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鏡堂·建築設計中的地域、文化和時代特性 中

建築如果從建築的地域性,如果從狹義的角度來講,我認為主要是指建築地段的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城市周圍的建築的環境。這是具體影響和制約建築空間和平剖面設計的,乃至建築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築師要以生態觀的角度順應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與地段環境,融為一體,要用城市的觀點看建築,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體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築與自然的關系,在體形、體量、空間布局,建築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與地區相適應的技術條件手段,再結合功能,整合,優選,融會貫通,就有可能創造出有個性的精品。

當然,建築的地域性還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歷史文化的傳統,建築師應該在地區的傳統中,來尋根,發掘有益的“基因”,與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使現代建築地域化,地區建築現代化,我覺得這才是建築師真正廣闊的創作空間,也是建築師取之不盡的源泉。

下面幾個照片我想談一談建築的地域性的問題,我先把這個照片放一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們客家民居,就是圍屋,就是福建田螺坑的一個客家民居。我先把這幾個放一下,大家可以看一看,這是山區村落的肌理,一看就是一個山區的這種民居。大家可以看得出來,這種建築形式的出現,是跟這個特定地域的環境,跟這個地區的氣候環境完全結合一起的。這種村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完全體現了一種聚居功能,它的防衛功能,以及就是中國傳統的家族的觀念的中國傳統的文化把它糅合在一起,成為一種聚居的村落的形式。這是跟一個地區的地域環境,和地區的文化是完全分不開,為什麽這種形式出現?每一個建築就是一個家族,這幾百人住在一起,家族裏面是非常團結的,非常統一的,有主次之分的,很嚴格的,家族跟家族之間是完全一種封閉性的,沒有交往的,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個有圓的有方的裏面,每一家一棟,這個項目準備申報聯合國項目的。我們是一個聚居形式,是特有的。這種村落也可以看得出來,就是山區村落,顯然跟我們其他地區的地域環境不一樣,形成不同的空間模式。

這是我們嶺南地區的建築,下面幾張圖,可以看得出來,是我們嶺南地區這種特定的氣候條件,形成的一種就是我們臺山一帶的塔樓的民居,它這種形式。我剛才講到嶺南建築的話,它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固有那種可以說這種村,院落的布局,就是民居的形式,同時,由於它也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所以,嶺南建築就是一種交融能夠吸收交融的這樣一種建築概念,這可以看得出,很多裝修,很多處理,都受西方的南洋建築的一些影響,是一種兼容的,就是一種綜合性文化。

所以看得出就是一個建築的形式的來由,是跟地區的文化,地區的特點來的,它不是無緣無故來的。你看,這是東莞可園,東莞可園的話它是一個很好的所謂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它吸收了中國園林的固有的傳統的手法,但是呢,它很多你比如說,這種院落的布局的話,錯落有致,空間利用,但是它也同時跟大自然的結合,跟環境結合,由於氣候炎熱。另外就是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房子,這個房子的一些處理完全西洋的手法,它是中外交融的嶺南園林你完全看得出來,很多裝修的手法,做法,都是南洋建築,它是融匯得很好的。

當然,這個是威尼斯水城,完全這樣由於一種特定的地域的環境,形成另外一種城市的肌理,船就是他們的一個交通工具。

第二,關於建築的文化性,大家知道,就是建築具有雙重性,它既是物質的財富,又是精神的產品;它既是技術產物,又是藝術的創作。一座優秀的建築,其精神內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但凡精品都能傳譯一定的精神內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的建築。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產生一批不朽的建築作品,其文化意義和藝術感染力,常常成為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的標誌,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築作為一個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文化大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政治思想息息相關,各種觀念,無時不在制約著建築文化的表達和發展。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社會生活的方式,文化觀念,美學觀念,價值觀念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在一個強調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協調,科技與人文同步發展的這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建築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我認為這並非各行各素,無章可循。

從建築創作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一個設計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環境,表達這個建築項目的性質和文化的特征。簡單來說,建什麽設計什麽用途的建築,首先就應該表達這類建築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的內涵。就等於說我們設計一個校園建築,它總要表達校園那種高雅的,學術殿堂的,這樣一種非常有機的這樣一個建築的形態;我設計一個商店,可能是一個購物環境很好,非常休閑的這樣一種環境。每一大類型的建築,它要固有著一種文化內涵表達。

中國建築文化源遠流長,有豐富深遠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禮,以人為本,創作思維上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作為中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地區的地理條件,經濟技術和建築文化有明顯的地域的差異。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是由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築文化所組成的。比如像我們廣東,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源於百越文化,從秦漢以來,中原文化也開始南傳,並先後融入荊楚和吳越的文化,共同構成了嶺南文化體系的基礎。隨著廣東廣西一帶,廣東沿海對外開通和海外的交往,中外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融、孕育、發展,使嶺南地區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又受到了外來文化的熏陶,各種方式的跨文化交流,促進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和形成。所以,兼容性是嶺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這個地區建築創作,就應該吸收嶺南傳統文化的內涵,融會到現代建築文化之中。在建築創作中,建築師應該自覺地繼承地方建築文化傳統,吸收精華,棄其糟粕,就能夠創造出有地區文化特色,和有生命力的優秀作品。

這是南越王墓博物館,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作品。它這個作品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把兩千年來的漢代文化的一個特征,與嶺南地區這種特有的地域環境結合,和當地的嶺南一些材料一些做法結合,以一個現代建築的手法把它表現出來。所以它是充分體現一種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的一種統一,有人把它理解為是一個新的地域主義的建築。我們的材料就是完全是地方性的材料,這是用我們家鄉的紅砂巖,這個是我跟莫伯茲院士共同做的一個作品。

這可以看得出來,我們這個漢墓,這些東西都是原有石頭,漢墓在底下,這個是完全的保護性的措施,把它蓋起來,它的特點就是有很高文化的品味,表現了西漢文化的一種特有的特征和表現了作為一個紀念建築一種共性的特點。我們把兩千多年漢代的文化和紀念建築的一些共性,和嶺南地區的氣候材料等等的關系把它融合起來,以一個現代建築手法把它表現出來,是這樣一個作品。

這是搞的一個市長大廈,這是48層,這是28層,這個建築當然是一般的超高層的建築,它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形成了一個市民廣場,在很有限的地區裏面。不像旁邊是一個中訊廣場,是廣州一個大的標誌性建築,它這個建築非常好,但這個建築可惜太靠近馬路了。我們設計的時候,把它讓出來,形成一個城市廣場,形成一定的廣場文化,把它圍起來,這個地方。所以這樣的話,使得市民有個非常好的活動空間。超高層建築本身,我們是用非常簡潔的手法把它表現出來,是一個風格非常統一的作品,這個看得出來是一個廣場。

第三個小點,我想談談建築的時代性。建築是一個時代的寫照,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綜合反應,所以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使建築的空間跨度高度和空間的品質有了很大的靈活性。信息網絡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空間觀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築類型,科學技術帶來的變化,使建築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當今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知識經濟帶來社會觀念的變化,和思維模式的更新,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多元的綜合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將逐漸起到主導的作用。我認為,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生活方式也發生很大的變化,人與人之間更需要溝通跟交往,交流,以人為本,回歸自然,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普遍的要求。

建築作為一個時代的寫照,新的技術體系,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科學技術,必然帶來了新的設計觀念和思想,現代建築創作很自然地就應該適應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建築要用自己特殊的語言,來表達所處的時代的實質,表現這個時代的科技觀念,揭示思想和審美觀。歸根到底,是時代精神決定了建築的主流風格,把握時代脈搏,融合優秀地域文化的精華,建築才會創新和向前發展。當然我們強調創新和時代精神,並非排斥傳統和地區特色,創作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關鍵要處理好時代精神和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的關系。弘揚的目的是為了創新,創新也必須原有的文化根基上發展。繼承傳統並非在新建築上貼標簽、貼傳統符號,或者部分構件的復制;而是吸收整體的文化的內涵,這既有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世界人類建築文化的精華。

還特別要重視吸收地域建築文化的優秀傳統,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點,不斷地探索傳統審美意識與現代審美意識的結合方式,並融會到新的建築中去,才能夠創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現代建築。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區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時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區傳統文化和時代特征的綜合表現;時代性正是地域特征,傳統文脈與現代科技和文化的綜合和發展。如果建築師能夠很好地理解和綜合應用建築的三性,強調整體性和統一性,創作真有特色的建築。

這是我跟莫院士一起搞的嶺南畫派的紀念館,這是借鑒於新藝術運動一些手法,表現嶺南畫派的一個特征。它裏面是方庭小院,水庭等等都是嶺南常用的手法,把它表現出來,就是這個建築。像這種建築如果拿到北方去,完全不可能,這是一個特定的地域條件,特定的文化和特定的功能形成這樣一個建築,第二個地方也不可能這樣蓋的。

這是我前段時期搞的一個廣州歌劇院,這本來也是進入優秀方案。市長還不滿意,所以現在搞了兩次國際競賽,現在正在搞第三次國際競賽,我又有參加了,前兩次我們都進去了。這種建築可能在北方不適應,它是在珠江邊一個歌劇院,1800座的歌劇院,這個建築的主要意圖,就是廣州是一個花城,又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兼容性的一個城市,所以我們表現一種欣欣向榮的,就像一個藝術之舟正在重新開始新的絲綢之路一個航行一樣,比較飄逸的一個建築形態,這是廣州歌劇院。

這是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這個都是我們跟日本合作的,他們的方案我們完成的。2001年不是開全運會的時候,八萬人的體育場,它主要是一個飄逸,表現一種飄逸的,那是廣東人的那種比較開放的,比較敢為天下先的這樣一種社會風氣,一種市民的心態。所以他們能夠接受這種方案,通常我們的體育館,都是閉合的,只有像我們這個,把它完全分開了。

這個是我搞的一個鴉片戰爭海戰館。這個工程呢,就是一個是鴉片戰爭的主題,表現一個鴉片戰爭主題。它是把海戰這種特定的內容和歷史環境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紀念性很強的一個博物館,這是鴉片戰爭海戰館。這個房子的話,從外邊看起來,它既像一個海戰裏面的一個戰船,又像一個炮臺,海戰主要是炮臺,一個炮臺群,又像一個軍民團結力量的象征,把這幾個糅合起來,抽象跟具象相接的手法,把它設計出來。這個已經蓋起來,這是蓋起來的一個照片,它是填海工程,是填海填出來,就是面對珠江口大海的一個地區,這是位於虎門的。

Views: 7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