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讀《主流:誰將打贏全球文化戰爭》之三
《主流》作者馬特爾先生在該書《序言》中說:“‘主流文化’具有積極的意義,它並非精英文化,而是一種‘大眾文化’,說得消極一些,‘主流文化’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標準化的‘商業文化’。”他《在法國darkplanneur電視臺的演講》中定義主流文化時說:“主流文化是指大眾文化、主導文化、受歡迎的文化。既包括《蝙蝠俠》、《愛麗絲夢遊仙境》,又包括《阿凡達》這類。‘主流’是否僅僅是一種娛樂呢,或者也是一種藝術?實際上它可以是藝術。這個術語可以是褒義的,指的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文化,普羅大眾的文化,但它也可以是略帶貶義的,指的是霸權文化,統治文化。”
“主流文化” 是“大眾文化”或“主導文化”。一說到“大眾文化”或“大眾文學”,我們這裏許多文人雅士,可能要不屑地搖頭撇嘴了,覺得它們是一些下裏巴人的狗尾巴上不了正席。官方一聽說“俗”就要圍剿,文人一聽說“俗”就要搖頭,從上面的官到下邊的民,個個好像都是超凡脫俗的雅士,人人都要擺有一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架勢。七月九號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的新聞報道中,還鬧出了給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馬賽克的笑話。一說到“商業文化”或“娛樂文化”,大家更避之唯恐不及,好像個個都害怕商業的“銅臭”,人人都清高得厭惡金錢。米開朗基羅《大衛•阿波羅》是西方藝術的稀世之寶,可在我們官方眼裏仍難免“三俗”之嫌。當然,這種情況並非獨具“中國特色”,在西方,早期歐洲精英對美國文化十分無禮傲慢,對美國大眾文化更是嗤之以鼻。在二十世紀中期以前,美國也有不少學者否定大眾文化。他們將大眾蔑稱為“白癡”、“平庸者”、“群氓”、“傻瓜”,認為美國民主的平等主義是文化“墮落”的根源,它摧毀了“人們對高雅者的尊重和崇敬”。指責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社會主體的中產化,造就了“新笨蛋的龐大階級”,大眾文化就體現了這群“新笨蛋”的審美趣味。五十年代後期對美國大眾文化最偏激的學者是德懷特•麥克唐納(Dwight Macdonald),在《大眾文化和中產文化》一文中說,美國大眾文化上附庸風雅,其結果可能不是“大眾”提升華為“精英”,而是是“高雅”墮落成“庸俗”。那時“文化在美國被相當簡單地劃分為精英文化(高雅文化)和大眾文化(低俗文化)”(138),由歐洲移民構成的文化精英,特別害怕美國大眾文化的勃興,西馬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他們二戰期間旅居美國時,在其名著《啟蒙辯證法》中也譴責“文化工業”, 阿多爾諾拒絕用“音樂的”這個形容詞界定爵士樂。到六十年代以後,美國的文化氣候風雲變幻,“紐約知識分子摒棄了他們曾經擁戴的文化等級,轉而熱衷於美國的大眾文化”,從前挖苦大眾文化的麥克唐納,一夜之間連忙對大眾文化“獻媚”。美國非洲裔、西班牙裔和亞裔知識分子和社會活動分子,“開始要求結束‘歐洲中心主義’的文化壟斷,白人和歐洲文化成了所有評論的眾矢之的”。美國文化的覺醒提升了美國大眾文化的地位,文化研究者們開始研究《星球大戰》、《黑客帝國》,並且一致推崇“主流文化的高貴”——也就是大眾文化的高貴。如今的美國,沒有哪個文化人敢公開蔑視社會大眾和大眾文化,也沒有多少文化人有那麽強的精英意識。誰還敢以精英自居,誰就會成為社會的笑柄;誰還有膽嘲笑大眾文化,誰就是在“自絕於人民”。隨著美國的文化語境和社會主流丕變,精英們也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段。五十年代以後美國高等教育開始大眾化,人們的教育水平和工資水平同步提高,形成了文化高品位和生活高水準的龐大中產階級。中產階級成了美國社會大眾的主體,許多文化精英就是這個主體的一部分,“大眾文化”也就成了美國的“主導文化”。誰還有底氣稱大眾是“俗物”,誰還有膽量罵大眾文化是“垃圾”?
《主流》作者告訴我們說:“要了解發生在美國的精英與文化之間、藝術與娛樂之間的革命性變革,就必須熟知寶琳•凱爾的作品”,因為美國三位女性——寶琳•凱爾、蒂娜•布朗、奧普拉•溫弗莉,“就是美國文化逐漸向主流文化演進的一個縮影”。(130)
寶琳•凱爾是波蘭猶太移民的女兒,在美國加州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長大成人,她從小生活的加州小城談不上什麽藝術氛圍,但“西部電影”和“先鋒電影”卻無處不在,這種文化環境使她後來成為美國著名電影評論家。1968年她加盟《紐約客》周刊,這份雜誌原本為那些美國文化精英所鐘愛,雜誌評論家也是清一色的騷人雅士,社會上任何一部電影藝術作品,大眾越喜歡雅士就越皺眉。寶琳•凱爾登上《紐約客》之後便開始顛覆精英的藝術品位與審美價值。她在影評中從未說過‘電影’(films)這個矯飾的英語單詞,只選擇用movies這個美語單詞來表述。在藝術趣味上,她討厭那種倦怠的優雅和冷漠的清高,崇尚生命的活力與藝術的張力,強調藝術上的節奏、速度、奔放。“寶琳•凱爾是一個推崇民眾主義的精英分子”,試圖在美國文化中熔合大眾藝術的活力與精英文化的潛力,“讓大眾感受到電影高貴的品質,同時令精英感悟到電影平凡的美感”。(135)寶琳•凱爾促成並體現了大眾電影的改變,最終讓“‘影片(movies)’取代了書籍,成為文化的參照物,電影越來越成為美國其他藝術的楷模”。
如果說寶琳•凱爾是美國“影片”的改造者和捍衛者,蒂娜•布朗就是美國“文化新聞者的全面創新者”。這位跟隨丈夫來到美國的英國移民,早年是牛津大學的文科才子,一生都“忠誠於自己半是大眾氣質、半是知識分子品質的錯位風格”。 1984年她憑個人魅力成為《名利場》主編,讓這本雜誌每月銷量從20萬冊猛升到100萬冊。1992年主管《紐約客》,她聲稱“我只想以一種現代的方式,用那些調查、娛樂、明星來打造《紐約客》雜誌,記者—社論作者的觀點要讓位於信息的思想。我們打破了文化等級觀念,而且是以聰明的方式打破的;我們做出了妥協,是明智的妥協”。她在《紐約客》中辟有一個長期專欄——“大眾文化區”,從此大牌雜誌開始註重最新的個人博客和文學暢銷書。蒂娜•布朗是寶琳•凱爾的精神傳人,她的文化策略就是嚴肅看待大眾文化,並以大眾的方式書寫“高端文化”。她的《紐約客》前任主管唯一職責就是抵抗和詆毀文化上的“野蠻人”,捍衛精英與大眾、文化與娛樂、“高雅”與“低俗”的界線,然而十分諷刺的是,蒂娜•布朗女士正是要消解這種界線的“野蠻人”。她主編的《紐約客》讓精英不再對自己的所謂高雅趣味自鳴得意,反而對自己的裝模作樣羞愧難當。美國主流文化崇尚的不是“雅”而是“酷”,不是讓少數衣著考究的文人孤芳自賞,而是要讓美國的主流欣喜若狂。《主流》作者馬特爾先生毫不掩飾對蒂娜•布朗的贊賞之情:“由於她的出現,原先涇渭分明的文化和娛樂變得水乳交融;名不見經傳的時尚主題成為新的報刊閱讀模式;從容舒緩的精英價值觀為飛速變幻的大眾風尚所取代;昨天還遮遮掩掩的轟動事件已經變了今天雜誌評析的素材。”
另一位有功於主流文化的傑出女性奧普拉•溫弗莉,是電視媒體“脫口秀”的得鼻祖。她的口無遮攔和幽默風趣,不僅使她個人擁有成群的粉絲,也使“脫口秀”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是一種全新的娛樂形式,在這裏,公眾的變成了私人的(比爾•克林頓談論個人生活),私人的變成了公眾的(一個匿名者講述怎樣開始打老婆)”。奧普拉•溫弗莉在電視鏡頭前,還是一位出色的文學評論員,“如果說有誰為模糊藝術與娛樂、‘高雅文化’與‘低俗文化’之間的界限做出貢獻,那麽首當其沖的必定是奧普拉•溫弗莉和她的文學節目”。(153)
一代新評論家們對文化的高低等級之分不屑一顧,那些只對高雅文化有興趣的人,在美國無異於患上了“文化自閉癥”。隨著文化上精英與大眾壁壘的消除,文化上藝術與娛樂自然合而為一,大眾文化中各類時尚作品,藝術形式上必須“酷”,藝術內容上應當“炫”。只有“酷”和“炫”的藝術,才能將“作品”變成“精品”,藝術上的“精品”才能成為市場上的“商品”。
美國流行音樂就是美國主流文化形成的風向標,在這一領域裏,黑人青年、同性戀青年和拉美青年,引領了美國流行音樂的新潮。三角洲藍調博物館館長雪萊•裏特說:“正如鄉村音樂是白人平民階層的音樂一樣,藍調音樂是黑人平民階層的音樂。”爵士樂、搖滾樂等流行音樂,重新定義了大眾文化的時尚元素和大眾品位,它們成了又帥又酷且特立獨行的標誌,成了反傳統反精英的文化象征。
理論上徹底摧毀文化的等級觀念,大眾文化成了美國的主流文化,迎來了美國大眾文化蓬勃發展的春天,美國的主流文化不只叫美國的主流社會著迷,也使全世界的文化欣賞者瘋狂,這更進一步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紐約時報》文學版主編史蒂芬•厄蘭格說:“由於歐洲人缺乏對大眾文化、娛樂、創意產業、市場以及種族多樣性的足夠重視,歐洲文化已經嚴重地停滯不前了。”歐洲文化精英笑在前面,美國文化精英笑在後面,這倒應驗了“誰笑在最後誰就笑得最好”的格言。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自己:美國精英會不會嘲笑我們呢?當今中國的社會仍有等級壁壘,當代的中國文化自然也等級森嚴。我們的政界和學界比歐洲更顢頇固執,仍然嚴守文化的雅俗之分,仍然強劃文化的“積極”與“消極”之別。我們的文化精英只知道向上撒嬌,只習慣於對下高傲,就像大款不可能與農民工共進午餐一樣,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也很難融而為一,因而,雅者忸怩作態,無人問津,俗者俗不可耐,不堪入目。時下的中國中產階級還不是社會主體,還壓根兒沒有形成自己的主流文化,我們主流文化的特征更無從談起了。假如非要歸納一下中國當代文化的特點,我覺得“人見人厭”也許是它最恰當的藝術概括。用這樣的作品去進行“文化征服”,全世界的觀眾可能要全被“蒸發”。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