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聲:“絲綢之路經濟帶”安全保障機制的“對接合作”(下)

中國已有的“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及“睦鄰、安鄰、富鄰”“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等一系列外交理念,已然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外交核心理念。具體到影響未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區域安全保障的大國因素主要是中、美、俄三國:

 1.在未來區域安全保障機制“對接合作”中,中國首要的工作是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上,在周邊推動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在“對接合作”的理念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開放包容原則,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在周邊關系中,“安鄰”是首要的。在近現代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時代,凡有“大國”崛起,必引發殖民利益的爭奪激化和對舊有世界格局或秩序的沖擊,進而發生世界性或區域性沖突甚至戰爭。包括鄰國在內,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用傳統的眼光,簡單地比照先前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對於中國的崛起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心存各種疑慮,甚至有恐懼感。所以,我們消除周邊國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大國威脅論”是安全保障“對接合作”的前提。

 這需要中國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中國要通過各種舉措,真正落實“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外交基本方針,使周邊能感受和理解中國的睦鄰善意;二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絕非是中國一廂情願所能做到的事,中國必須與相關各方堅持“對接合作”的理念,通過充分協商、雙邊互動和共同努力,才能順利、持續地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三是本著契合中國、沿線國家和本地區發展的實際需要,打造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2.美國不斷擴大其影響。2005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亞高加索研究所所長弗雷德裏克•斯塔爾(Frederick Starr)教授率先提出了包括南亞的“大中亞”設想。2007年,斯塔爾主編《新絲綢之路:大中亞的交通和貿易》,提出“新絲綢之路”構想。具體包括軟件:貿易自由化和硬件:建設連接中亞、阿富汗、南亞的鐵路、公路、電網、能源網等。2011年9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裏正式提出“新絲綢之路”的理念,從表面上看,其主要目標是利用阿富汗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南北縱向將阿富汗打造為中亞地區的交通貿易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東西橫向);通過推動南亞、中亞的經濟一體化和跨地區貿易,實現阿富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際上,其背後也隱藏著地緣政治和安全意圖。具體包括:

 一是將撤軍的消極後果降至最低,保護後美國時期的在阿富汗利益。通過直接介入未來阿富汗的政治經濟,創立美阿之間的長期夥伴關系,防止過去10年間取得的反恐成果付諸東流。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絲綢之路”首先是政治構想。

 二是有助於進一步鞏固反恐戰爭中北方運輸線(NDN;復蓋九個前蘇聯國家),為美國今後在中亞地區的長期存在打下基礎。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講,美國力圖把阿富汗同歐洲、高加索和中亞連接起來。而“新絲綢之路”理念可以作為一種長期工具,使美國政府有機會同其他雙邊及多邊機制一起就貿易、過境改革等問題進行接觸與合作,把帶有交易性質的關系變為真正宏觀性的政治關系。

 三是通過鼓勵美國主導的中亞國家和南亞地區的一體化,從而將中亞納入新的經濟、政治、安全框架。“新絲綢之路”理念目的則是要通過促進中亞國家能源資源和運輸線路的多元化和與南亞國家的經濟一體化,削弱俄羅斯憑借蘇聯時期形成的基礎設施體系而對中亞國家的經濟、政治影響,從而將俄羅斯排除在新的地緣政治格局之外。

 雖然美國的“新絲綢之路”理念目前處於“擱淺”狀態,但在未來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區域安全的地緣政治中,仍需關註其宏觀性的區域政治構想。

 3.俄羅斯將繼續發揮傳統影響力。2015年5月中俄正式簽署《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兩國地域的“重合”與“對接”的主張,顯示了俄羅斯將堅持依托“歐亞經濟聯盟”,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繼續發揮傳統的影響力。

 在中國和平發展的理念中,堅持各方的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努力打造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應是未來大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安全保障機制“對接合作”中的共識。

 

四、區域安全保障機制“對接合作”的主要內容

 “絲綢之路經濟帶”安全保障機制的“對接合作”需要區域各方聯手運籌推進,主要包括以下“對接合作”內容:

 1.區域社會穩定保障機制。包括危及區域政治穩定因素應對,打擊恐怖犯罪、極端組織、跨境犯罪,社會局部騷亂管控,跨國公民與往來人員等安全保障機制。

 2.文化安全保障機制。包括傳統歷史文化、現實跨境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

 3.交通與物流暢通保障機制。包括公路交通、鐵路交通、航空運輸、物流貨運、客流運輸等安全保障機制。

 4.能源通道安全保障機制。包括油氣管線安全、泵站與設備管理、防範人為損壞與自然災害損壞等安全保障機制。

 5.經貿往來安全保障機制。包括貿易、金融監測與預警、貿易、投資風險管控、規範商品檢驗、離岸金融中心建設措施、打擊金融犯罪等安全保障機制。

 6.疾病防控與疫情防範機制。包括疾病、疫情監測與預警、疾病防控、疫情防範、醫療救治、食品安全等安全保障機制。

 7.防災減災安全保障機制。包括自然災害(農牧業、林業、地質、水患、旱災、火災)的監測與預警、人為事故、防災減災措施等安全保障機制。

 8.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機制。

 9.邊界管理安全保障機制。包括邊境管理制度、口岸安全檢查制度等安全保障機制。

 【期刊名稱】《中國法律評論》【期刊年份】 2016年【期號】 2(愛思想網站 2016-06-13)

Views: 6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