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觀·遊牧思想:德勒茲,懷特海與思考的冒險 (5)

此問題超出了本文論述的範圍,所以我們只能暫時將其作為一個本源問題看待。如海德格爾所言,“在對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的任何行止中,在對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的任何存在中,都先天地有個謎。”[21]( P5 - 6) 我們也可以說,謎後面還有謎,永無止境。但是至少在討論情感問題時,可以暫時以存在感作為起點。



人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存在,會獲得怎樣一種感受? 柯小剛這樣描述: “原始人初次從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形象,小孩初次照鏡子,在他們心中引起的波瀾當不亞於盤古開天地 的壯闊。”[22]( P199)


顯然這是喜感。這里的人初次發現自己,是物質層面的自我發現,而精神層面的

自我發現起於何時,至今沒有權威的、有說服力的論述。我們權且把精神層面的自我發現看作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和事件,看作對物質層面自我發現的本質直觀的結果,或者對自我的抽象概括。


雖然如此,有一點是可以說明白的: 人對精神自我的發現,必定起源於擁有 “符 號 自我”之後,必然起源於人具有符號能力之後。這是因為一切的本質直觀都只可能產生於符號意識之後,或者與符號同時產生。如果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麽是樹什麽是草,沒有樹與草的符號概念,就不可能對樹或草進行本質直觀。


不知道樹的準確概念,很可能錯誤地認為竹子是樹。反過來看也對,一旦我們具有了對樹或草的直觀能力,我們就能產生樹或草的符號觀念。正是因為對竹子與樹的本質直觀不同,才可能將竹子與其他樹區分開來,進而產生“竹”這個概念。同樣的道理,人只有擁有了對自我進行本質直觀的能力,才可能有符號化的自我觀念; 或者說只有符號化的自我觀念具備了,人才能對自我進行本質直觀。這二者可能是同時的,也可能有個先後順序。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 自我符號與對自我的本質直觀之間有一種不可分割的關係。


綜上,我們就可以把符號自我視為對自我進行本質直觀的結果。這個結果可以包括對自我的身體的直觀,更應包括對心靈的直觀。只有當心靈能夠被心靈本身直觀,心靈才具有超越性,人才具有反思能力,有了 “反思”,人才能夠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因此,並不是只要我 “思”,我就 “在”了,而是只有當我反觀“我思”的時候,才能意識到 “我在”。

[21] [德] 馬丁·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 ( 修訂譯本) [M].陳嘉映,王慶節,譯.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22] 柯小剛.思想的起興 [M].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