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綜合各種研究,常用的創新技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 頭腦風暴法,由美國著名企業家、創造教育家奧斯本提出。主要內容是通過集體進行自由聯想,集思廣益,從而得到創新與突破。使用這一技法的基本要求是:禁止批評,目的在於創造一種自由、輕松、融洽、活躍的氣氛,消除每個參與者的心理壓力,以保證其思維得以充分地擴散;自由奔放,即追求設想的自由奔放,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聯想力,提出的設想越多越廣越罕見越好;由數量求質量,即通過想出最多數量的設想,從中發現最具創新性的設想,以求突破與創新。
2. “5W2H”法,由美國陸軍首創。“5W”分別是英語 5 個詞的開頭字母,即為什麽(why)、做什麽(what)、何 人 (who)、何 時 (when)、何 處 (where);“2H”分別是英語兩個詞的開頭字母,即怎麽樣(how)和多少(how much)。通過 7 個方面的提問與回答,找到創新的突破點。這一技法的基本要求是:善於找到問題,問題是創新的突破口;善於通過解決這 7 個問題,來突破框框,找到解決的方法;善於總結,通過總結,找到規律,推廣使用。
3. 特性列舉法,由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教授、創造學家克拉福德提出。其主要內容是詳細列出創新對象的特性,再作分析,從中找出不足,並進而革新。其基本要求是:列舉盡量詳細,避免遺漏;充分比較、剖析,甚至是挑剔,以便從中找到不足;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想出盡量多的革新辦法,從中選優,認真反覆地進行試驗。
4. 形態分析法,由瑞士天文學家 F·茲維基和瑞士礦物學家 P·裏哥尼聯合提出,又稱 “形態矩陣法”和“形態綜合法”。其基本內容是根據對象系統分解與層次組合情況,把所需要解決的問
題先分解成若幹彼此獨立的要素,然後用網絡圖解的方式進行排列組合,產生解決問題的創新設想或方案。其基本要求是:詳細分解出創新對象所包含的要素 (要素之間是相互獨立的);根據創新的要求,對要素進行各種形式的組合,產生最優的組合形式;選擇最優組合進行試驗,獲得創新性突破或解決方案。
如何改進現行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筆者認為,至少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改革現行的教學評價體系和制度。目前,用單一的分數衡量教育成果,衡量學生的現象還很普遍和嚴重,制約了創新人才的培養。該如何改革呢?筆者認為,對於教育教學的評價,在指標體系上,應該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學評價體系應增加創新力的考評科知識考試,包括鞏固、應用性的知識考試。
二是創新能力的測驗,這種測驗可以借用國內外的創造力測驗工具加以改進,使其適用於學校測驗,也可以學校自己研究編制。基本要求是創新能力的測驗以不取決於知識掌握多少的圖形測驗和有關的動手操作為主,目的在於真正了解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特長 (類型)和水平。學科知識考試和創新能力測驗可以分開獨立進行,也可以結合成一個體系一起進行。
三是組織學生開展 “三創”活動,即 “創意、創作和創新”。“創意”產生創新性的想法和設想;“創作”產生創新性的作品,包括文學、藝術作品等;“創新”產生科技 “產品”,包括科技發明制作等。把 “三創”產生的成果進行綜合,形成一個評價結論。對於創新人才來說,這 “三創”的評價結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合乎實際的,最能代表其創新水平和發展方向。
日常對於學生的教育教學評價,應該把上述三個方面結合起來,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衡量,也要重視單方面的優異表現,給予較高較重的評價值,這就是既重視全面,又重視個性表現和特長。這樣的評價,既兼顧了學科教學,堅持了 “以評導學”,又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和創造空間,讓他們把自己的創造潛能表現出來,更給了學生創新、創造的實踐表現機會,讓其把想象、幻想變為 “成品”,結出一定的 “果實”,獲得創新、創造的成功喜悅,評價不僅起到了檢測、反饋的作用,而且成為讓學生表現創新的育人過程。
以上三種評價涉及了學生的創新知識、思維、情意、美感、個性、技能等。那麽,對於創新品德怎麽評價呢?這一直是懸而未決的難題。筆者認為,對此不可刻意強求。有一些學校采用了評語的評定方式,這用於對學生品德的一般描述是可取的,但作為教育成果評價內容,要賦予一定的評價值則需慎重,因為這些評語有一定的人為性、主觀性,未必都可量化,量化也未必準確。
筆者建議,可以采用相反的思路解決,就是以出現的 “過錯”來作為品質評價的 “減分”。這裏的 “過錯”,既包括違背校規的過錯,也包括違背社會道德和法律而犯的過錯,以此作為“減分”的根據。如果一個學生在日常行為中,沒有明顯的 “過錯”出現,就可視為品德上合格。
其次,要改革現行的升學評價體系和制度。現行的升學評價體系和制度是在不斷改進、完善過
程中形成的,特別是高考評價體系和制度,對於高校選拔學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其問題也是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與科目教學內容掛鉤密切,助長了應試教育的形成;此外,它主要涉及知識
的評價,而對於創新、創造能力的評價,雖然也做了一些努力,例如提供開放性問題、作文等,但這些仍然與知識有著直接的聯系,創造潛能的東西不能發揮和衡量出來;另外,它主要涉及紙筆考試,對於動手操作,產生“成品”則無從考量,學生的創新、創造的實踐本領檢查不出來。
針對上述主要問題,筆者認為現行的升學評價體系和制度應作如下改革嘗試:
第一,每一科目考評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知識的掌握應用,甚至綜合性的考評部分,與教育教學的科目內容相聯系;二是以圖形組合、創作為主的創新力考評部分,這種考評不與教育教學內容直接聯系,但與學生的想象、幻想活動相聯系,以發揮和檢查學生的創新潛能。
第二,在科目考評外,增加一項考評,即向學生提供包括文學、藝術、科技等在內的創新活動項目名單,讓考生志願選擇報考,在安排的統一時間內進行操作,形成“成品”作為答卷。這一考評項目既發揮和衡量了學生的創造思維技能等,又發揮和衡量了學生的創新操作、實踐能力。對此,
可能會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可不可拿學生平時的創作“成果”作考評呢?也有的地方把學生的“三創”作品獲獎作為升學的加分,這些做法都有問題,主要是許多人質疑這些“作品”是否真正是學生獨立創新、創作完成的,如果得到了家長、教師等成人的幫助而獲獎,以此作為升學加分就不客觀、公正了。所以,增加一個升學考評科目,讓學生獨立操作完成,是客觀、公正的考評方法。
第三,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教育評價體系的科學研究,它包括了思想觀念的研究、體制和機制的研究、命題和題庫的研究以及測驗技術和方法的研究等。教育考試評價體系的建立和改革涉及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關鍵環節,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全社會的關註,對社會和諧也有一定的影響。對評價體系的改革必須積極而慎重地推進。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強科學研究,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推行。就現行教育評價運行狀況來看,行政決策和推行占居主導地位,科研的作用還有限,這也是評價體系改革經常不穩定、效果不明顯的原因之一。這也說明,在這項改革中,科研大有可為。:張武升(1955-2016), 時任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愛思想網站 2016-12-07 )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