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萌·上萬“特色小鎮”到底有多少特色?

上萬“特色小鎮”到底有多少特色?

背景:近期,《瞭望》新聞周刊做了一期關於特色小鎮的調研發現,由於先天不足,一些地方數量眾多、一哄而上的“旅遊特色小鎮”最終建成了“小吃一條街”。比如,在西部某地,一部影視劇就“催生”5家風格類似的小鎮;號稱總投資2億元的一個民俗小鎮,街道空無一人,倒是幾隻羊在主幹道旁悠閑踱步。

新京報發表與歸的觀點:小鎮文化,一是要有歷史感,二是要有獨特性。沒有歷史便牽強附會,沒有獨特性便抄襲借鑒,不是在搞文化旅遊產業,而是燒錢炒項目。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後來第二批又公布了276個,加起來也就400出頭。但是中投顧問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特色小鎮建設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全國入庫特色小鎮項目共計11260個,投資額13.5萬億元,落地率為31.6%。

這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地方上“自發躁動”。比如據《瞭望》報道,東部某市,一出手就是25個。中部某省打造了一個“香菇小鎮”,對此,當地居民評價稱,“掛羊頭賣狗肉。這哪裏是什麽特色小鎮?就是企業的一個大的香菇生產基地。”此外,各地以農作物命名的小鎮眾多:葡萄小鎮、蘿蔔小鎮、胡椒小鎮、油茶小鎮……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上演一場接力“報菜名”。一個項目好不好、可行不可行、劃算不劃算,作為制定和決策者的地方政府,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論證。不能說搞成了就是政績,搞砸了就是試驗。這背後的論證、審批、決策的責任,有必要厘清並追究到位。“蹭熱鍋炒冰塊”,不僅做不出好菜,還浪費薪柴。所以,一些假大空的“特色小鎮”,該消停了。

小蔣隨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是特色。加上適當的宣傳和營銷,特色就會成為品牌,能夠為特色的擁有者創造價值。媒體報道許多地方一窩蜂地搞所謂的特色小鎮,折射出的則是一種本末倒置,沒有獨具特色的“核”,只有投資炒作的“殼”。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群眾深惡痛絕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變種,是一些人急功近利、不願苦練內功的習慣表露。徒有其表乃至粗制濫造的東西,可能在起初能忽悠人,但很快會被大家識破,此後,誰還會甘願上當?


一些投資頗為可觀的所謂民俗小鎮,最終之所以門可羅雀,原因就在於此。毫無特色乃至拾人牙慧的所謂特色小鎮如雨後春筍,還折射出一些地方管理者對地方發展沒有科學、創新、縝密的規劃,只會“別人幹啥,我也幹啥”。這不光是思維的惰性,而且是能力的低下。創新嚴重不足,拍腦袋決策不斷,盲目上馬的項目會造成各種浪費,與其說這是在“花錢買教訓”,倒不如說是“為了上項目而上項目”的瞎折騰。

一些底子薄的地方,禁不起這種折騰。就算是有點家底的,投入打水漂也令人痛惜。對此,地方群眾能沒有意見嗎?項目慘敗對管理者的公信力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或許,讓地方管理者一下子擁有創新思維,讓眾多地方都獨具特色,不太現實。那麽,至少可以要求腳踏實地、不瞎折騰。對執意上馬花架子項目、造成嚴重損失的責任人,應予以嚴肅問責。(2018年11月12日/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Views: 6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