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衛平:戰爭引發的人性思考(下)

 

對於戰爭的反思,還涉及到追究戰爭的根源。對此,不同的人們有不同的回答,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或歷史學家會提供他們研究的答案,而文藝家也會從自己的專業角度,貢獻出自己的角度和成果。二戰所造成的殘暴血腥局面,令許多人陷入了這樣的沈思:為什麽在文明建立延續了這麽久的地方,甚至在以自己的文明驕傲的地方,還會發生這樣可怕的事情?人們為什麽在瞬間倒退到完全是野蠻的狀態?

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蠅王》,並不是一部直接描寫戰爭的小說,卻被公認為是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典之作。戈爾丁作為當年英國皇家海軍之一員,目睹了戰爭中帶來的種種破壞,他反復思考的結論是,不應該僅僅從外部來解釋這些災難,更為深刻的原因來自人自身或人性內部,正是人自身內部被激發的黑暗,人自身的人性惡,才有可能導致那樣恐怖的現實。作為戰爭過來人他寫道:“經歷過那些歲月的人,如果還不了解‘惡’出於人,猶如蜜產於蜂,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腦子出了毛病。”

該小說虛構了在一場未來的世界大戰中,一群英國本土的孩子被疏散到一個小島上,惟一的成年人飛行員死了,這些從八九歲至十四五歲不等的男孩必須在小島上學習生存。他們先是模仿成年人搭建窩棚和廁所、開會舉手發言、在海灘上始終燃起一堆火作為救援信號等等。但是在蠻荒的環境中,孩子們身上人性惡也在慢慢發作,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遵守規則,更寧願將打獵而來的野豬血塗在臉上。同時他們當中流傳著一種恐懼,稱不知名的野獸就在附近。通過隱喻的手法(一只爬滿蒼蠅的豬頭),小說道出了人們恐懼的不是別的,正是他們自己心中的惡的力量,讓這種惡徹底發作,會將他們帶向不知何方。小說1954年發表之後好評如潮,作者因該書獲得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如今英美許多中學、大學將該書列為年輕學生的必讀書。

在某種程度上,這部小說奠定和代表了戰後人們思考有關問題的基本思路——那就是戰爭與人性惡相聯系,而不是與人性的善相聯系。這不是說戰爭中沒有人性善的現象,而是說——如果想要說明戰爭這種可怕的東西為什麽能夠發生,如果是想為戰爭準備承擔責任而不是推卸責任,那麽人性惡的解釋則更為沈著和合理。相反,假如敵對雙方都以不同的方式“救贖”了,就像《南京,南京》中一樣,那麽誰為戰爭造成的破壞和帶來的災難負責呢?

我終於有機會向一本小書尤其是其作者致敬和表達感謝了,那就是1981年出版的《西方現代派文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作者陳焜先生,該書不僅介紹了西方二十世紀現代派文學現象(黑色幽默、荒誕派戲劇),給我這樣年輕大學生打開眼界,而且有力地描述了其美學形態:“現代派美學境界不是英雄主義的,也不是散文氣息的,而是夢魘氣息的”,帶來新的美學感受。這樣一種美學形態和感受,其總體背景便是兩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夢魘般的現實,是與戰爭所帶來的痛苦現實相匹配的。陳先生反復運用黑格爾所發掘的狄德羅的那本小書(《拉摩的侄子》)蘊含的思想能量,他指出,對於人性惡的認識,是與現代社會同步的、是人們對於自身認識的進展;堅持這種認識,是對於人自己的一種批判、警醒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地遷就自身。那樣一種“人性善”的浪漫主義式的田園抒情,尤其是在經過戰爭之後,已經變得索然寡味。這與阿爾多諾所說的——奧斯威辛之後,寫詩就是野蠻的,都是同樣的視野。

 

 

上世紀60年代越戰之後,美國出現了一批關於越戰的影片——《獵鹿人》(1977)、《現代啟示錄》(1979)《野戰排》(1986)、《生於七月四日》(1989)等,被視作一批著名的反戰影片。“反戰”的主題與我們這里討論的戰爭與人性有重合的成分,但並不完全等同。這批影片中有一個共同特點在於,它們貫穿著對於“體制”的批判,即對於戰爭發動者的批判。經歷了街頭舉行的大規模群眾反戰運動之後,在這批影片中,矛頭所指為美國政府、五角大樓和它們的戰爭機器。戰爭對於年輕人身心戕害也是這批影片中經常出現的,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非人的折磨:《生於七月四日》的主人公誤傷好友、負傷中彈導致下身癱瘓;《獵鹿人》中被俘的士兵們在輪盤賭面前感到的極度恐懼、精神崩潰;《野戰排》中滿身血汙的“戰友們”互相之間扣動了扳機。比起“人性惡”來,這批作品主要處理“人性的傷痛”,借此表達對於戰爭的譴責。這與他們的老前輩海明威倒是一脈相承的。

其中,《現代啟示錄》與我們的話題更為接近。這部影片根據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出版於1902年的一部小說《黑暗的心》而改編,主人公的名字卻繼續保留(庫爾茲),表明影片願意繼承康拉德對於人性的思考——稱之為“文明”其實非常脆弱,像一層薄薄的外衣,在它底下,湧動著更為根本和強大的人性黑暗。小說與電影中的兩位庫爾茲都來自文明社會,小說中介紹庫爾茲的出場:“他母親是半個法國人,父親是半個英國人,整個歐洲都對庫爾茲先生的形成做出過貢獻。”電影中的庫爾茲則家中三代西點軍校出身,本人是這個學校的高才生,“獲無數勳章和嘉許”。

可以傲世的文明教育背景,並不能保證庫爾茲們繼續成為一個“文明人”,他們最終都淪落到了叢林當中,在那里弄出一個小社會,發明一套自己的行事作風,殘忍和獨斷,公然對抗和挑釁“文明社會”。比起小說來,擁有現代性思考背景的影片《現代啟示錄》,揭示出正是所謂“現代理性”,最終通往了極度野蠻:武器中所包含的“理性”含量也好,現代通訊所帶來的信息“理性”也好,包括士兵所受過的嚴格的“理性”訓練,所有這些“理性”堆積起來的上方,是那個叫做“瘋狂”的頂點。而這個立意,在另一部美國影片《金甲部隊》中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其中有一個魔鬼教官,滿腦子嚴格計算出來的戰爭生存規律,企圖將它們灌輸到新兵頭腦和行為中去,最終導致士兵的瘋狂。那些抵達戰場的人們發現,他們面對的超級槍手,原來是一個單薄的越南女孩子,這正是絕大的諷刺。

我自己十分喜歡的一部與戰爭有關的影片,那是德國導演赫爾佐格拍攝於1967年的《生命的訊息》,這是納粹之後的德國人如何看待自己發動戰爭的過去。影片描寫一群駐紮在希臘小島上的德國士兵,遠離正面戰場,在悠閑生活的落差中,卻感到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負傷的主人公甚至與一位醫院護士談起了戀愛,但是他頭腦中的戰爭景象與眼前格格不入,強烈的反差讓他的頭腦陷入了瘋狂,他居然在山坡上、小河邊,一次次燃起了用軍火庫的炸藥自制的焰火,耀眼的焰火釋放了他自戰爭以來的內心不安、傷痛、黑暗,它們如此難以消化、難以承受,每時每刻都在毒化他的心靈頭腦。“焰火”是一個非凡的道具,內心的黑暗轉化為如此明亮的意象,其中或許也有自我拯救的含義。

韓國導演金基德有一部影片叫做《海岸線》,也是一部不錯的反思影片。其中的戰爭更多是假象性質的,針對北韓隨時可能的登陸。主人公康被訓練成標準合格的殺人工具,臉上塗上了油漆,有點像在《蠅王》中所發生的。當他一感到眼前有活物存在,便摳動了扳機,打死了正在談戀愛的男青年,他因此獲得一個禮拜的假期,上級為此嘉獎他。然而,殺死無辜的後果最終由這位康士兵來承擔了,他從此而變得坐臥不寧,心靈煎熬,女朋友離他而去,他一步步陷入瘋狂不能自拔。

該部影片還有力地揭示了:越是標榜崇高的目標、華麗的理由,也越是容易在其中藏垢納汙。這支守駐海岸線的部隊其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幾乎是淩辱性的,對於士兵的訓練是侮辱性的。被打死男青年的女友眼看男友死在不明槍口下瘋了之後,士兵們騙她到偏僻處,將她的肚子弄大,一共有六人參與這樁犯罪。為了掩蓋醜聞,部隊里不懂婦科的軍醫被命令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就地實施流產手術,而這支守衛部隊幾乎所有人,都加入了在臨時搭起手術台旁充當“掩護”。

迄今我們很少看到經歷納粹“反人類罪行”所迫害的猶太人所拍攝的有關影片,可以數得出來的是兩位猶太裔導演的《辛德勒名單》(斯皮爾伯格)與《鋼琴師》(波蘭斯基)。值得推薦幾位幸存者作家的名字,在他們的作品中,始終堅持一個立場和保持一個姿態,那就是以亡靈作為準則、以亡靈的名義說話,見證苦難,而遠非借機歪曲。他們是——威塞爾,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翻譯成中文的作品有小說《夜》、隨筆集《一個猶太人的記憶》;凱爾泰斯,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文翻譯作品若干;詩人保羅•策蘭,他的一系列“見證詩歌”,有力地提升了人類的道德品格和詩歌的藝術水準。 

原載《經濟觀察報》2009年5月9日(愛思想網站 2009-05-10)

Views: 15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