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4)

電影的發明(上)     

       在我們眼前每秒鐘以24格畫面(從前是16格畫面)的速度轉動的影片,所以能給我們以運動的幻覺,是因為反映在我們眼膜上的形象不會立即消失的緣故。我們眼睛的這一特點——或者說這一缺點——即形象在眼膜上的滯留性,可以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在17世紀和18世紀,牛頓和達賽爵士曾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但由此打開通向電影的道路,則還有待於在瑞士出生的英國人彼德·馬克·羅傑特的研究。1830年,一位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根據他的研究,製成了物理教科書上所說的「法拉第輪」,同時約翰·赫歇爾在設計一種新的有趣的物理實驗時,也做成了第一個利用畫片製成的視覺玩具。1825年由費東和派裡斯博士發明的「幻盤」(ThauCmatrope)是一個兩面畫著圖畫的硬紙盤,當硬紙盤很快地旋轉起來時,我們就看到這兩個畫片彷彿結合在一起了。

  比利時年輕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和奧地利大學教授斯丹普弗爾在1832年同時發明的「詭盤」

  (Phenakistiscope,在鏡子裡觀看的一種鋸齒形的圓盤),即是利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幻盤」的圖畫製成的。

  這兩位研究家的發明是在同一時期出現的,他們之間並沒有相互的影響。這一前進的發展在英國物理學家們以前的研究工作中,已經可見端倪。但普拉托從製造「詭盤」所得出的理論似超過他的競爭者。他確立了這樣一種理論,即他的鋸齒形(或有隙縫的)的硬紙盤,不但能使一系列活動畫片產生運動,而且還能使視覺上所產生的運動分解為各個不動的形象。因此從1833年以後,電影的原理,無論在放映或攝制方面都已產生出來了。

  在維也納、巴黎、倫敦等地,這些小機器開始脫離了物理實驗室的範圍而成為兒童們的玩具。波特萊爾在1851年對此曾作過詳細敘述,並認為這種玩具價錢太貴,只有闊人才買得起,而引以為憾。英國人霍爾納在1834年發明的「走馬盤」(Zootrope)給予了上述玩具以新的發展。這種「走馬盤」在硬紙上畫有一連串的形象,預示著未來影片的雛形。

  這些小玩意產生了近代動畫片,特別是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他在1853年結合了17世紀以來由耶穌教徒基爾謝所創造的幻燈,在銀幕上放映了動畫。但是,要想創造真正的電影,還必須利用照相。普拉托在1845年曾經這樣說過,可是他卻無法從事這一研究,因為他由於工作過度,當時已經雙目失明了。而事實上,當時人們即使遵循普拉托的建議,在技術方面無疑還是有不能解決的困難的。

  電影實際上意味著「快速攝影」。照相這一概念,在今天已經十分普及,可是當法國政府在1839年為了把這一最珍貴的近代發明貢獻給世界而向芒戴·達蓋爾和尼塞福爾·尼埃普斯的繼承人收買照相專利權時,這個概念還遠未為當時的人們所理解。

  1823年,尼埃普斯的第一張照片「餐桌」,拍攝時需要十四小時的曝光時間。初期的銀版照相法只能拍攝靜物和風景,而曝光時間直到1839年還需要三十分鐘以上。但人們對需要這樣長的時間並不感到奇怪,因為照相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還是當作一種新的繪畫方法,即一種根據文藝復興開始以來畫家所用的暗室把形象固定下來的化學方法。

  1840年以後,曝光時間減到二十分鐘,並且第一次把化妝的模特兒的姿態拍攝下來,這些模特兒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陽光下面,汗流浹背,眼睛被陽光照射得睜不開來。過了不久,攝影時間只要一兩分鐘就夠了。但要使照片通過玻璃底版印出很多張,還需要用濕珂辸□,而這種濕珂辸□直到1851年才普遍應用。這時,曝光時間縮短到只要幾秒鐘,照相這門新的手工藝很快就成為了幾萬人的職業。

  1851年以來,第一次的「活動照片」在攝影師(克羅代、杜波斯克、阿切爾、惠特斯東、凡哈姆和斯甘等人)的工作室裡拍攝成功,了。濕珂辸□的複雜性,使得這些攝影師和研究家不能在一秒鐘時,間內把一個動作的十幾種姿勢拍攝下來,結果他們只好採取連續拍攝的方法。例如,在表現一個人放下手臂時,首先拍攝這個人舉起手的姿勢,然後把膠片重新裝進照相機,再來拍攝這個人的手稍微放下一點的姿勢,像這樣逐次地拍攝,一直拍攝到這個人把手完全放下為止。這種方法雖然很不完善,但它卻使杜蒙、科克,特別是杜柯·杜·奧隆等人早在1870年以前已預示了電影的未來用途及一些技術方法(如「慢速攝影」、「快速攝影」、「天文電影攝影」等等)。

  1872年以後,英國人幕布裡奇在舊金山第一次做了關於攝影的實驗。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靠商業和鐵路起家的富翁——利蘭德·斯坦福曾和人打賭,要按照法國學者馬萊在1868年所描寫的那樣,把馬跑的速度和動作姿態拍攝下來。這個怪人不惜拿出一筆財產讓慕布裡奇去設計象下面所說的那種特殊的設備。

  沿著馬跑的道路設置了24個小暗室,在這些暗室內有24位攝影師,他們只要聽到一聲笛響,就得趕快把24張濕珂辸□底版立即準備妥當,因為這些底版如果干了的話,幾分鐘以後就會失去感光作用。在24架攝影機都裝好了底版以後,就讓馬在跑道上奔馳,利用馬蹄踢斷跑道上的繩子的一剎那工夫,把馬跑的姿態攝入鏡頭。這一試驗整整費去好幾年工夫(從1872年至1878年),而且中間還因為繩子太牢,馬踢不斷,而發生過連暗室、攝影機、底版、攝影師都被拖倒的可笑事情。

  從1878年以後,加利福尼亞拍攝的照片在各地公佈。它們引起了科學研究者的熱烈歡迎和守舊的藝術家們的憤怒,後者認為照片是不能正確地反映出事物的真相的。

  生理學家馬萊二十年來一直用針尖在黑煙灰上劃線的方法,來研究動物的動作速度。到1882年慕布裡奇旅行歐洲以後,馬萊才決定利用照片來進行實驗。他的實驗工作因當時市上已有一種塗膠質溴素的照相底版出售而得到了很多便利。從此以後,可以用配好的藥品很容易地把快攝的底版沖洗出來,並且能夠把底版保存好多年。

  馬萊創造了「攝影槍」——一種根據1876年天文學家強森製造的「輪轉攝影機」(revolverphotographique)加以改進的器械,其後他又對「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chronophoCtographeaplaquefixe,1882年發明)繼續進行研究,這種攝影機以後由於採用了市上新近出售的柯達膠卷而成為「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chronophotographeaplaquemobile)。1888年10月,馬萊第一次把利用這種膠卷拍攝出來的照片獻給法國科學院。事實上,就在那時他已發明現代的攝影機和攝影術了。

  馬萊的成功推動了法國的隆德和德國的安許茲等人的努力。在這位生理學家將他最初的照片獻給法國科學院以後不久,英國的勒普朗斯和弗裡斯·格林也獲得了同樣的成果(1888—1890年)。他們將攝成的膠卷在實驗室(有時在公開場合)成功地在銀幕上映出,一如以後馬萊本人和他的合作者第米尼所作的那樣。勒普朗斯和弗裡斯·格林的膠卷都鑽有孔眼,這是一種使放映時形象固定而不跳動的不可缺少的裝置。在同一時期,動畫片的創始人雷諾也採取了這種鑿孔的辦法。

  雷諾是一個天才的自學技術家,他的父親是雕刻徽章的專家,母親是教員。他在1877年改進了霍爾納的「走馬盤」。製造了一架用幾面鏡子拼成圓鼓形的「活動視鏡」(PraxCinoscope)。當這種很簡陋的機器逐漸變得完善以後,雷諾就在1888年創造了他的「光學影戲機」(TheaAtreoptique,使用鑿孔的畫片帶),從1892年起,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他常在巴黎葛萊凡蠟人館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放映的節目是由每卷能繼續放映約十分鐘到十五分鐘的一些畫片構成。在製作這些影片時,雷諾已利用了近代動畫片的主要技術(例如,活動形象與佈景的分離、畫在透明紙上的連環圖畫、特技攝影、循環運動等等)。

  在同一時期,愛迪生創造了一格鑿有4組小孔的35毫米的近代影片,使電影達到了近於完成的階段。這位著名的發明家在從事「白熾燈」的工業製造成功以後,開始實現了第一次的大規模的送電。由此,他終於使一個世界電氣托拉斯在摩根銀行的支持下,通過「通用電氣公司」這一機構而建立起來了。

  1887年,完成了上項工作的愛迪生又想把活動照片聯繫在一起來改進他的留聲機(這種留聲機是過去在他研究電話時附帶製造過的)。經過兩三次無結果的試驗以後,他轉而採用了馬萊的「連續攝影機」的方法。在愛迪生指導下進行研究的英國人狄克遜,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改進,主要是在影片上鑿孔和使用了柯達公司特製的長達50英尺的膠質軟片。

  愛迪生拒絕公開在銀幕上放映他的影片,他認為這樣做無異於「殺死一隻會生金蛋的母雞」,因為照他的意見,人們對無聲片決不會產生興趣的。由於他在研究有聲電影上遭到了失敗,不能把和真人一樣大小的人物放映出來,所以在1894年,他決心把他的「電影視鏡」公諸於世。這種「電影視鏡」形狀像一只大錢櫃,上面裝有放大鏡,可以容納50英尺的鑿孔影片。

  不久以後,世界各國即有幾十位發明家想在銀幕上放映電影了。為此,他們不得不去解決一個在理論上非常簡單的問題,即使用舊式的機件(如麥穗形十字輪、偏心盤、傳動輪等等)使影片在幻燈中轉動起來。在放映上,他們或者使用市上買來的愛迪生影片拷貝,或者用他們倣傚馬萊的「連續攝影機,拍攝下來的愛迪生型的影片。

  在這一發明競賽中,獲得勝利的人一定是在公開賣票放映上獲得成功的人。因為自從1888年以來,在實驗室裡的放映或者無結果的公開試映已經舉行過不知多少次了。

  1895年,早期電影的放映非常盛行。放映者之間常常毫無聯繫,因而後來在發明電影這一問題上引起了許多爭論。在最先發售「電影視鏡」的美國,首先進行試映的有:阿克梅·勒·洛埃、歐仁·勞斯特(他們兩人從這一年2月起已開始作單獨的公開放映,但未引起觀眾注意)、狄克遜、拉泰姆父子(同年5月在紐約曾經放映過一個時期的電影,後因不受觀眾歡迎而停止)、阿爾瑪特和堅金斯(9月在亞特蘭大州放映過電影,收穫也很少)等人。過了不久,在德國也有安許茲的放映(10月在柏林舉行了數次單獨的放映)和馬克斯·斯克拉達諾夫斯基的放映(10月在一家很大的遊藝場連續放映過多次,儘管放映的影片質量不好而且很短,卻能夠繼續好幾個星期之久)。

  但是所有這些放映,都不能和盧米埃爾的「活動電影機」所獲的成功相比擬。那次放映是從1895年12月28日起,在巴黎嘉布遣路的「大咖啡館」裡舉行的。

  路易·盧米埃爾原和他的父兄一起在里昂經營一個製造照相器材的大工廠。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剛剛輸入法國的時候(1894年),他已經開始了電影機的研究工作。他在實驗中曾製成過一架應用「杭勃羅歐偏心輪」和里昂製造的愛迪生型膠片的「連續攝影機」。從1895年3月經過多次公開表演之後,盧米埃爾請卡爾邦蒂埃經營的工廠製造他的「活動電影機」——一種既是攝影機同時又是放映機和洗印機的機器,這樣,他終於發明了一種超越其他一切競爭者的機器。這一機器技術上的完善和它所攝制的影片主題的新穎,使盧米埃爾獲得了世界性的勝利。

Views: 1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