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談美》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1)

引言

世界是無窮盡的,生命是無窮盡的,藝術的境界也是無窮盡的。“適我無非新”(王羲之詩句),是藝術家對世界的感受。“光景常新”,是一切偉大作品的烙印。“溫故而知新”,卻是藝術創造與藝術批評應有的態度。歷史上向前一步的進展,往往是伴著向後一步的探本窮源。李、杜的天才,不忘轉移多師。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追摹著希臘,十九世纪的浪漫主義憧憬著中古。二十世紀的新派且溯源到原始藝術的渾樸天真。

現代的中國站在歷史的轉折點。新的局面必將展開。然而我們對舊文化的檢討,以同情的了解給予新的評價,也更形重要。就中國藝術方面——這中國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貢獻的一方面——研尋其意境的特構,以窺探中國心靈的幽情壯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希臘哲人對人生指示說:“認識你自己!”近代哲人對我們說:“改造這世界!”為了改造世界,我們先得認識。



一、意境的意義


龔定庵在北京,對戴醇士說:“西山有時渺然隔雲漢外,有時蒼然墮幾榻前,不關風雨晴晦也!”西山的忽遠忽近,不是物理上的遠近,乃是心中意境的遠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隨筆》里說:“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故古人筆墨具此山蒼樹秀,水活石潤,於天地之外,別構一種靈奇。或率意揮灑,亦皆煉金成液,棄滓存精,曲盡蹈虛揖影之妙。”中國繪畫的整個精粹在這幾句話里。

惲南田題唐潔庵的畫說:“諦視斯境,一草一樹,一丘一壑,皆潔庵靈想之所獨辟,總非人間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榮落在四時之外。將以尻輪神馬,禦泠風以遊無窮。真所謂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塵垢秕糠,綽約冰雪。時俗齷齪,又何能知潔庵遊心之所在哉!”

畫家詩人“遊心之所在”,就是他獨辟的靈境,創造的意象,作為他藝術創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麽是意境? 人與世界接觸,因關係的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



(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
(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
(4)因窮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介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借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映射,是無所謂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爾(Amiel)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