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托名白居易的《金針詩格》明確說:“象,謂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蟲魚草木之謂也。”其“詩有物象比”一條還舉出若干常見物象所比喻的事物。看來,具體的自然景物——物色,可以沿用古人的“物象”概念。至於那些 “物象”概念不能包容的抽像名詞,如顏色、聲響、以及動詞等,則需另說。很顯然,這些詞也是有心理表象的,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賈島“僧敲月下門”的“敲”,都不屬於“物”,無法用“物象”來指稱的,但能說它們沒有“象”嗎?這些詞我們該如何指稱它?我想引進一個當代批評家使用的新概念——“語象”,用來指稱“物象”以外的“象”。當年趙毅衡在《新批評》一書中用“語象”作icon的譯語[18],但icon恰恰接近中國自古所用的意象的含義,所以我寧願采取陳曉明《本文的審美結構》中對語象的規定:
(1)“語象”建立在本文的本體構成意義上,也就是語象具有“存在性”;(2)語象是本文的自在存在,它是本文的基本“存在視象”;(3)語象只是呈示自身,不表明任何與己無關的意義或事物;(4)語象是既定的語言事實,它與作者和讀者以及其他本文無關[19]。
語象的生成機制,就是能指詞進入本文的構成活動而發生三維分解:(1)能指詞的音響結構作為物質實體保存下來,(2)所指顯明的意義轉換成存在的世界圖像,(3)能指詞約定的所指轉化為“存在視象”[20]。所以語象對於詩就是存在世界的“基本視象”,作為本文的結構單位,語象可視為本文不可再分的最小元素,物象包含在語象概念中,意象則由若干語象的陳述關系構成。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詩歌本文分析就有了一個合用的工具箱。即使遇到陳子昂《登幽州臺歌》這樣歷來被認為無意境(或不適合用意境概念來分析)的詩作,我們也可以用語象的概念來分析其意境。在這一點上, 語象比起意象來就更顯出作為術語的優勢了。
三.意境的本文屬性
澄清了意象的問題,意境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目前學術界對意境的理解,以袁行霈先生的定義為代表:“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在日常語境中一般簡化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這一定義簡明扼要,為學術界所接受。不過仔細琢磨起來,定義的中心詞“藝術境界”本身還是個有待闡釋的復雜概念,尤其是近代意境說的奠基人王國維就用“境界”一詞來指意境,以“藝術境界”作意境的中心詞在邏輯上便有同義反復之嫌了。至於“藝術境界”究竟是存在於作者構思中,還是存在於作品或讀者的閱讀經驗中,學者有不同看法,在使用意境概念時各持一說。鑒於這種情形,我曾將意境定義為“作者在作品中創造的表現抒情主體的情感、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結構方式構成的符號系統”[21],以說明意境的本質屬性及存在方式。迄今我的基本看法雖未改變,但認識問題的角度已有了變化,我想嘗試在本文結構的意義上解釋意境,使我的定義及其提出的規定性在邏輯上更為完密。
迄今為止,學術界在意境闡釋上的分歧,我認為主要是由於將它解釋為一種審美經驗,而不是一種結構性的存在。這與中國現行文學理論體系沒有確立起本文觀念有關。我們習慣於用“作品”的概念指稱詩人的創造物,而將詩歌表現和接受的交流過程視為作品語言形式的功能,這實在是一種非常模糊的認識。實際上作者創造的只是本文,這是一個不以閱讀與接受而改變的自足性存在,韋勒克名之為“本體結構”。文學的表現和接受是以本文為媒介實現的。按當代文論學者的看法,“本文是一種有序的、綜合的、相對封閉的符號形態的序列或曰結構;與這種序列或結構相對應的是一種有序的、綜合的、相對封閉的語義結構”[22]。本文的符號—語義結構在讀者的閱讀中釋放出呼喚性的信息,定向激發讀者的想象,並形成完整的美感經驗,於是產生了作品。陶淵明詩在被人閱讀之前,就只是本文,它們成為作品是在流傳詩壇以後,包括鐘嶸在內的第一批讀者的閱讀,成就了“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作品。這就是接受美學揭示的作品的本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瑙曼說:“從本文到作品的過程包含著意思的給定,而意思的給定只有允許本文進入這樣一種關聯才能實現:這種關聯不同於保證本文的各種因素在結構上統一的那種關聯,它是通過與本文建立評價關系的閱讀而形成的那種關聯。”[23]如果我們將文學活動得以實現的過程理解為作者意圖→寫作→本文→讀者閱讀→審美經驗,或者說“只有被閱讀的,也就是被賦予意思並進而被評價的本文才是真正的作品”[24],那麽意境就正相當本文的位置。
[18] 趙毅衡《新批評》第132~137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19] 陳曉明《本文的審美結構》第92頁,花山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20] 陳曉明《本文的審美結構》第87~88頁,花山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21] 蔣寅《說意境的本質及存在方式》,《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2] 施倫斯泰特《作品作為接收指令以及對它的把握問題》,引自《作品、文學史 與讀者》第76頁,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版。
[23] 瑙曼《作品與文學史》,《作品、文學史與讀者》第190頁。
[24] 瑙曼《作品與文學史》,《作品、文學史與讀者》第191頁。
(文章原刊《文學評論》 , 2002 [3] : 69-75 )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