫婿要溫柔體貼,對下人也要和氣。諸般囑咐已畢,再備幾色禮品,把姑奶奶送回婆家去。

每到正月初十後幾天,北京街頭常見濃妝艷抹的少婦,後邊跟隨白發老嫗、青年男子,手中攜帶包袱,懷抱小孩,有坐車的,有步行的,這就是接姑奶奶剪影。

物換星移,時代前進,今日京華風俗已非昔比,老一套的家規漸漸已不存在,小兩口沒有那麼些規矩了;男女平等,女的也不當小可憐了。

Views: 7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