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4)

上述類型化的兩岸歌流傳,應該如何從“洄流迴路”理論層次回答其意涵?謝立中教授曾提問:“建立在傳統的年鑑學派長時段理論基礎上的洄流迴路論,它如何能和後現代的德勒茲根莖論結合在一起?”10 從長時段來看,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千高原也可能陸沈為島嶼或海底山群,接受到海洋洄流的洗禮,其歌流傳的意義是一種通過流行音樂穿透國家地域的過程。發韌於德勒茲概念,作者過去曾提出的“地下迴路11”其壓制—逃逸的權力關係仍然存在;但“從歌流行與交織其迴流長時段的歷史,看千高原的陸地斷點,將其原先的地上—地下關係,吸納為地緣政治的東亞或太平洋圈幅度的跨界流動歷史;如同洋流所乘載的魚汛終究通過人的作用而上陸地,流行歌的飄洋過海的流傳會在地緣政治的拉扯裡上岸,持續產生關連與變化。”12 但這回答過於抽象,需要進一步思索。

城市,不只是以臺灣為中心的話,上海和臺北,運用德勒茲理論來說,似乎就是兩個流行歌界突出的高原(plateaus),不管長時段陸沈與否,其間的事件由洋流帶動著歷史的巨輪前進。

除了根莖之外,直覺須把德勒茲的高原概念帶入“洄流迴路”思考。而原來從臺灣出發回到臺灣的理論模型,也可以因為城市做為高原的思維,或能產生更具普遍性的流行歌社會學論述。這新的理論性問題的解答,以下所要論述的千高原“洄流迴路”(A Thousand Plateau Current Circuit),就是由反覆觀看一幅圖時所獲得啟發。


圖三:1931年(昭和六年)〈臺灣俯瞰圖〉,著:見元了,吉村清三郎發行。印刷所:吉村商會印刷所。(上圖:全圖;下圖:部分放大圖)


《圖三》是1931年日本畫家見元了所繪製的〈臺灣俯瞰圖〉,發行所是吉村商會出版部,位置就在臺北市大稻埕的上奎府町二丁目二六番地。而這種“北左南右,東上西下”的橫躺臺灣地圖在歷史文獻時常可見。仰望此圖時,看到的不僅是從小生長的南方大城高雄、北方苦讀教書的臺北、大學時期曾攀爬雪山與阿里山溪頭的實習、研究臺灣流行歌時所造訪過的人事物等等;更看到那峰峰相連的臺灣百岳與其間縱橫交錯的大小河流,注入臺灣海峽與太平洋,然後跟著黑潮北流,一條向日本而去結合親潮迴流;另一條結合中國沿岸流入長江到父親生長的故鄉安徽,形成本文想要探究的循環。此時靈光一閃:眼前的山巒疊錯綿延不絕,不就相映於德勒茲的千高原?

看著〈臺灣俯瞰圖〉心中逐漸浮現一連串新的理論性問題:就流行歌研究而言,高原概念與過去提出的“地下迴路”根莖有何關係?如何能將“洄流迴路”與高原結合用以合理解釋兩岸歌流傳,及賦予上海與臺北高原意涵?這樣的歌流傳的循環是否都沒有障礙地流動?歌流傳與國家權力作用的關係為何?

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加塔利(Félix Guattari)(以下簡稱德勒茲)合著的《千高原》13,作者在本書〈導論〉說明千高原這本書並非由不同章節所構成,相反,是由高原所形成。一座高原始終處於中間,既不是開端也不是終點。高原可以通過淺層的地下莖與其他高原相連接,從而形成並拓張一個根莖。一個根莖是由高原構成,涉及許多相關概念,如多元體、無器官身體、層、解域、戰爭機器、遊牧民和逃逸線等,在書的十五個章節裡配置出現,每一分章就是一座高原,因此有十五座高原。千高原既是書名也是是德勒茲強調異質連結的生成哲學的表達。本文將借用千高原的直觀意象與高原和根莖的理論意義,思考並探索與本人的流行歌“洄流迴路”理論的連結可能。


10 謝立中教授在第一屆“兩岸社會理論與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對作者當天發表“流行歌社會學:年鑑學派重估與‘東亞迴流論’”文章時的評論。該會由東吳大學社會系、北京大學社會系主辦,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會協辦,會議地點:臺灣,東吳大學外雙溪綜合大樓國際會議廳(2016.11.25)。

11 同注釋5, 252–262。

12 同注釋4。

13 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加塔利(Félix Guattari),《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二):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 —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姜宇輝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Views: 8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