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話上墳

三月裏來是清明,

桃紅柳綠百草青。

別家墳上飄白紙,

我家坎上冷清清。

這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萬杞良時所唱十二個月小曲之一。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情景僅見,且寄哀傷。

清明掃墓,是中華民族崇本尊親、慎終追遠之孝道的具體表現,已成了相沿悠久的習俗。然各地清明也有不同之處。老北京人特別重視清明節。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雲: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擔酌摯盒,輪轂相望。掃墓時,除了墳前陳列酒食叩頭祭掃外,還需樹紙幡、培新土,燒紙錢。清明這天還要摘采新柳,制成柳圈,戴在頭上。民諺雲: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其實,清明戴柳的風俗,緣起很早,正如清人富察敦榮的《燕京歲時記》所雲: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於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今蓋師其遺意也。杭州的清明,據明田汝成《西湖遊覽■余》載:是日,傾城上冢,南北兩山之間,車馬雲集,樽酒擔食,山家村店,享■遨遊,或張幕籍草,並舫隨波,日幕忘返。這是既去上墳,又作春遊。浙南有一地方,清明那天,親朋畢集,家家戶戶,都備辦饌肴酒飯,供客人飲食。不論識與不識,也不問哪一家的,可隨意入席,一律受到主人的款待。

到了奉化則又不一樣,把清明上墳當作一年一度的大事。節日將到,家家戶戶除了買魚肉等饌肴外,還要做一種上墳必不可缺的食物,俗稱麻粢;早在清明之前,各家婦女就到四處田野去采青艾嫩苗,采歸蒸熟,經過石臼搗勻、棍壓、刀切而成,約三四分厚,四五寸方。相傳,還有一個無從查考的來歷:上古的人,有十節尾巴,隨著年事增長,尾巴逐節變黃,到十節黃了,壽命也就告終。於是,在所謂十節尾巴九節黃時,做麻粢為幹糧,大塊的兼做蓋被,預先進入墳穴,吃以待死。後來,子孫就效此,切成小塊,作為祭祀和分增之物。

還有,奉化上墳的紙幡,也比較講究。凡是輩數高遠的祖墳,插的紙幡也更為長大美觀,有龍、鳳、鯉魚、如意等多種花樣,素色為主,加以彩紙。因為剪制頗費工夫,每年清明之前,許多婦女、特別是剪紙巧手,為了剪幡,往往忙到深更半夜。

上墳的日子,即使遇到天雨,也從不推遲。在祭掃時,刈除荊蕪,整刷碑刻,添加封土,插上紙幡,供奉饌肴,炷香奠酒然後從長輩到晚輩的按次謁拜,確有祭如在的虔誠。歸來時,各人還分到麻粢。至於最為隆重熱鬧的,要算去上祖墳的那天,沿途男女老少,絡繹不絕。在外從事各項事業的族人,大多趕到,祭掃既畢,凡中等學校以上畢業者,一同聚餐,互述景況,共話桑梓,意興盎然。
端午風俗拉雜談回頂部章節目錄
端午節是漢族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因午時為陽辰,亦稱端陽

端午節起源,說法不一,現代學者聞一多端午考,會列出有關典籍中的一百零一條記載,並推論端午本是吳越之民舉行祭龍圖騰的節日。

北京人把端午節俗稱五月節,而據《康熙大興縣誌》載,是日少女須佩靈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歸寧,故又稱女兒節。

明、清以來,北京人過端午節,素有吃粽子、驅五毒、掛菖蒲、纏五色絲等習俗。

粽名最早見於晉代周處《風土記》。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雲:古人以菇葉裏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晉代劉義慶《世說新語》等古籍說食粽是為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投江的壯舉。粽子正式作為商品出售始於唐代。宋代以後粽子制作愈發精巧,花色品種蔚為大觀。粽子有南方粽子、北方粽子、廣東粽子之別。南方粽子鹹的居多,如火腿粽、鹹肉粽等,味道鮮美,此外還有蓮子、棗泥、豆沙等甜餡的粽子。北方粽子只有紅棗、豆沙和凈米的三種,風味不如南方的。廣東的枕頭粽呈長方形,體積比北方粽子大三四倍,餡更復雜,除普通棗泥、豆沙外,還有蓮蓉、椰子、蛋黃的。蛋黃還有鴨蛋黃、雞蛋黃之分,也有把鹹肉和小豆、江米攙合一起做粽子,吃起來不同凡響,與北方粽子味道迥乎不同。不過北方的凈糯米粽子用冰鎮後,剝到盤裏,放些白糖和玫瑰花的汁子,或再蘸上點桂花,又涼又甜,米香和花香混在一起,的確另有風味。

清宮中有奶子粽,即用奶酪浸米一夜後煮之,味美絕倫。民國後,北海仿膳曾有出售。

驅五毒之俗亦由來已久。清代呂種玉《言鯖,谷雨五毒》載:古者青齋風俗,於谷雨日畫五毒符,圖蠍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宣布家戶貼之,以■蟲毒。北京糕點鋪屆時特制刻有五毒圖案的甜餡兒點心,名曰五毒餅。時值初夏,病毒漸趨猖獗,此俗反映了勞苦大眾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則是飲雄黃酒!雄黃為中藥,有解毒殺菌之功效,酒和以雄黃,揮發的氣味可驅蟲除穢。神話故事中的白娘子,便是喝了法海和尚的雄黃酒才現了原形,以致嚇壞了許仙,遂引發盜仙草一場惡戰。

掛菖蒲習俗,亦有實際意義。菖蒲,又名劍水草。據《本草綱目》載,菖蒲乃蒲類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其根莖可作香料。此草具有提神、通竅、殺菌之功效。每逢端午,人們即至郊外采集菖蒲,掛於門戶;或將其根莖刻成小人兒、小葫公等飾物,掛於兒童脖項,或用菖蒲泡酒而飲,據說喝了能延年益壽。唐代元和進士、待禦史殷堯藩詩曰: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纏五色絲之俗,約始於漢代,南朝宋,太子左衛將軍範曄所撰之《後漢書》中,已有朱索連桃印飾門戶之記載。漢代流行五行陰陽之說,據說五色絲象征五色龍,可驅邪避瘟。五色絲又叫朱索、避兵繒、長命縷、續命縷、百索、花花繩。端午當天,人們把它纏於手腕與足腕;或用彩絲垂金、錫重物掛於脖項;或紮做人形,插於發髻;或纏紙帛折成菱角方,綴於胸前;或纏粽子,相互饋贈。


‘女兒節’習俗

現在國際上有婦女節,而北京在舊時卻有女兒節。這個節,早在明代就有了。沈榜《宛署雜記》記雲:

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各歸寧,俗稱是日為女兒節。

過女兒節時,有幾樣有趣的習俗。一是彩繩系臂,這是自宋代就流傳下來的古老風俗。在《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等書中都有記載。用紅、綠、黃、白、藍等雜色粗絲線或棉線搓在一起,成為彩色線繩,系在小兒女的手臂上、項頸裏,俗語叫做長命鎖或索,而文人叫做續命縷。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謂系出五絲命可續也。二是絨花簪頭。彭蘊章《幽州土風吟》詩雲:紅杏單衫花滿頭,彩扇香囊不離手。即紅色絨花作的小老虎、蝙蝠,紅絨上還粘金色符碼。這些都是哈德(崇文)門外花市做的,從東、西廟會上買來。屆期大姑娘、小媳婦簪在烏亮的鬢邊,謂之福兒,再配上一朵火辣辣的盛開的石榴花,就更顯著花枝招展,十分耀眼了。三是身佩葫蘆。《北京俗曲十二景》雲:

五月端陽小孩兒,文葉靈符插在門前,換衣裳,葫蘆釘在身邊

用硬紙折成指頭大小粽子,用棉花球圍成筷子頭大的細腰大葫蘆,用硬紙剪成很小的蝙蝠。把這些小玩意兒再用五彩絨絲線纏出來,用彩線聯成一串。晚近一些年還時興再纏一個衛生球,把這樣一串小玩意兒,用小布條釘在小兒女的衣服邊上,據說可以驅瘟疫避邪風。端午那天,過午之後,把這些扔掉,謂之扔災。四是用雄黃酒在嬰兒額上寫個大王字,再用雄黃酒塗小兒耳、鼻等處,《輿地記》所謂以雄黃塗耳鼻,取避蟲毒之義也。這是很古老的類似近代衛生防疫措施的風俗了。

仔細一想,女兒節也就是端午節。所謂都人重五女兒節,這是北京特殊的叫法,外地是不這樣叫的。端午節是全國甚至遠東一些國家也有的。大家都吃粽子、插蒲艾。北京而且還要講究吃五毒餅,這也是外地沒有的。但是北京民間從來沒有龍舟競渡的風俗。《帝京景物略》就有過無競渡俗,亦無黨遊耍的記載。蓋在清代中葉之前,端午節還有外出遊賞的事,所謂女兒節、女兒節,耍青去,送青回。習慣要到天壇避毒,天壇墻外走馬。金魚池、草橋、高粱橋等處遊人很多,大家在樹陰下,席地而坐,飲酒作樂。這種風俗,很像西洋人的郊外野餐,在康熙年間的《大興縣誌》還有記載,可惜後來沒有了。

六月六天貺節

農歷六月初六俗稱天貺節(意為天賜節)。傳說唐僧歷盡八十一難終於從西天取來佛經,在回國途中經大海時佛經墜入海中,為水所濕。皇天感其艱辛,便在六月六這天賜以炎晴天氣,將被水所濕佛經,全部曬幹,於是這天被定為天貺節。

明朝沈德符《野獲編》記有:六月六日,內府皇史■曝列聖實錄禦制文集諸大函,為每歲故事。居家百姓紛紛效尤,於是日曝曬書帙衣裘,以殺蛀蟲。

相傳這一天,曬衣衣不蛀,曬書書不蟲,家畜洗澡不生虱子,所以這天把貓、狗也趕到河裏去洗澡,以防蛀夏;民間也稱這日為貓狗生日。

老北京人常說六月六,看谷秀。其實這是指郊區農民在夏天觀察莊稼的長勢,以蔔豐歉而言。在商界、估衣、皮貨、喜轎鋪等均於是日大張旗鼓地晾曬衣物。估衣、皮貨全要掛在通風處;喜轎輔的轎圍子繡片、執事旗傘、鼓圍子、桌圍子,轎夫、鼓手們的衣帽,一律都搬到院內或街門口晾曬,以防黴防蛀。因為店夥計們忙碌一天,十分勞累,掌櫃的照例給他們預備一頓豐盛的酒飯,謂之犒勞。

昔日滬諺雲:六月六,曬得鴨蛋熟。以為這一天最炎熱,生鴨蛋曝曬可成熟鴨蛋。村民還在這一天曬伏醬。邑廟城隍寢宮,於是日開箱曬神衣,並為神換新袍,稱曬袍會。滬城居民還在這天包煮菜肉餛飩吃,可免蛀夏。這日,有不少善男信女茹素,叫做六月素。

六月六,有些地方有吃面食的習俗。江蘇東臺民諺雲:六月六,吃了糕屑養了肉。以為吃了用麥粉和糖油作的面食,可以長肉。

雲南宣威地方在這一日大殺豬羊,上祭土地廟神,可使土地不開口,老虎不吃人,求得耕牛不被豺狼所害。

有些地方,婦女在這一天多洗頭沐發,以為這一天洗了發,可使頭發不膩不垢。居民磚木結構的房屋,每年此日以桐油塗門窗、柱梁,據說可以防水櫃爛,效果最好。


七月七日天河配

夏歷七月初七日夜晚,相傳是牛郎和織女隔天河相會的日子。

據《荊楚歲時記》載:傳玄《擬天問》雲: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又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唐代大詩人杜甫就在《牽牛織女》詩中寫過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的名句。

中國古代民間風俗,凡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夜間於庭院中,向織女星乞求智巧,謂之乞巧。所以五代詞人和擬的《宮詞》生動地描繪了宮廷婦女乞巧的情景: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舊時,每逢七月初七,北京的各京、評、梆子戲班,紛紛貼出《牛郎織女》的演出海報。只是劇名有的叫《牛郎織女》,有的叫《天河配》罷了。

韓鄂在他的《歲華紀麗》裏寫道:織女七夕相渡河,使鵲為橋。因之,在《天河配》的戲劇中,多表現喜鵲為織女搭橋的故事情節,這正符合唐人權德與的《七夕》詩今日雲拼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所表達的世人的願望。

北京俗話:今日人間七月七,天上織女會牛郎。若幹世紀來,人們一直關懷看牛郎織女。《庾肩吾七夕詩》:債女雕靈鵲,填河未可飛。《歲華記麗》:鵲橋已成,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李商隱詩:星橋橫過鵲飛回。都說的喜鵲搭橋以使牛郎織女渡過天河相會,傾訴一年別情。至於《爾雅翼》說的更有趣:歲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以為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鳥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筆者雖從未於任何七夕去查看喜鵲的頭上有毛無毛,但相信很難有人查得出是喜鵲光著頭頂。還有,《五色線》:郭子儀從軍沙塞間,至銀州數裏,將宿,既夜,忽見空中駢車繡幄中有美女自天而下,子儀拜祝曰:今月七日,必是織女降臨,賜長壽富貴。女笑曰:大富貴,亦壽考。言訖升天。筆者認為此事離奇,很可能是郭子儀自己編造出來的以往臉上貼金!此外,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樂史太真外傳》:侍輦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可見七夕無論如何究是個不平常的日子,自古以來,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非常重視這個日子。

記得幼時在京華,七夕之晚,與老人共坐院裏納涼,父輩嘗指天上的銀河說河畔左右某某星是牛郎、某某星是織女。每年七夕前後,戲園大都演唱《天河配》。還記得三十年代一次偕未婚妻看戲劇於慶樂紅院,演到天將奉王母命強令織女回天,織女苦苦哀求:,可憐我一雙兒女,乍離娘懷時,未婚妻居然哭了。到了王母劃一道天河,把牛郎織女隔離開,牛郎擔挑著兩個孩子,向天上的織女哭別時,她又哭了。就這樣,灑淚離開了戲園。

幾十個七夕過去了,也記不清是怎樣過來。但是,每到這個日子,一想起在京的情景,心裏仍不免有些悵然。今天,我們這老夫婦遠居異域,七夕仍舊,景物全非。想到幼年時玩的七巧板,現在卻也恨不得找一副七巧板來玩玩以重溫兒時甜夢。《事天類聚》:七月六日有雨,謂之洗車雨,七日雨則雲親淚雨,但願七日無雨。否則,我幾將灑淚以思念京華了。

七月七日天河配,天上織女會牛郎。這個在中國民間流傳很廣的美麗的神話故事,幾千年來,一直盛傳不衰。因為它表達了人們的願望。任何力量,哪怕是象征天庭最高權威的王母娘娘,企圖硬將牛郎與織女隔開也是徒勞的。人們那樣熱烈地切望著:鵲雀搭成的天橋把銀河溝通,永遠不再有隔河相望的哀愁與悵惘。自然,人為的隔水相望,又何能久長。

Views: 1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