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震:中國文化建設的歷史方位——兼論文化自信(上)

自從人猿相揖別,人類大約已經有200多萬年的進化史。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文化發展的歷史。在自然界基礎上,人類創造出了一個文化世界,文化反過來又促進了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與發展。特別是在有了文字之後,人類文化的境界和功能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此之後,人類不僅能夠創造各種物質形態的文化物品,而且也發展出越來越豐富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如各種思想、價值、理論和信仰。因此,在人類社會中,原來大自然盲目的自然進化就轉變成為越來越自覺的文化發展。人類社會越是發展,文化的作用也就越是顯著。

由於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的差別,早期的人類在相互隔絕或缺少交流的情況下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人類文化上的差異,不僅在歷史的時空中鑄就了形態多樣的不同文明,而且也往往導致民族興衰的不同命運。許多文化隨著某種文明的興衰而興衰,直至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而中華文化卻是少數能夠綿延不息地發展到現在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傳統和信念。正是有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吸納外來的文化營養,形成了獨具特色、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所謂文化自信,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傳統和內在價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對自身文化發展進程和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對於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而言,只有對自己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獲得堅守自己文化傳統的從容,鼓起奮發繁榮文化建設的進取勇氣,煥發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基於我們擁有綿延不絕的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文化傳統。人類都生活在一定的歷史境遇之中,是一種歷史性的文化存在;因此,只有借助於歷史和文化傳統,人類才能創造性地生存於現在,積極地面向未來。處於一定歷史階段的民族文化傳統,是這個民族進一步發展的起點,我們從事任何事業都不能也不可能拋開我們的傳統文化背景。在這個意義上,誰忘記了文化的歷史,誰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未來;誰擁有了文化的傳統,誰就擁有了文化發展的希望。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文明史的文化積澱,有著豐碩的文化成果積澱,有我們自己不絕如縷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這是我們民族振興和文化發展的基石與起點,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歷史財富與資本。

實際上,中華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就來自她的自信與包容。數千年來,中華民族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通過許多族群的交流與融合,並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周邊民族的許多優秀成果,在世界的東方發展出多元一體、多樣共生的燦爛文化,以致唐宋之際達到世界文明的巔峰,直到18世紀仍在經濟、社會和文化各方面雄踞各國之首。這說明,中華文化歷來就是一個充滿生機和自信的文化系統,在創新、吸納和兼容並蓄上有廣闊的胸懷。只是由於自滿情緒的滋生,才在近代一兩個世紀內“滋生了文化的和社會的保守主義”,陷入固步自封和落後挨打的境地。但是,中華民族有在逆境中奮起的決心和斗志,這也是基於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心。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探索,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都反映了我們民族不甘沈淪的文化自信。新中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更進一步激活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活力,掀開了中華民族文化振興的新篇章。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基於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社會實踐。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指出:“面對當今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重要因素的新形勢,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著眼於提高民族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偉大的文化來自偉大的社會實踐。文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反映,文化變革是社會變革的體現。實際上,在其本質意義上,文化不是一個指稱固定狀態的名詞,而是一個表征創造性歷史活動過程的動詞。歷史是人類不斷自我創造和生成的過程,文化則是人類在已有文化基礎上不斷創造和革新的過程。社會實踐永無止境,文化發展也永無止境。中國文化自信的基礎,就在於我們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成功實踐。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中國人民,在有著五千年文明薪火相傳的大地上,開創了前無古人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為中華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僅徹底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面貌。我們從封建專制到人民民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從滿目瘡痍到欣欣向榮,走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我們從貧窮落後到實現總體小康,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從封閉愚昧到自信開放,躍升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我們從一盤散沙到各民族和睦相處,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我們從備受欺淩到獨立自主,重新返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也逐漸富裕了起來。中國不僅獲得獨立,而且也越來越強大。由此可見,我們的文化自信就來自於:我們偉大的黨團結帶領我們偉大的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並且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事業的偉大奠基文化的品格。我們有偉大的事業,就必然有偉大的文化;我們有偉大的社會實踐,就必然有崇高的文化追求。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還基於我們的黨和國家有與時俱進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指導,並致力於文化的傳承創新,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使中國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提高、社會充滿生機活力的道路,也是一條不斷孕育新的思想文化的道路。與時俱進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在實踐中孕育又引導著實踐。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已經成為當代國家綜合實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社會越是發展,文化的作用也越是重要。為此,我們要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的發展繁榮,離不開文化的傳承創新。實際上,文化不是僵死的形式,而在其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斷傳承創新的過程。沒有傳承,就談不上創新;沒有創新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傳承。傳承是為了創新,創新則是基於傳承;有傳承才有創新,有創新才能真正傳承。歷史反復證明,如果哪個民族安於現存的文化傳統,那麼這個民族不僅不能固守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且最終將導致這種文化傳統的瓦解,因為固守本身就容易導致文化的停滯和僵化。在當前,文化創新尤其成為一種時代的要求,即創新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我們的黨總是告誡自己,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因此,我們應當在立足於傳統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我們的傳統,不斷開出文化的新義,這樣才能使我們古老的文明永葆青春。

Views: 6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