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正如蒂利所指出的,故事並非獨白,相反,它永遠發生在對話中,雖然故事試圖建立起一個因果鏈條,但是我們絕對不能低估它的修辭本性,除了借助於邏輯的力量,它還要求故事的講述者——無論它是醫生還是執政者——對人的性格與情感有透徹的了解。在講述故事的時候,講述者不是在居高臨下地宣布一個言辭鑿鑿的定論,他們在和聽眾進行對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仔細觀察和評估接收者的反應,試圖說服對方接受這個故事並因此激發相應的後續行動:病人從此接受醫療方案,被統治者重新確立對統治者的信心。
作為“專業”的理由,我們在日常世界裏很少遇到“準則”,除非你遇到了法律和醫療糾紛,又或者出現在講座、課堂、布道會、官僚機構這樣的場所。準則無需太多的解釋,它就像《第二十二條軍規》,哪怕荒謬絕倫,僅僅因為它是準則,就足以堵上發問者的嘴巴。蒂利以親身經驗為例,他曾經計劃覆印一些重要的十九世紀米蘭家戶資料,但是在米蘭市檔案館裏,工作人員告訴他只有手持市長的授權信才能使用這些資料,當蒂利費盡周折拿到市長授權信後,工作人員仍舊拒絕了他的拍照請求:“這個小個子男人大步流星地走到窗戶旁,取出一本體積龐大的市政檔案規章,翻到其中一段,宣稱‘檔案館以外的任何人不得對檔案內容拍照’,然後將一只手放到這本厚書上,舉起另一只手,宣布:‘我必須依法辦事。’”
不妨說,在四種理由類型裏,準則是最不像理由的理由,因為它常常讓人產生不可理喻感,但另一方面,準則又具有理由所需要的最根本特質,因為它是不可挑戰的。當工作人員拋出“這沒有理由,就這麽規定的”的準則式理由時,蒂利唯一的選擇就是用筆抄錄下全部的資料。
“專業表述”和慣例、故事、準則有何不同?按照蒂利的定義,專業表述將因果解釋(而非適配性邏輯)和專業領域知識(而非生活常識)結合起來,這讓它一方面擁有了故事所具備的強大解釋力,另一方面又像準則一樣難以理解。
在評述賈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槍炮、病菌與鋼鐵》成功的原因時,蒂利指出:“如果戴蒙德說服了我們,原因不在於他給出的理由耳熟能詳,不在於它們符合通常的準則,也不在於它們講述了生動淺顯的故事,而在於我們信任他的論證方式:提煉既有的專業證據,據此排除某些候選原因,提高其他原因的可信度。”不妨這麽說,最優秀的專業表述其實是在講述“高超的故事”,它雖然簡化了因果過程,采用了故事的形式,但相比故事以及其他理由類型,專業論述更“堅持相關現象的覆雜性,堅持多重因果聯系,強調有可靠的行為與社會科學依據的因果關系”。
近十年來,曾經意氣風發的“公共知識分子”被迅速地貶為“公知”。雖然我對此類兒童弱智心理式的取綽號遊戲非常反感,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共知識分子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因為當公共知識分子缺乏足夠的專業表述能力,總是用慣例、故事和規則去教條地解釋覆雜多變的經驗時,這種說教對於已經有了辨別能力的讀者來說,總有一天會敗壞他們的胃口,進而敗壞講述者自己的信譽和名聲。
正如蒂利在書中反覆強調的那樣,理由的給定是一種社會活動,“理由的可信度永遠取決於言者和聽者之間的關系”。關系絕非靜止的給定物,恰恰相反,關系始終在理由的交換過程中發生變化,時近時遠,彼長此消。
“9·11”恐怖襲擊是貫穿本書的一個典型案例,我們不妨用它來對本書做一總結。拜電視之賜,全世界都直擊了“9·11”恐怖襲擊的現場,這或許是人類歷史中最震撼人心的集體經驗。驚駭之余,每個人都在尋找可以讓他們心安的理由。“慣例”的解釋可能是:“現代生活遍布危險。”這是茶余飯後熟人之間最常出現的感慨,但如果紐約市長打算在新聞發布會上用這個理由搪塞,他一定會淹死在人民的口水裏;“故事”的解釋也許是:“恐怖分子幹的,但玩忽職守的官員給他們提供了機會。”這讓人們有了問責政府的充分理由;“準則”的解釋則會這樣說:“因為我們有自衛的自由,我們必須打擊恐怖主義。”鮑威爾和小布什就是這麽向人民宣誓他們的意志和信念“9·11”事件委員會的成員則從近端原因(恐怖分子網絡的組織和策略)、長期原因(恐怖行動作為政治策略的優越性)以及根本原因(引發抱怨和不滿情緒的深層根源)三個層次對公眾的疑問給出了“專業表述”。
顯然,在面對“9·11”這類重創社會信心的歷史事件時,任何一種類型的理由都不可能窮盡解釋的可能,也不可能單獨承擔起開創、確認、維護和重建關系的職能。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調和理由”。
在信息日益透明的網絡時代,在知識結構日趨平等的現代社會,我們很難想象“反正我信了”之類的“不是理由的理由”還能大行其道。就像蒂利所指出的:“即使理由給予者和接收者之間存在距離或不平等關系,只要接收者具有明顯的影響給予者後繼福祉的權力,給予者就會從程式轉為因果表述。”“理由的接收者通常會要求給予者做出因果解釋,以此挑戰對方所宣告的優越性。”一個健康有序的現代社會不僅需要統治者調和各種理由,學會講述“高超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每個人都成為理由的質疑者和提供者,而非僅僅是被動的接收者。
蒂利在序言裏說:“本書的宗旨不在於推進同一領域的相關研究。如果看完它的讀者對自己和別人就‘為什麽?’這一問題的回答有了更透徹的認識,至少是不一樣的認識,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我一向認為,一本好的社會學著作,不僅應該做到於無聲處聽驚雷,在瑣屑的生活細節中見微知著,而且應該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情不自禁地借助作者的方法去檢驗生活和理解社會,產生“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感,乃至“何必當初”的痛徹心扉感。
顯然,蒂利的這本小書完美地實現了這一目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