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龍應臺寫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明白定位那是一本"向失敗者致敬"的書。一百多萬1949年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來的人,當然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如果不是在內戰中失敗,被中共打得潰不成軍,他們是壓根不會想要到臺灣來的。
不只他們是"失敗者",那一年原本就住在臺灣的六百萬人,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的"失敗者"?這些人別無選擇地接受了日本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別無選擇地隨日本加入戰爭,在1945年又隨日本成為"戰敗國"的一部分。雖然後來從"戰敗國"中脫離出來,可是他們依然別無選擇地被牽連進國共內戰,再度成為"戰敗者",成為和戰敗的國民黨政權站在一起的集體失敗者。
其實,我們都是"失敗者",以至於失敗的怨懟憤怒,在我們每個人的長輩身上,深深烙印。臺灣社會充滿了"失敗"的印記。或者更精確地說,充滿了逃避失敗而產生的種種扭曲印記。
逃避失敗的第一項本能反應,是遺忘,盡量抹去生命經驗中的失敗記憶。專注看眼前,讓眼前當下和過去切割開來,甚至小心翼翼地護衛眼前當下,不受過去"汙染"。
與此相關的一種態度,是刻意強調"重新開始",主張並真正相信,凡事都可以"重新開始"。不受從前發生什麽事的影響,將時間從一點上切開,從這一點或這一條線起,一切再來過。畢竟,只有相信可以"重新開始",才能擺脫失敗的陰影,給自己一點信心與力量。
逃避失敗的第二項本能反應,是將自己的失敗歸咎給別人。必須找到自己以外,明確的壞蛋、罪人,是這些人的邪惡、陷害,才導致失敗。失敗必須是非戰之罪,事實上也就不是自我之罪了。
這種心理影響下,對於跳出來負擔責任的"敵人",必定要施以最惡毒的描述、形容,敵人愈壞愈可怕,被打敗的自己就愈無奈愈無助,愈沒有責任。
逃避失敗的第三項本能反應,是要趕緊找到更弱勢的人,淩駕在其上,伸張自己的權力權威,借以補償在失敗中嚴重受傷的自尊。
經歷失敗卻又急於逃避失敗的人,最不能同情其他失敗者。相反地,自我擺脫失敗身份的快捷方式,往往是靠形塑一種強權外表,找到可以作威作福欺負的對象,在欺負更弱更失敗的對象中,滿足充當勝利者的幻覺。
逃避失敗的第四項本能反應,是重寫改寫失敗經驗。特別明明是失敗的淒慘狀況,予以美化乃至予以翻轉。就算沒辦法自欺欺人翻轉最終的失敗結局,至少可以對步向失敗的過程動手動腳,這里加一場勝利,那里添一點了不起的成就。
要能夠重寫改寫,也就意味著必須控制訴說、描述過去經驗的權力。不能讓大家高興要怎麽回憶就怎麽回憶,要怎麽講怎麽講,必須建立管制記憶的機制,定出什麽可以回憶、什麽不能的標準。進而還要訓練一種美化過去、掩飾失敗的說話方式,進而建造眾多傳遞這些"修正"說法的管道,一次兩次、百次千次,不斷反復訴說,說到讓自己相信,更希望說到讓別人都相信。
失敗者失敗的原因不一樣,不同的失敗者彼此之間甚至會發展出緊張、對立的關係,然而所有失敗者應付、逃避失敗的模式,卻基本一致,所以在一個主要由失敗者及其後裔組成的島上,前面提到的各種反應,就會根深蒂固盤踞在許多領域里。
理解臺灣,尤其理解臺灣的政治,不能不理解這種失敗者的生命風格,也不能不仔細辨認失敗者的逃避機制留下的深刻烙痕。
到今天為止,這個社會對過去保持著相當冷落的態度。這種冷落來自於不覺得了解過去是有效面對現在的重要手段。歷史,不管哪一個角度回望的歷史,和每個人的生活意識保持相當遠的距離,對於周遭環境人事物的來龍去脈,也大部分沒有認知、沒有興趣。
還有另一種犬儒式對歷史的冷漠。不進入任何歷史知識的細節,直截了當宣稱:反正歷史都是隨人寫的,反正歷史都是可以修改的,反正歷史都是假的。如果我們總是只能看到歷史被別人基於各種理由而動過手腳之後的面目,怎麽看都看不到真相實況,那麽又何必看?
一個大家沒有共識共同掌握歷史的社會,有其方便的地方。誰都不必被歷史逼迫去面對失敗,還有,誰都能就自己的現實立場,對於包括自己過往在內的歷史,進行種種修改。
失敗可以改寫為成功,換個角度,自己的失敗也就可以輕易改寫成是別人的失敗或別人的錯誤,甚至別人的邪惡。如此一來,面對歷史時,每個人都對歷史各取所需,都對歷史"自我感覺良好"。
麻煩出在:各式各樣"自我感覺良好"的過去敘述,不可能拼得出完整圖像,甚至許多個人說法,都會前言不對後話,破綻百出。
在常識與邏輯檢驗下,到處都是不能彼此吻合的破綻。因而,要維持這種逃避失敗成習慣的社會,就連帶必須將常識與邏輯束之高閣,沒有常識沒有邏輯,那麽就算有矛盾、有誇張、有不合理,也不會造成問題了。
換句話說,臺灣政治、臺灣社會的許多問題,根源於這是個失敗者的島嶼,不,更重要的,這是個不願承認失敗的失敗者的島嶼。為了對自己、對別人掩飾失敗,而構成了種種長遠的集體習慣。
終於,我們可以開始從這樣的習慣里走出來。第一步就是龍應臺努力做的——從承認失敗者及失敗者身份開始。失敗其實並不可怕,至少沒有比否認失敗、掩飾失敗更可怕。失敗其實並不可恥,至少不比用說謊來塗抹事實、或靠訾罵汙蔑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壓力來得可恥。
重新面對失敗、重新認識失敗,其實是臺灣一直迫切需要的一股根本改革原動力。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