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民間外交就一直是中國外交的一大特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間外交工作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從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和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外交。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的主體性,堅持官民互補、潤物無聲,堅持統籌協調、立體化推進,堅持整合並優化配置資源,成為中國特色民間外交的主要特點。
影響中國民間外交發展的四大因素
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
從中央到地方,包括各個部門,領導重視不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間外交的走向和發展程度。一些領導重視的地方和部門,民間外交就搞得風風火火;一些領導不夠重視或者總是把民間外交視為“遊擊隊”的地方和部門,沒有把民間外交工作放到應有的高度和地位,沒有放到黨委政府對外工作的主要議事日程上,民間組織的對外交往就會受到影響。
體制機制上的保障
本文所說的“中國特色的民間外交”,既不同於一般民間組織自發的對外交流,也不同於國與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更不能等同於非政府組織的對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特色民間外交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如果沒有體制和機制上的保證,特別是協調管理機制、工作運行機制、資金保障機制和隊伍配套建設機制等支撐,很難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特色民間外交。
理論上的支撐
這是中國特色民間外交能否長期走下去,到底走多遠的關鍵所在。理論來自於實踐。在幾十年反覆實踐的基礎上,我們經過經驗梳理、規律總結、思想歸納、理論提升,逐步形成總的理論框架。然後我們再用這種理論指導下一步的實踐,並在實踐中對理論是否成熟進行檢驗。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即科學理論是從客觀實際中抽象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得到證明,正確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理論。“民間外交”這個詞正式提出是在1972年中日建交前後。至今,中國的民間外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但總的看來,和官方外交相比,民間外交始終處於滯後狀態。這既有認識上的滯後,也有體制機制上的滯後,更有理論上的滯後。中國的民間外交搞了這麽多年,我們有意識地梳理民間外交理論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大家都在嘗試,但是怎麽從規律上去總結,從理論上去提升,怎麽通過提升後的理論來指導下一步的工作,還做得不夠。國內學術界對民間外交研究起步較晚,始於20世紀80年代,雖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總體來看,過於偏重歷史和純理論研究,簡單描述與歷史回顧有余,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結合不夠緊密,比較研究和對策研究明顯不足。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取得了重大進展,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民間外交在我國立體化外交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民間先行、以民促官、官民並舉”進一步向“民意溝通、民間友好、民生合作”發展,迫切需要進行深入系統的實踐與理論總結,以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民間外交在新時期進行新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
資源的整合與優化配置
我們搞民間外交、民間交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支持、有資源。這個支持不僅是資金上的支持,還有智力上的支持、人才上的支持和物質上的支持。民間外交與官方外交不同,官方外交已形成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政、智庫到預算、人事等一系列支持保障體系,而民間外交在上述方面都無明確的保障。過去我們的對外援助主要放在官方,據說最近有關部門正在研究一些新的改進措施,比如說更多地支持中國的民間組織參與實施對外援助項目。我本人曾長期擔任駐緬甸大使,有切身的體會。我當大使的時候,中緬關系可以說處於高峰狀態,輸油管道、密松電站等都是那時候開始的,但是現在遇到了一些問題。一方面,中國已成為緬甸最大的投資國,外國對緬投資的一半來自中國。但另一方面,緬甸政局變化後,中國不僅沒有得到緬甸老百姓的青睞,反而有一部分老百姓在媒體和親西方非政府組織的誤導下對我們投資的一些項目表示不滿。我們需要認真反思,為什麽會產生如此大的逆向效果?在這方面,我們應研究甚至借鑒日本和一些西方國家的做法,不管出於什麽目的,把援助的重點放在讓老百姓受益的項目上。例如,日本在仰光援建的醫院,至今影響很大。我們民間外交要想順利開展,要想為總體外交貢獻更大,就需要整合資源。不僅是對原有的資源進行合理化重組,還要大力開發新的資源。13億人民是我國民間外交的最大優勢、最大資源,也是其它任何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如何把蘊藏在全國各族人民、社會各階層、社會組織和民間團體、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的這些資源挖掘出來,全面、科學地進行整合和優化配置,這不僅可以解決民間外交的智力和人、財、物的保障支持問題,還關系到作為中國軟實力的重要環節——中國特色民間外交在國際舞台如何更加有效地發揮其影響力的問題。
對中國特色民間外交的幾點認識
大家都認同,重視和積極開展民間外交是中國外交的一大特色,從毛澤東、周恩來時代就開始了。長期以來,民間外交為新中國開拓外交陣地、爭取國際民意支持,為我國改革開放營造和平友好的國際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歷代領導人都對民間外交高度重視,提出了一系列豐富的民間外交思想。
新中國的民間外交思想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提出“人民外交”、“以民促官”思想;第二個時期,鄧小平提出民間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第三個時期,以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最近幾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以人為本”、開展“人文外交”、推動構建和諧世界的思想。習近平同志2012年5月在會見全國友協第十屆全國理事會代表時指出,“民間外交是增進人民友誼、促進國家關系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7月,他還在第二屆中非民間論壇開幕式講話中指出,“要加強政府外交、議會外交、政黨外交、公共外交、民間外交的有效互動,建立起中非全方位、立體化合作體系。”
在新形勢新階段,我們根據中央幾代領導人和領導集體的民間外交思想提出“中國特色民間外交”這一概念,是根據中國國情和國際形勢變化做出的重要選擇,也是新時期外交立體化發展的現實需要。所謂“中國特色”,最根本的就是要從中國的實際和國情出發,發揮我們的制度和人口優勢,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堅持黨的領導
這是中國特有的,是與我們長期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道路息息相關的,也是與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偉大事業中所起的領導核心作用密不可分的,這在別的國家不可思議。中國特色民間外交是社會主義中國國家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緊密圍繞黨中央制定的外交戰略目標和戰略部署開展工作。黨對民間外交的領導,體現在發展方向的指引和方針政策的制定等方面。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孫家正同志曾經提出了“黨的原則、民間面孔、慈悲情懷”的方針,對我體制內民間組織的發展乃至如何去影響、引領體制外民間組織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人民的主體性
毫無疑問,在我國的民間外交中,人民是主體。換言之,由黨和政府搭台,老百姓在這個大舞台上演主角。有專家提出,民間外交實質上就是外交戰線上的群眾路線,這個提法挺有意思。怎麽堅持人民的主體性?中國搞民間外交擁有其他任何國家不具備的優勢,我們歷史長、人口多、文化底蘊深厚,這都是我們的優勢,而13億中國人民正是這些優勢的載體。如果13億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都發揮出來,我們又會是什麽樣子的呢?我們既要加強黨對民間外交的領導和指導,又要充分發揮人民在開展民間外交中的自主創新精神。我們的歷史文化優勢以及作為這些優勢載體的13億中國人民為中國民間外交的大拓展提供了巨大機會。我們講藏富於民,不僅包括物質財富,還有精神財富、思想財富和軟實力財富,要用足用好這個寶藏。
堅持官民互補、潤物無聲
中國民間外交和官方外交都代表國家利益,都為國家的對外政策服務,兩者渠道不同、優勢互補、相輔相成、殊途同歸。民間外交具有靈活機動、形式多樣、渠道多、覆蓋面廣等優勢和特點,決定了它可以彌補官方外交的局限性和不足,降低外交風險,為官方外交爭取更大的回旋空間。而且有些官方做不到的事,民間有可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有些官方不好說的話,民間可以說,甚至說得更到位、更貼切。與某些西方非政府組織充當官方實現外交意圖的“急先鋒”不同,中國特色民間外交側重做人的工作,做“潤物細無聲”的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是國家關系的“穩定器”、人民友誼的“播種機”、文明對話與人文交流的“傳感器”,是彰顯中國軟實力和巧實力的重要渠道。
堅持統籌協調,立體化推進
國外不少非政府組織也都有政府或政黨背景,但一般都立足於服務本黨或本派系的政策和利益,各有主張、各自為政,很難有協調統一的對外行動。與之相較,中國特色民間外交正逐步把民間組織、智庫、企業等納入國家總體外交進行戰略謀劃和排兵布陣,有專門的部門和機構對民間組織涉外活動進行協調管理。無論雙邊交往還是多邊活動,民間外交主動接受官方外交的指導和協調,對外保持民間特色,對內圍繞共同目標有序行動,較好地體現了“中國特色”,所以統籌協調是中國民間外交的要素。中聯部受中央委托成立的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正在這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協調作用。
我們的民間組織不能完全照官方外交的口徑去表態發聲,外交部發言人的口徑代表政府立場,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但如果民間組織照本宣科,不僅會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作用,外國人也不能理解。民間外交作為國家總體外交的一個組成部分,要與政府外交、政黨外交、議會外交、公共外交相輔相成,構建一種立體化的工作格局,並在這一格局中發揮獨特作用。同樣,在民間外交的架構內部,也要逐步形成立體化工作格局,中央和地方齊抓共推,工農兵學商有序發聲,精英和草根各顯神通,真正形成一部交響樂大合唱。
新形勢下做好中國特色民間外交工作的幾點思考
做好新形勢下民間外交工作,必須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加強外交策略和手段的靈活巧妙運用。
進一步找準民間外交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的發展,民間外交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寬廣的活動舞台。要做好新時期的民間外交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和國家總體外交作為民間外交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當前兩個大局的互動非常密切,因此,在對外工作中,民間外交不應簡單定性為一般性的友好往來或民間交流項目合作,要“算大帳”,成為溝通民意的渠道、促進民間友好的舞台、開展民生合作的平台,從民間渠道、用民間方式廣交朋友、廣結善緣、廣蓄人脈,潤物無聲地增強我國的軟實力、影響力,實現黨和國家的戰略意圖、戰略利益。
民間外交還要為國家的對外開放戰略、為我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服好務,在註重政治效果的同時,關註經濟社會效益,把民間外交資源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益助力。近兩年,我們在雲南開展了一系列重要民間外交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對周邊國家開展民間外交,不僅推動了有關省份的開放與發展,也為我政經結合、官民並舉地經略周邊提供了有力支撐。
進一步構建與我國際地位相適應的中國特色民間外交的工作格局和運作模式。
中國走向強國的道路,應該是與軟實力建設同步的“雙車道’,應該更加註重提升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親和力和感召力。目前我國民間外交總體戰略的謀劃、頂層設計、工作布局、策略戰術,都距離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構建與我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相適應的中國特色民間外交的工作格局和運作模式,當前似應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剛柔並濟,巧妙發力。針對一些熱點和敏感問題,在官方外交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發揮民間外交形式靈活、手段多樣、包容性強的特點,配合政黨外交的縱橫捭闔、政黨外交的深耕厚植,找準切入點,把做事和做人的工作有機結合,虛實並用,該說的說,該鬥爭的鬥爭,該合作的合作,既要做一些官方外交無法做到的事,還要為官方外交探路架橋,以巧妙化解危機,突破困局。例如,如何在當前形勢下做對日本、菲律賓等國的民間外交工作,值得大家認真研究。
第二,傳播中國聲音,積極影響國際涉華輿論環境。利用民間外交的各種有利條件、溝通渠道、傳播平台去努力影響並改善涉華輿論環境。要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不同特點,充分利用影視作品、新媒體等多種手段,弘揚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我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增強我國的文化吸引力,以“心相通”帶“民相親”,再以“民相親”促“國之交”。如當前,國際社會普遍積極評價“中國夢”,但也出現一些誤解和歪曲。民間外交要有針對性地加強“中國夢”的對外宣傳,用國外百姓能接受的話語體系講清楚“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中國夢”與各國人民美好夢想是相通的,通過民間聲音唱響“中國夢”的主旋律。
第三,參與規則制定,增強國際話語權。就經濟領域而言,三流企業生產產品,二流企業打造品牌,一流企業制定標準、規則。政治領域亦然。當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僅在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輿論傳播領域掌握著主流話語權,而且在國際非政府組織體系即所謂的國際公民社會中也主導著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相比之下,我國民間組織參與國際活動還剛剛起步,學習掌握議事規則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強,參與規則制定的程度還不深。下一步,我們要在加大走出去力度的同時,更好地參與聯合國系統的非政府組織多邊活動。現在聯合國在政府間會議之外,對非政府組織活動也非常重視。要與聯合國機構和其它國際組織建立起機制化聯系,善於利用各種國際平台和機制,深度參與有關規則的制訂,在某些領域甚至要力爭扮演主導議題、設置議程的角色,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中國風格的公共產品,增強我國際話語權,擴大我影響力。
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民間外交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沒有理論的指導和支撐,實踐就容易迷失方向或走彎路。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對新時期民間外交的理論研究和與此相聯系的實踐探索。要在進一步加強實踐探索的同時,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把民間外交放到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中國立體化外交格局中去研究,放到中國對外戰略、軟實力建設之中去研究,放到與其它國家的公眾外交、民眾外交的比較中去研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外交理論體系;逐步建立起一支專門的研究隊伍,形成智囊團隊,為中央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持。
目前從事對外交往的民間組織很多,中央層面雖有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進行統一協調,但畢竟覆蓋面窄、平台少、活動虛,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因此,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協調與合作機制,互通信息,資源共享,認真研究國別情況,共同制定、分工實施大型對外項目。要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在理念、機制、載體、方式、手段等方面有所突破,既立足國情,培育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體現民間面孔,構建起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的民間外交新格局。(公共外交季刊,作者:李進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見 中國對外友好協會 網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