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林·科玄論戰:中國早期的一次現代性與後現代性論爭(2)

但五四時期也是各種思潮交會的時期,被稱為早期後現代主義思想家的尼采(F. W. Nietzsche)的超人哲學、以及柏格森(Henri  Bergson)、倭堅等的生命哲學,由於適應了歐戰後西方人士對西方文明批評的需要,開始流行開來,也被到歐洲考察的梁啟超、張君勱 等人所接受,成了他們在科學與人生觀論戰中批評科學派人生觀的思想武器。針對科學派將 科學精神與「一遵理性」相聯繫,甚至認為是主體唯一品格的觀點,梁啟超指出這種機械的 人生觀來源於哲學的主智主義,較為關注宇宙原理,物質「公例」等,對人生的情意不太注 意。科學的理性不能解決人的情感問題。他說:「情感這東西,含有秘密性,要想用理性來 解剖他,是不可能的」,「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該做,某件事該怎樣做法,卻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4張君勱在《人生觀》中對科學與人生觀各自特點的區分,如說科學為客觀的,人生觀為主觀的等等,強調不能將分析自然現象的科學理性無限  擴大化,適用於一切領域,尤其是極其複雜的人生領域。這與後現代主義者批評將理性絕對  化的做法相似。張君勱考察了西方思想界十九世紀以來從崇尚科學到玄學的轉變,說倭堅、柏格森為代表的新玄學,被稱為「反機械主義」、「反主智主義」、「反命定主義」,5也是為了說明西方思想中已經形成了反啟蒙思潮的思想,其中心是要說明機械的科學理性不能支  配複雜多變的人生。

 

玄學派對於提倡科學理性導致工具理性,倡導主體性、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導致人際間的情感 冷漠的批評與後現代主義者也有類似之處。梁啟超在《歐游心影錄》中說西方「托庇科學宇 下建立一種純機械的人生觀,把一切內部生活外部生活,都歸到物質運動的『必然法則』之 下」,導致人們「獨一無二的目的就是搶面包吃」,人類不惟沒有得著幸福,倒反帶來許多 災難,導致了科學的破產。張君勱認為目前人們崇拜科學,導致拜物主義盛行,以及相互殘 害的戰爭。將科學應用到人生上,使人生無趣味,如機械然,精神上的安慰不復存在。他    說:「歐戰終後,有結算二三百年總帳者,對於物質文明,不勝務外逐物之感。厭惡之論,已屢見不鮮矣」6。梁漱溟很早就對陳獨秀等人倡導的理性和知識在人的解放中的作用提出批

評,提出涵育情感對人的解放的重要性。7他後來又考察了純屬理性認知而產生的科學在促進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是怎樣導致人們精神痛苦的。他認為這是因為科學和理性受功利主義  支配的結果。西方人生哲學一貫的特別派頭是「尚理智:或主功利,便須理智計算,或主知識,便須理智經營;或主絕對又是嚴重的理性。」8這必然會產生一種佔有衝動,從而引發種種社會問題。「大約理智是給人作一個計算的工具,而計算實始於為我,所以理智雖然是無  私的,靜觀的,並非壞的,卻每隨佔有衝動而來。」這種佔有衝動將本來全一的我分成了「直覺的我」和「理智的我」。導致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真實情感的喪失,人的精神和「真 實的自我」的喪失。把人生的情趣斬殺得乾乾淨淨。梁漱溟對科學運用於工業使人受到奴役 的情景進行了批判。他說:「機械實在是近世界的惡魔」,即西方人運用征服自然的人生態 度,以及理智分析的頭腦,發明了機器,但其結果卻是「非人用機械而成了機械用人。此其工作非常呆板無趣,最易疲倦,而仍不能不勉強去做,真是苦極!」9 使人喪失生機和活力。

4 梁啟超:〈評非宗教同盟〉,《梁啟超哲學思想論文選》,頁372-74。

5 張君勱:〈再論人生觀與科學並答丁在君〉,載《科學與人生觀》(濟南:山東人民出版 社,1997),頁100。

6 張君勱:〈人生觀〉,《科學與人生觀》,頁39。

7 參見劉長林:〈五四思想家關於人的解放道路的思考〉,《安徽史學》,1994年第4期。

8 《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第1卷,頁482。

9 《梁漱溟全集》第1卷,頁455、492、493。

Views: 6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