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立人·故事性的教育──從華特•班雅明的《說故事的人》說起(5)

故事的失落,人變得經驗的貧乏。按華特.班雅明理解,經驗的貧乏來自人受現代知識論的二元思維所支配。14

在二元思維下,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文字與神話、客觀與主觀等等變得對立。當理性和科學往往被賦予更高價值時,其它不屬於這範疇的知識就被視為不正常和沒有價值的經驗。這與故事的失落有關,因為故事本身就容許多樣性。相對於故事,小說和新聞就變得狹窄,因為他們將不同經驗排斥。這種對知識二元思維的形成帶來經驗的貧乏(poverty of experience)15 

以一個非技術工人為例,畢特.班雅明指出這工人只跟著機器工作,他從經驗份割出來。工作只反映那機器的運作,而他是被機器所開動。經驗的貧乏就是人的某一行動與他之前的行動完全份割。雖是如此,但華特.班雅明沒有提出人需要甚麽經驗,反而開放地提出早於知識的經驗領域是一個中立領域。

 

四、故事、公民與心靈

 

對華特.班雅明來說,故事可以成為一種靈光(aura)的體驗。靈光是一種內在於和經驗貧乏前之經驗結構。他說,「要看見事物的靈光,就是當我們看著它時,有能力看著自己。」16 例如,當我們看著一幅畫而著迷時,而同時感覺我們也被這畫看著時,這就是靈光。這靈光經驗也可以在說與聽故事的過程發生。然而,華特.班雅明沒有以為經驗的貧乏可以完全因靈光的體驗所克服,因為人已回不到原初。他不介意藝術大眾化和商品化,反而這指出靈光已介入日常生活中。

對某些人來說,這是靈光的蛀蝕,但華特.班雅明卻認為這仍能發揮靈光帶來的沖擊。以超現實主義為例,他指出它的想象與神話中斷經驗的貧乏,但這不是透過對超現實主義傳統的理解,而是透過它外表的表達。這帶來閱讀者的驚訝多於一種智性理解。這是一種對日常生活的攪動,將日常生活的不理性揭示。除了藝術外,故事也可發揮這種靈光(aura)的體驗。

故事需要說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人不必然是一個說得動聽的人,而是關乎一個看重經驗價值,並願意與聆聽者共同參與說故事的人。在學校生活,我們可能有一個錯誤假設, 就是將學校化約為一種教與學的人際關係,但沒有留意到教育的成功在於學校本身是否一個相信故事、說故事,並培育故事的群體。換句話說,辦學的目的、學校的校政、課程的設計、對差異的態度、老師的投入等等是否反映學校是說故事的人?華特.班雅明說,「任何一處(教育也不例外)已被方法所主導,而這正是真正小資產階層的態度。無產階層的教育先要一個框架,一個客觀空間,讓教育可以安置,但相對地,小資產階層需要一個教育要邁向的目的。」17

 

14 W.Benjamin, ‘On the Program of the Coming Philosophy’, in M.Bullock and M.W.Jennings (eds.)

Selected Writings, vol. 1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 W.Benjamin, ‘Experience and Poverty’, Selected Writings, vol. 2, p.734.

16 W.Benjamin, ‘On Some Motifs in Blaudelaire’, in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1939), p,148.

Views: 6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