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問歌星鄧麗君:“像你這樣的知名人物,要怎樣面對各種流言:什麼得了愛滋病啦,同性戀啦,甚至早已不在人間啦?”面對如此“碎嘴”捏造的謠言,鄧麗君卻輕松大方地回答說:“我也不懂得如何去澄清,只要凡事看淡些,自己活得好好的,流言就不會困擾我。”她並同意這些傳言都是成名之後的代價。

嗨,真了不起,古人說:“人生能淡即神仙”,凡事能看淡而不心虛的,是何等的人物?多少修養很高深的人物,還不是“譽之則喜,謗之則憂”,誰能超然毀譽之外,把毀譽視同浮雲呢?

“名場禍比戰場多”,名聲大了就有人來爭名,功業大了就有人來忌刻,所以功名大的人往往沒有真心的朋友,當面獻媚的,背後都是“工讒”之輩,一找到間隙造謠,自來所謂“傾蓋如故,白首如新”的氣味投合朋友,哪有兩人都是“功名”鼎盛的人物呢?在演唱明星界,名就是利,傾軋比戰場還厲害,而鄧麗君確自覺演唱界的人到了三十九歲,該收斂一點,讓機會給一些年輕人,她深明功成身退的哲理,更令我覺得了不起。

人成名以後,為什麼總是要以“受不實傳言”為代價呢?迷信地說,這叫做“天道惡盈”嘛,換句現代的話,就是名聲太大了,相對地,社會的期望也提到極高,難以符合,誰能長期在最高標準的期許下生活?稍有百分之一的差錯,別人就有百倍的議論。何況聲名過盛的人,即使別人不忌刻,自己也會自滿驕矜,自己不驕矜,子女也會走上放肆衰頹的道路,因此門第太高的名人及其後代,能功成身退的不多,總是最後成了流傳毀謗的匯集點,才會有“名之所存,謗之所存也”的感嘆。

能想得開一點,被毀謗對自己也未嘗沒有好處,古代的賢哲就是這樣安慰我們的:因為人總是在被毀謗時特別收斂,被稱譽時容易狂肆;被壓抑時特別警醒,被撫順時容易放恣。被撫順時常會沈溺,倒是被壓抑時反會成功;被毀傷時自己若仍是完美的,不就比被稱譽時自己卻是殘缺的,要好得多嗎?更何況,“毀”與“譽”原本是互為因果的,也許就是因為自己原本殘缺卻被虛譽成完美,所以才會在力求掩飾完美時,招來別人要加倍誇大地予以毀傷呀!若能坦然面對,淡然處之,別人的毀傷可能像針灸之苦,也許會治療好自己真正殘缺的部分呢!

至於古代的賢哲是怎樣處於毀譽之際呢?“始則自反,繼則任之而已”,先反省自己是否真如所說,再則隨它去,讓事實說明一切吧。自己不對,不怕別人毀謗,就是無恥;自己對,怕別人毀謗,就是沒誌。受謗或者避謗,都得看禍害的輕重,像什麼得了愛滋病啦,已經死亡啦,這些謠傳對於健康如常的你來說,毫髮無傷。像鄧麗君一樣,采取“任之而已”的態度,對毀譽能“經得過、認得透”的人,才能“勘破世緣”,高人一等,這種賢哲的修養本事,居然在一位歌星身上履行出來,所以讓我連呼“了不得”!

Views: 8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