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宗教交流(6)

基督教的交流

關於基督教何時傳入中國,中外學者有著不同的意見。根據英國著名宗教史學家、漢學家穆爾在《1550年前的中國基督教史》一書中說:「公元635年中國有景教會,這是我們認識中國基督教的頭一個確切的出發點」,可以看出,部分西方學者認為基督教於公元635年傳入中國。但中國學者持有不同觀點,上海師範大學孫景堯教授在《中西文化早期交往的復合媒介者——「扶南」的媒介特點與作用探》一文中提出基督教的傳入是在公元4世紀至6世紀之間。

孫教授在對《魏略》《南史》和《梁史》等史料的研究中發現,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有一個古國,名為扶南,是海上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扶南古國可以說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商業、文化、宗教溝通的驛站。過往船隻、商旅多在這里停靠,扶南古國位置得天獨厚,同時也造就了該國多元化的文化現象。多數宗教在這里都會發現痕跡,其中就包括基督教,基督教傳入中國極有可能就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由扶南傳入的。此外,在莫菲特的《亞洲基督教史》提到:波斯使節在公元455年到達中國北魏首都。由此可以判斷,波斯的聶斯托利亞教教徒最遲在公元5世紀末到達了中國。


在中國元朝以前,外來教派中只有佛教與伊斯蘭教的影響較大,基督教影響相對較小,甚至基督教徒聚集地只是零散地分佈在一些港口城市,所以有關記載相對稀少。直至公元15世紀到16世紀,隨著西方國家海上力量的崛起,西方國家與亞洲的交流更為頻繁,基督教在中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基督教中的天主教、新教等教派也開始在中國及東南亞廣泛傳播。在此期間,出現了一些傑出的傳教士,例如利瑪竇、丁韙良、湯若望等人,這些傳教士不僅僅將基督教的經典《聖經》傳入中國,而且也帶來了西方的科學知識。

耶穌會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期間,為適應中國社會的文化背景,減少傳教過程中的阻礙,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廣泛涉獵儒、釋、道等方面的經典,尊重中國人祭祖的風俗傳統。同時,利瑪竇以宣揚西方科學為傳教的媒介,向當時的皇帝以及士大夫展現了地球儀、渾天儀、三棱鏡等科學儀器,引起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興趣,借此時機,利瑪竇使李之藻、徐光啟等人受洗入教。雖然他們的入教原因不盡相同,但由此看出基督教已經在中國的統治階層具有一定的影響,並開啟了中國人對西方科學的認知。
(參考文獻略)(中國發展觀察 2016-04-23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