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小曦〈單小曦論五要素文學活動範式的建構〉(6)

上述理論研究在活動要素、要素之間的關係和整體活動過程方面,為我們建構新的文學活動範式提供了有益的啟發,但對信息在生產與傳播過程中的實踐性質,或意義生成性問題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John Fiske的傳播符號學研究則把信息的生產、傳播與接受視為「意義的產製」,他說:「對符號學派而言,訊息(信息)是符號的建構,並透過與接收者的互動而產生意義。」 [24]斯圖亞特·霍爾在他的著名論文《編碼·解碼》中充分論述了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扭曲」與「誤解」。

他設計了一個塔型電視節傳播模式,強調編碼者(作者與傳播者)生產「作為意義的話語節目」(作品)時的編碼活動與解碼者(觀眾)接受節目(作品)時的解碼活動存在著差異。霍爾解釋道:『編碼、解碼的符碼也許並不是完全對稱的。對稱的程度——即在傳達交流中『理解』和『誤解』的程度——依賴於『人格化』、編碼者-生產者和解碼者-接收者所處的位置之間建立的對稱/不對稱(對等關係)的程度。」 [25]這種討論與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闡釋學、接受理論的相關研究一起警示我們,在建構文學活動範式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文學信息在生產、傳播和接受過程中的流變和生成性問題。

近年來,中國當代文論屆逐漸認識到了,傳媒在文學活動和生產中的本體性或存在性問題,並進行了包括文學傳媒在內新的文學活動論的初步探討。王一川先生在2007年版《新編美學教程》中,曾立足於雅各布森的「六要素」語言學交流模式提出了一個「七要素」的審美溝通活動模式:「審美溝通意味著審美施動者(發信人)發送一個審美文本(信息)給審美受動者(收信人);這個審美文本有其據以解讀的審美語境(語境);為審美施動者和審美受動者都共通的審美符號(符碼);最後,使得審美施動者和審美受動者建立聯系成為可能的物理渠道——審美媒介(觸媒)。……考慮到審美溝通得以具體發生的審美條件及其成果的重要性,需要補充這樣一個附加參數——審美文化。審美文化是審美溝通在其中發生並產生影響的現成符號系統及其傳統的集合。」 [26]就文學活動而言,審美符號(符碼)和審美媒介(觸媒)可以綜合為文學傳媒;審美文化作為「現成符號系統及其傳統的集合」,不過就是文化語境的組成部分,因此審美語境與審美文化也可以合二為一,統稱為語境或世界。

這樣,王一川的「七要素」審美活動模式實為「五要素」審美活動模式,在文學活動中就具體為「五要素」文學活動模式。此外,杜書瀛先生發表於2007年的論文《論媒介及其對審美-藝術的意義》一文從藝術價值論的角度提出,「媒介不僅是「訊息」,它直接就是生產力;在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創造過程中,媒介融入了價值本體運行之中,成為其價值生長的一部分」。 [27]李衍柱先生發表於2007年下半年的論文《媒介革命與文學生產鏈的建構》看到了媒介對文學生產的重要意義:「媒介是文學生產、傳播、交流、消費的紐帶。它是整個文學生產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載體。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文學生產的思維方式、傳播方式和接受方式。」 [28]霍俊國先生2007年下半年發表的論文《關於文學藝術活動論的再思考》提出:「艾布拉姆斯的『文學四要素』並不完美 ———在藝術活動的全程中至少還缺乏兩個必要的環節,即傳播媒介和批評家。」 [29]這種六要素說,仍然應該是五要素說,因為批評家本來就屬於讀者範疇。

[24]John Fiske:《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頁。

[25]斯圖亞特·霍爾:《編碼·解碼》,王廣州譯,見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頁。

[26]杜書瀛:《論媒介及其對審美-藝術的意義》,《文學評論》2007年第4期。

[27]李衍柱:《媒介革命與文學生產鏈的建構》,《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28]霍俊國:《關於文學藝術活動論的再思考》,《齊魯學刊》2007年第4期。


原載《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1期 );《新華文摘》2009年10期摘編,《文藝理論》2009年8期轉載)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