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1)

你騎在河流之上
不再有爭鬥

突然之間,
憐憫之心油然而生

笑看人間恩怨情仇
錯、錯、錯、錯 對、對、對、對
順著力量之流

來、來、去、去
游、游、盪、盪

這河流
飄浮奔放到家了
         Thought想法、Feeling情感、Sensation感性......如河流,從不停歇流過我們的意識/潛意識。


前言 


禪宗有一套「身體」當中的「實踐智慧」,這「實踐智慧」使人得以在「意識流」當中「觀照」,而這正說明了東方哲學擅長在「身體」場域中實踐理想,此乃是一「逆覺體證」工夫,是經由「逆而覺之」達致,豁顯其「本體」,即是「本心即道體,道體即本心」的根源性實踐。

換言之,禪宗所講「以心傳心」,所傳的便是佛的「心印」,而佛的「心印」就是「般若」;「見性」就是頓現自己本自具足的「菩提般若之智」。

據說釋迦牟尼當初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諸人不解其意,唯有大弟子迦葉會意微笑,於是,佛祖就將佛教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於迦葉,這「會心一笑」便成為禪宗的「悟」源頭活水。


「以心傳心」、「逆覺體證」工夫說明了「讓意識流還是意識流」的「無念、無相、無住」的「生命體驗詮釋」工夫,這正足以說明在某方面看來,禪宗實是帶有「意識現象學」的痕跡。

禪宗因此可以說是中國「意識的現象學」。而「意識的現象學」,最值得探討的現象乃是「意識流」部分,做為「稍縱即逝的現象」,在時空中的「現象」,如何像胡塞爾所講「即現象即本質」,轉化為佛家語言,即「迷即悟,悟即迷」,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對話即貴在此找尋可溝通之處的可能性。


今日就「意識流」---中國「意識的現象學」當中來做東西方的交流與對話的契機, 實是因為「意識流」所呈現即「現象即本體」、「即主觀即客觀」、「即所知即能知」、「即理性即經驗」是東西方文化共同所重的區塊,今以此為本文嘗試重點,盼能拋磚引玉,多加批評指教。


延續閱讀:Emergentism:湧現論 or 湧現主義


本文發表於真理大學《博雅教育學報》,創刊號,2007.12,頁 95~110。

Views: 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