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瑜君 吳明鴻:邊緣處境教育的翻轉可能(5)

2.實驗教育:體制外的實驗教育與村落教育創新模式 

雲林彰湖國中小的陳清圳校長在體制內改革走了一大步,我們認為,偏鄉教育的未來可能,需要跨出體制內教育的範疇,同時兼顧非體制內教育的變革,並有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基於長期投入在學校體制內的課程改革,我們於 2008 年開始在花蓮推動非學校型態教育之實驗方案,將偏鄉教育環境中「邊陲處境」之孩童匯集,以各種實驗方案進行教育探究,摸索找出幫助這群孩童的積極模式。

基於解放教育學者 Freire 的說法:「教育是成人之美的一種藝術實踐」。歷經六年的探究後,初步從教學的微觀面摸索出有別於學科導向補救教學的教學策略與模式(顧瑜君,2014c),以及個別化、差異化學習的方案模組。同時從課程教學的整體面—整合社區資源與在地人力運用,創造非學校學習的實體與非實體空間操作,已經漸漸成熟,且獲得體制內外教育工作者肯定。

此實驗教育促成社區、家庭、學校相互協助,「教育孩子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態度、一種視野、一種堅持。縱觀台灣的偏鄉教育,主要以「補救」、「維繫常態」的教育觀, 進行各種技術性、微觀性、個體性的弱勢者教育,課後輔導、補救教學、精進週末班等目標多為「矯正」和「補足」。

過去六年我與研究團隊用村落的力量照顧/教育孩子,將學習與教育放在社會的層面而非個體微觀,將孩子與其大環境連結與產生關連,逆向思考,我們相信這群孩子不是「弱勢」,因為家庭,他們的生命面臨困頓,但困頓的生命是充滿了創造的力量與積極的意義。運用非學校型態實驗的方式,建構了「社區生態協力網」,接住了原本因困頓而持續「墜落」中的偏鄉孩子,當孩子們被接住後,我們寧可相信,困頓中的孩子如詩人,有巨大的詩意力量去探索世界,並找到語言為他自己的經驗命名時,詩就發生了。

社區生態協力網不補救、矯正,而是還給孩子成長的自由與探索的學習!這是「謙卑」與「敢行」的實踐,邀約孩子與價值世界的真善美有碰觸感通的發生,而非一廂情願的說教與強迫。

多數另類教育屬於中產以上階級家庭與孩子才擁有的機會,本計畫開始以社區的力量促成以村落/社區為基地的非學校型態教育。並為台灣開創新的非學校型態教育模式(家庭、機構以外的新型態)。我們已經在村莊內建置了多處「學習角」把多元與貼近生活需要的教育方案與策略,融入於各學習角內,讓學習者寓教於樂的方式透過經驗學習的模式,取得所需的學習與自我成長。

我們相信,教育應該不是只有一條對的路,若用更寬闊的視野看待孩子的學習, 也許會有許多美麗且意外的發現。根據猶太哲學 Buber 的說法,「所有真實的生活都是邂逅」(Alles wirkliche Leben ist Begegnung),邂逅總是一個無法預見的事件,但她是一個給人賜福的深刻經驗,因為只有在邂逅中人才可能自我發現與自我實現,所有的邂逅究竟乃是人偶遇的恩典!(Bollnow, 1984:89)


(二)探究模式

1.支持性生態協力網的延續與深化

「社區生態協力網的編織」是研究者過去五年中研究取向與相關教育計畫中重要的行動探究項目。它緣起於,我的研究田對體認到偏鄉社會的諸多處境,使得「教育工程」需要不同系統的介入所編織的網絡,才得以「網住孩子,使不再掉落」。然而,我們卻時常看到包括教育/社政/心理/司法/警政/醫療系統在內的廣義助人系統,不只無法協助偏鄉弱勢孩子或家庭,更以助人之名加諸「慈悲的壓迫」或「助人的暴力」的情況,這些系統「過於外圍」而其協助「無法到位」的工作位置,促使我們(東華大學/五味屋)重新思索和探究「不脫離(孩子/家庭之)棲地」的在地生態協力網絡營造工作。

我們提出了多種網絡編織模式的可能:危機個案模式、課程模式、社體營造模式(顧瑜君等,2014b),我與研究團隊提出的論述必須以「對他者的真知=處境理解」為前提,以下將簡述這四種模式。

5 二手物商店、書店、木工&單車修繕、農場、民宿、食農教育場所等等。

Views: 9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