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科·詩性空問與體驗危機(7)

在這樣的文學場域裏,不止蘊含著審美意識形態的深刻變化,更多的是關於生命本體的種種思考的顛覆性變化在暗中起著作用。由於將生命過度的透視致使整個審美基調陷入徹底的悲觀和絕望之中。因此.借助文藝實現對外部世界的表達本質上乃是一種無意識的連續性的記錄過程,其記錄的性質永遠停留在外部世界所呈現出的最淺顯的表層,試圖借助表象— — 生命主體活動的真實跡象,達到對世界的完整理解和把握。甚至連這樣一種類似功利性的動機都根本性缺乏。於是,不免會令人產生這樣的疑問:是人的內心在退化?或是整個世界在蛻變?這樣的疑惑恰巧正發生在當下的世界當中。內心與世界的遊離地帶成為諸多學者探討的寬闊場域。

內心與世界的遊離不僅意味著審美意識的變化,更根本的乃是對人之內心造成的極度壓抑和吞並,在變化萬千的外部世界面前。人性卻困囿在El益狹小的抽象空間之內,並不停地督促著自我的壓抑。盡管文藝者們試圖以獨特而尖銳的手段突破這種壓抑,實現人與人、人與世界的交流,然而,換來的結果反而只是自我畸形的膨脹而已。「真正的先鋒派文學交流的是交流的斷絕。」[7](P56 不僅如此,人與世界的脫離造成的後果遠遠超越想象.其中一種El漸顯著的危險現象乃是隨著自我空問的封閉和擠壓,人的內心的敏銳性卻異常地發達起來。這種敏銳性在為人們提供更強大的幻想力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呈現出更多的負面性,這種負面性在某種意義上甚至達到了極端的程度,其中一個典型而普遍的現象乃是人的心理的多樣化的變異。事實上。在同樣的生存背景下,詩意的想象力同心理的病態是同等急速而怪異地發展著,種種體驗危機也就隨之而生。

四、體驗危機的發生及征兆事實上,危機與想象力幾乎是同時並軌前行的,危機加深的同時想象力也在旺盛地蔓延,想象力作為虛無的載體承受著雙重復雜的意義,即與現實的本質背離以及自我的無助與拯救。關於危機產生的最原始的根源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顛覆著以往統治性的觀念,理論家們開始對那些習以為常的真理性觀念產生了根本性的質疑,但卻仍舊受製於某些堅不可摧的意義因素,如生產力、意識形態等,很明顯,質疑之聲逐漸四起,然而無法對現狀進行實質性的改良。甚至就連那些頭充滿智慧、目光高遠的智者們也難逃現實巨大的影響力,一邊自我誠懇地呻吟、一邊陷入現實的漩渦之中— — 在物質性的發達以及理性的無限蔓延中,人們無形中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合理而詩性的幻想蛻變為病態的想象力的無限瘋長— — 現實與想象二者之間沒有了必然的聯系,人性根本的合理性的需求因此被阻斷。盡管如此,呈現於表面的仍舊是絢麗多彩、眼花繚亂的某種並不靠譜的富足感和幸福感,並以各種各樣復雜、詭秘的手段使之深人人心。

這樣一種看似完好的局面卻忽視了一種需冷靜審視的涉關人性對客觀現實的情感體驗。面對發達的理性的無形壓迫,人性的情感體驗非但沒有妥協、萎縮反而愈加瘋狂地伸張開來。只不過是以一種較之以往不同的隱秘而畸形的方式—— 即便這種病態的方式被人們隱約察覺,但在理性的指使下,人們往往在一種類似誤區和錯覺的場域中對此進行合理性的分析,繼而對病態的誘因毫無察覺地進行轉移,從而試圖達到抑製的目的。事實表明,這一普遍的充滿科學和理性的現象相反地成為其無形而強大的助推力.形成了惡性的無盡循環。我們可以嘗試想象,當夜深人靜之時,面對深邃的夜空和皎潔如銀的月色,在夜色營造的錯覺中,人們突然醒悟似地體驗到某種清醒久違的單純美妙的詩意,得以暫時擺脫白晝世俗力量的困囿,仿佛一瞬間清醒地意識到整個世界的真相並生機勃勃地生存其中時,內心體驗與想象之間的關系是充斥著緊張抑或完美合一呢?我想這是一個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嚴肅問題。隨著危機的產生,想象力的無限蔓延程度的加深,隨之而來的便是夢魘性質的內心封閉的壓抑體驗。這一體驗甚至可以輕易達到癲狂而極致真實的程度。此時的心理體驗已不只是特征上的征兆而成為了一種顛覆性的決定力量。(下續)(吳青科,2015,詩性空問與體驗危機,閩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總第97期])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