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瑜:祖先記憶、家園像徵與族群歷史(5)

在今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存留的族譜中,記載其祖先遷自山西洪洞的的確不計其數。據署明嘉靖七年(1528)修的河南長垣縣西了墻村《王氏家譜》中說:“諱實,晉之洪洞縣大王莊人也。洪武定鼎之初遷居長垣縣合陽里西了墻村。我二世伯祖諱剛,憐弟幼弱,因從遷焉。剛祖於洪武十八年投滎陽侯楊大人帳下效用,因屢戰有功,封世襲德(疑缺字——引者)將軍,錦衣正千戶。”(17) 而在河南洛陽市棘針莊《王氏墓碑》中,有署順治九年(1652)三月一位“明末進士”的碑文,也說“洛東西凹王氏乃三槐之裔派也,本出自山西洪洞大王莊之支。先祖諱槐閣,字多闕,行三”,都出自同一村莊。盡管還不能找到洪洞有“大王莊”這個地名,碑文和族譜中也還有許多疑點,但可以肯定自明代就有了洪洞移民的說法,“槐樹”的痕跡也出現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族譜和墓碑中提到其祖先來自山西洪洞的,後面的具體地名都被省略或者磨損了。如署清乾隆十九年(1754)的河南內黃馬固村《明故王公神道碑》:“始遷祖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後缺字——引者)人也。”署清鹹豐七年(1857)的河南內黃尼化村《王氏祠堂碑》:“始祖原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後缺字——引者),自明永樂二年(1404)遷住於此。”這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並不知道祖先的具體家鄉,說山西洪洞不過是人雲亦雲。

 

這樣的懷疑也得到了部分資料的支持。在河南濟源南水屯村的張家祠堂,(18) 祠堂正中所供香案上的牌位上寫著:“始祖威卿於明洪武三年由山西省洪洞縣遷至濟源南水屯,迄今已六百二十九年。”西墻上懸掛的《張家祠簡介》除了講述同樣的話外,接下去說:“長子思義是吏員,次子思徽於洪武丙子年舉茂才,任湖廣荊州府通判,承直九年考滿,於永樂年間升戶部員外郎。洪熙元年為祭奠父母,撰文刻碑。清乾隆四十二年重刻此碑,保存至今。”我們也在祠堂院內見到了這塊碑,由於刻寫年代距離傳說中的移民時間很近,應該比較可信。該碑碑額為“戶部員外郎張秉先考處士張公墓誌”。墓誌往往刻寫在方形墓蓋之上,但我們所見到的,卻是清乾隆年間將墓誌移刻而成、立在那里的一塊碑石。我們先不去思考這也許反映了一個從墓祭到祠祭、以至墓誌變成石碑的過程,仔細觀察其中文字,曰:“公諱威卿,乃濟源之世家也。其所居縣曰沁陽,里曰堽頭,村曰南水屯,是其先祖之發廬。□厥先祖其便,□以居焉。”十分清楚的是,這塊撰於洪熙元年(1425)二月、距離所述事件僅20多年的墓誌,不僅沒有提到這位始祖從山西洪洞移民的經歷,反而寫明他是這里的土著。(19) 

到了清代中葉,傳說中的那些地名也開始在族譜和墓誌中出現。如署清康熙六十年的河南內黃刑固村《王氏祖碑》:“山西洪洞縣棗林村,乃余家祖居也。”署清乾隆五十八年的河南太康縣潭崗西村《趙氏墓碑》:“始祖諱太,始居山右,原籍洪洞縣老鸛巷。”署清道光二十三年的河南孟州市冶墻村《孟氏墓碑》:“相傳洪武二年攜弟原清從山西洪洞縣廣濟寺奉詔遷於此。”署康熙之河南清豐縣鞏營翟堤口《新建翟公墓誌》中說:“遐想山西洪洞縣野鵲窩乃吾始祖大老故里也。其先塋故址原有存者,後被遷自洪武年間,擇居於清豐之東號南山者。”而根據內容判斷為康熙末年所寫的河南洛陽西山嶺頭《李氏家譜序》,也已有了“後人欲知木本與水源,山西平陽洪洞縣。大槐樹鎮戶千家,洪武詔下遷。山西洪洞縣內遷萬戶,李氏族中八百三”這樣的說法。無論其說法是否屬實,前述傳說的流傳也已有了大約300年的歷史。

(16) 趙戴文:《洪洞古大槐樹誌序》,載景大啟輯:《山西洪洞古大槐樹誌》,1921年石印本。

(17) 以下所引族譜資料,皆見黃澤嶺《移民大遷徙》。

(18) 該村現屬濟源市亞橋鄉。我們在張家祠堂所見明洪熙元年墓誌,應該是相關實物中年代較早的資料之一,其他資料多經後來轉抄,說服力有限。

(19) 在1999年重修的《張氏家譜》序中,仍然說始祖於洪武三年由山西洪洞遷來。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