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故鄉古城的神韻的消失(上)

給一個人影響最大的地方是家鄉,最讓人牽掛的地方也是家鄉。

我家鄉是東海邊上的黃巖縣城——現在則稱為臺州市區,是近年經濟高速發展,也是長三角地區變化最快、消費最高的地方之一。

東漢時期的永寧縣已不可考,黃巖從唐初建縣至今,一直在沿海小平原的澄江南岸、方山西側這塊土地上,1300多年歷久不衰。無可否認,古人在城市的環境優選、時空優選上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這是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和科學現象。中國古代上至都城,下至州縣,其選址與格局多與“風水”學說有關。黃巖顯示了中國的一般縣城規制和水鄉城鎮特色的組合。城周五門,街衢方整布局,秩序井然。其中心部位不立鐘鼓樓,而建風雨橋及亭臺,異曲同工,亦是水鄉城市的特色。

黃巖城內有幾條大街縱貫南北。與之相應,其城內水系南北幹流也呈“川字”形。城內幾條較大的河道統稱為“五支河”。從里東浦直至小南門,連接永寧江與南官河,其他東西向的支河都由這一幹流分出,組成了城中水系。說是五支河,其實大小河道總數決不止5條,而多達七八條。如大寺巷、東禪巷、寺後巷就有3條較短的支河。最初開掘的5條河流,暗合陰陽五行,如流水循環往復,無窮盡也。五支河又與城西的山脈上5座峰巒遙遙對,山水呼應,意象甚明。這是水運,也是地運。所以自宋元以來,歷代都把疏浚整修城內河網當作市政建設的大事。

現在,與周莊、烏鎮、同里等幾個著名的水鄉古鎮相比,作為縣城,黃巖要大得多。城內的街道與河道的分布,有幾種變化。一是街與河相依,一邊是街,一邊是河,如天長街與天長河即是。另一種是街與河並行,屋宇臨街面河,店鋪林立,前店後河,如大街、倉頭街——街與城內水上航運的主幹道並行,古代沿河建有糧倉。

內河有舟楫之便,可載客運貨。河與街或分或合,橋與橋欲斷還連,車與舟啟承轉換,水埠與碼頭相望,交通絕無不便之感,達到了古人對水城格局的理想境界。

黃城的房屋宅院布局井然有序。如硯池巷中的硯池,對應於方山峰巒上的文筆雙塔,富有美學的內涵。在硯池附近還有“奉常第”,其主人為王彥威,在清朝任過諫議大夫,並在軍機處擔任過“行走”官職。他是個有心人,在任職期間,曾逐日抄錄清末外交奏摺。後來匯編成《清季外交史料》多冊,是研究晚清外交的重要史料。其臺門的門聯是“禮儀之門是稱世族,廉讓之宅乃曰仁風”,這副門聯雖然沒有落款,字體瀟灑古樸渾厚,疑為清代書畫大師吳昌碩所書。

古黃城北門、西門、小南門外都有街巷。北城門外澄江上有浮橋和碼頭,艫舳雲集。城外街雖短,但熱鬧繁忙,海鮮鹹貨,應有盡有。城西的西街是條熱鬧的商業街,出西城門過五洞橋,與城外橋上街相連。廬舍毗連,煙火稠密,格外繁華。小南門外多埠頭,是內河航船的停泊地。明清時期是黃巖民居建築的高峰期,臺門風格多種多樣,風格迥異。有的有臺門屋,有的則明顯帶有西洋風格。清順治十一年,即公元1654年,定海鎮總兵駐黃巖,3年後在黃巖城頭設黃巖鎮軍事機關,指揮北到鎮海,南抵玉環的駐軍和水師。僅黃巖城內就駐有水師四營3400人,戰哨船幾十艘,步兵2500多人。雖然期間防區有所變動,如寧波守城營從黃巖鎮劃出改隸浙江提督,但黃巖作為浙江的軍事重鎮畢竟長達百余年,曾留下“靖海堂”等古建築,和大校場、小校場、鎮署巷、火藥橋里等地名。古城斑駁逼仄的街巷中,在那些臺門和儒雅的楹聯間,原來也有堂堂劍氣,怒海風濤。

黃巖城內河道的湮沒始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河道一填,河上的橋就可以拆除,街就變寬。先是填了城內幾條主要河道,修了勞動路、青年路。這些街道名與當時發動青年進行義務勞動有關。到70年代末,城內除了一些河道的殘跡外,河道已全部被填。90年代後,大拆大建的高潮出現了。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