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銀勝·被冷落的繆斯 (下)

吳興華最值得稱道、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下重要印跡的,還是他上個世紀的新詩創作。

吳興華十六歲時即在全國性詩刊上發表技巧成熟的新詩《森林的沈默》,從而一鳴驚人。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前、中期是他新詩創作的噴發期,從《書樊川集杜秋娘詩後》到《聽梅花調寶玉探病》,從《西珈》到《畫家的手冊》以及大量的十四行詩和無題詩,吳興華對新詩從內容到形式都作了極具啟示的新探索。他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之外另辟蹊徑,融合中國古典傳統的意境、漢語文字的特質和西洋詩歌多種形式力圖實現中國詩的現代轉化,為新詩開一條新路。

正如當時著名評論家周煦良所指出的:

吳興華“可能是一個繼往開來的人”,與新詩的路是越走越窄相反,在吳興華筆下,“詩又恢復為明朗的聲音,坦白說出,而所暗示的又都在”,“他的詩是一種新的綜合,不論在意境上,在文字上”。吳興華與穆旦,堪稱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詩壇的“雙璧”。

詩人卞之琳曾指出,吳興華以中國悠久的詩傳統為自豪,著力在寫白話新詩時加以傳承,而吳詩在“化古”(繼承中國詩傳統)方面,成就似較大。檢視吳詩,可以發現兩個最明顯的表征:其一,沈迷於格律形式的苦心經營,借鑒古詩形式而建構一種新格律詩;其二,從歷史題材中汲取靈感的奧援,輔之以現代派的表現技法,創制一種新文體或曰詩歌類型。眾所周知,五四新文學運動以還,中國新詩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務是:如何揖別古典傳統而建構“現代性”。自胡適、康白情、周作人、俞平伯等人始,新詩作者逐漸遠離古詩的文言、格律、意象與詩歌成規,而以白話文為工具,以自由體為形式,從西方詩尋找美學觀念與表達技巧,傳達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在他們眼里,文言/白話、格律體/自由體,乃是傳統詩與現代詩在形式上的本質差異,也是衡量有無“現代性”的一個基本繩墨,二者的勢若水火難以通融,已然成為詩人們的共識。不少詩人持守此一藝術思維,達到全盤反傳統主義的極致,及至“九葉”出,可說是“窮斯濫矣”。相形之下,吳氏試圖從五七言律絕和樂府古詩中尋求創意的泉源。因為采分行書寫的現代白話文作為語言載體,又使用新式標點以斷句和跨行,表達現代人的思想感情而非消極意義上的復古主義,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吳興華的詩作仍然是道地的“現代詩”。只不過此種“現代性”與求西洋化的主流新詩迥不相侔,而是有著濃厚的本土轉向和傳統色彩罷了。 華先生撰寫的文章也是中西學兩條線作戰的,一條是西式的論文風格,用西方的理論框架,同時兼容了中國的傳統紮實考據基礎,另一條路線則全是中國式的歷史考據、史書匯校。吳興華先生當然是博學的,但是與其說是博學,不如說是規範和嚴謹,有一種西方學術之美。一方面,他的博學不是那種雜陳和跳躍,也就沒有錢鐘書先生那些令人羨嘆的“通感”,滿紙滿書的躍然,但是卻總給人西式論證的邏輯力量。例如,他在討論莎士比亞時代的高利貸問題時〔2〕,卻拿出經濟學著作、法令檔案等資料,烘托出莎翁台詞中的社會態度與時代背景的關系,這種論述方式有一種跨學科領域的交叉印證的美感。這種美感最為主要的不是學識淵博造成的,而是研究視角和使用工具的廣闊產生的,時至今日這種研究依舊可以作為文科研究生的論文典範。

吳興華在詩歌創作、學術研究、翻譯三個領域齊頭並進,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夏志清先生曾有言,二十世紀中國人文知識分子就學養而論,有三位代表人物,第一位是陳寅恪,第二位是錢鐘書,第三位就是吳興華。如果說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內地有論者、五十年代香港也有論者不約而同地推介吳興華其人其詩,然時至今日,知道吳興華名字的恐怕已經屈指可數了,中國現代文學史著述中也絕少提到他的名字。這確實令人遺憾。

夏志清在他專門論述小說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書,還忍不住要對吳興華帶上一筆:

 

在這里我們應該提一提詩人吳興華,他在戰時和戰後住在北平,燕京大學畢業,對中國和多種西方主要語言的重要詩人,幾乎都有深入的研究。在自己的創作中,他嘗試創造一種有中國古詩詞特點而融會西方詩重要成就的韻律和語法,效果很理想。如果在1949年後他能有機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下去的話,他可能已成為一個大詩人。〔3〕

 

吳興華還在燕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的時候,錢鐘書先生的《談藝錄》出版,他提了一些意見,都被錢先生接受,他也因此被同學們稱為“小錢鐘書”。錢先生因此很器重他〔4〕。錢鐘書和吳興華曾經暢談古詩源流,錢先生對吳先生的博學大加讚賞,這說明兩人的交集在於舊學的根基確實太好,未必不隱含著兩人對東西嫁接和交流的異趣。

錢鐘書先生既愛才,又念舊。據吳興華先生夫人謝蔚英回顧,她丈夫去世之後,錢先生對他們家一直很好。她在與錢鐘書、楊絳夫婦做鄰居的時候,楊絳多次問她生活有無困難,還變著法兒幫助她。當時她的大女兒十幾歲,從兵團回來之後沒有工作,楊絳便借口要找人抄《堂·吉訶德》譯稿,讓謝蔚英的大女兒幫著抄,每每抄了一段後,總要付給數倍的稿酬,讓人真不知該如何報答才好〔5〕(《吳興華詩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注釋:

〔1〕〔2〕〔4〕《吳興華詩文集》(文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70~79、278頁。

〔3〕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頁。

〔5〕羅銀勝:《楊絳傳》,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頁。

Views: 9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