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石·戊戌變法與近代中國 5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文學館。楊先生在上一講裏,為我們講了戊戌變法發生的背景和過程。那麽接下來我們歡迎楊先生為我們講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其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所產生的影響和意義。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呢,我想比較多。第一個原因是由於守舊派的強大,國家的最高的領導權,不在維新派手上。我想這是第一個原因,就是說,守舊派強大,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不在維新派手上,不在改良派手上。

戊戌時期總的來說,有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是守舊派,那麽守舊派的頭頭就是老佛爺。其他的王公大臣,可以說都是守舊派。例如我們大家所知道的恭親王,北京有個恭王府,恭王府的主人就是守舊派。除了恭親王之外,還有一個掌握大權的慶親王,“慶”是慶祝的“慶”,恭親王是奕訢,慶親王是奕劻,這個慶親王也是守舊派。所以當時清朝朝廷裏邊的王公大臣幾乎沒有例外的,都是守舊派。維新派只有少數的幾個人,而且他們沒有實權。

那麽,現在我們需要分析老佛爺的態度,老佛爺到底對維新變法,她是一個什麽態度?我想老佛爺她是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老佛爺對變法的態度。第一是容忍。就是說只要變法停留在一定範圍之內,老佛爺是可以容忍的。前面講到,在百日維新的時候,光緒皇帝頒布過一個叫“明定國是詔”。明明白白確定國家的大事情,一個詔書。也就是要把維新變法確定為國家的政策。那麽光緒皇帝要變法,要維新,這個詔書那是經過慈禧太後同意的。不經過慈禧太後同意的話,那麽光緒皇帝不可能,他也沒有勇氣把變法制定為國家的政策。有些改革西太後也是同意的。例如廢掉八股文,改科舉考試內容考策論。西太後絕對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反對,改革科舉考試,她是贊成的。

另外還有若幹改革,譬如說發展商業;允許老百姓辦廠;或者說軍隊的現代化;采用新式武器;成立商部;獎勵發明;獎勵專賣;專利制度。所有這些老佛爺是同意的。所以,第一個態度是老佛爺對於變法是在一定範圍裏邊,她可以容忍。

老佛爺的第二個態度,叫控制。容忍之後是控制。為了把維新變法讓它保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那麽,老佛爺主要是采取了兩個措施。一個措施是把光緒皇帝的老師,軍機大臣,也是維新派的主要的後臺和支持者翁同龢開缺。變法剛剛開始,光緒皇帝就下命令,說翁同龢說你最近有幾件事情辦得不好。而且呀,跟我討論的問題的時候態度也很壞,說你回家修養去吧。讓翁同龢回家休養,這個命令是光緒皇帝下的,但是決定這麽做的人是西太後。因為我剛才講了,在王公大臣裏邊,幾乎是清一色的守舊派。翁同龢是惟一的軍機大臣裏邊支持變法的。所以西太後控制光緒皇帝的第一個辦法,我先把你的助手,把你的老師,把你的參謀,我先把它趕走。這是第一個控制的辦法。本來這個光緒皇帝身邊就沒有幾個助手,翁同龢一走,那麽光緒皇帝就很孤立了。西太後采取的第二個辦法,就是把榮祿派到天津去當直隸總督,控制軍隊。目的就是說讓榮祿控制北京附近的直隸地區的軍隊。軍隊一掌握到守舊派手上,那麽老佛爺的想法,就是說你再折騰,你跳不出我的掌心,所以西太後的第二個態度是控制。

西太後的第三個態度,是觀察。就是看一看光緒皇帝到底做什麽,做得怎麽樣。在變法開始以後不久,就有守舊大臣到老佛爺面前去告狀,告光緒皇帝的狀。西太後就跟守舊派講什麽呢?說不要著急,等等看,先讓他往前走。說一開始老佛爺的態度就是觀察,看看光緒皇帝到底他要做什麽。

西太後的第四個態度是動手,在關鍵時候動手鎮壓。什麽是關鍵時刻呢?一條,就是只要這個改革觸犯了滿洲貴族利益的時候,西太後她就要動手,要鎮壓。上面我講到,引發戊戌政變的導火線,是“禮部六堂官事件”。“禮部六堂官事件”的最重要之點,就是光緒皇帝下決心把六個阻礙變法的部長級的幹部罷免了。這個是西太後所不能容忍的,因為這個舉動是觸犯了清朝王公貴族的利益。另外我剛才講到,就是西太後擔心光緒皇帝得到外國人的支持。就是當時日本現任的首相伊藤博文訪問中國,西太後擔心伊藤博文會成為光緒皇帝變法方面的顧問,會影響西太後對於中國的國家政治的控制權。那麽這個維新派它靠誰呢?維新派都是文人,和軍隊沒有任何聯系。他們在朝廷裏面的職位很低,維新派所惟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一個人,就是光緒皇帝。所以在守舊力量強大,而維新改良的力量非常弱小的時候,要取得變法的勝利。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要有正確的策略方法和步驟。因為別人比你強,別人的力量可以說籠罩一切的。你在這個敵強我弱情況底下,你如果自己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沒有正確的鬥爭策略,沒有正確的鬥爭方法的話,那個失敗是必然的。

我在這裏想給大家提一個問題,如果你當時是維新派,在敵強我弱的情況底下,你準備怎麽辦?這個問題是一個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都可以思考的問題。按照我的看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底下,就應該更加小心謹慎。要講究方法、講究步驟,千萬不要莽撞,不要急躁,不要冒進。很自然嘛,你莽撞一點,他就動手。但是很遺憾的是維新派恰恰在理論指導、策略和方法上面,犯了錯誤。所以,戊戌變法失敗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康有為的指導理論的局限。

康有為他有指導維新變法的理論,有兩部書。一部書叫《新學偽經考》,另外還有一部書叫《孔子改制考》。康有為的這兩部書,第一部書他宣布古文經全是假的,也就是說中國歷代相傳的那些儒學,全是假的。它具有挑戰傳統儒學的意義,這個是個革命性的言論。但是你說那些都是假的,《詩經》也是假的,《易經》也是假的,《論語》《孟子》都是假的,那麽你得有科學根據呀。不是你康有為說假就是假的呀。但是康有為拿出來的證據不足,沒有多少可以說服人的理由。你說孔子是中國維新變法的老祖宗,第一代的人物,這個也需要證據呀。康有為拿出來的證據,也是牽強附會。因此康有為的這兩部著作出版以後,守舊派當然不贊成。不僅是守舊派反對,有一些同情變法的官僚,開明分子,例如說,當時湖廣總督張之洞。張之洞不是頑固派,應該說是開明派。可是張之洞就是不同意所謂孔子改制這個說法。所以指導理論上是武斷的,沒有說服力的。在指導理論方面呢,還有一個情況就是說,某些方面的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阻力。

例如,梁啟超他在擔任時務學堂總教學的過程裏邊。他確定的教育方針,就是兩個字“激進”。就是說,辦時務學堂之前,他們在上海討論過,辦時務學堂到底是激進一點呢?還是緩進一點呢?最後梁啟超采取的是激進。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梁啟超他所宣傳的就不僅僅是民主思想。皇帝就像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大臣是這個掌櫃的。他就不是一般的民主思想,而是反滿思想。梁啟超在給學生批改作業,有這樣的話,說“屠城屠邑皆是民賊”。都是後世民賊之所為,把一個城市的居民全給他殺了,這種事情啊,都是後代的民賊,老百姓的賊才做的事情。他說我讀了《揚州十日記》以後,頭發都豎起來,眼睛眶氣得都裂了。大家知道,清朝滿洲貴族南下的時候,在攻陷揚州以後,殺了十天。把揚州的居民差不多殺光。梁啟超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你把這些寫在學生作業本上,那就是說,他已經不是宣傳民主思想,而是宣傳反滿。反對滿洲貴族,反對清朝統治,這個是許多人不贊成的。梁啟超講的話是對的,但是不是時候,不是地方。所以時務學堂辦得很好,但是很快有一些原來支持時務學堂的人,就轉而反對時務學堂。所以當時的維新派,他們在進行理論宣傳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統治者的容忍程度。什麽他可以忍受,什麽他不能忍受。另外他們也沒有考慮到社會的接受程度,沒有考慮到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所以結果呢,增加了許多反對者,把本來有一些可以爭取的同情者,也趕到了守舊派那一邊去了,所以這是戊戌變法失敗的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失敗的原因,是維新派以及光緒皇帝的策略錯誤。

就是說策略上錯了,策略錯誤主要是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開制度局和懋勤殿的問題。開制度局,開懋勤殿,都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實際上是等於在權力再分配這個問題上,得罪了一批擁有實權的大的官僚。因為本來清朝權力的最高機構是軍機處,現在你把軍機處實行了多年的制度,還有那樣一批官僚,你把他甩在旁邊你要搞一個新的東西。你要搞制度局,你要開懋勤殿。那麽就有一個問題,原來那些軍機大臣,掌握國家權力的大臣,你把他往哪兒擺?那麽維新派恰恰是沒有正確地處理那些原來的軍機大臣的安排問題。而恰恰在這些問題上面,維新派也好,光緒皇帝也好,剛才我講了,是有魯莽的地步,是有講究策略,講究步驟不夠的地方。

Views: 6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