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小團體領導手札:藝術拼貼藝術與行動藝術

(6頁)拼貼是環境藝術的前提,它本身就具有偶發的模式,能發展成強有力的活動拼貼,它所呈現的觀點是多重的:物質圖象(Materialbilder)、解拼圖(Decollagen)藉在圖畫上添加或減少東西而產生。繼畢加索(Pablo Picasso)和布拉克(Mgeorges Braque)部開始把實物,如報紙,放進構成裏,就產生物體畫(objekt-Bilder)。偶然拾獲物脫離原本的作用和意義,被放進新的視覺秩序裏,創造出新的內容。這種工作方式,在史維塔斯的美而滋建築達到頂峰。

(348-349頁)行動藝術各種不同方式,想打破生活與藝術的界限,跨越其鴻溝,也試著培養、提升觀眾的感知能力;而這些需要所有感官參與的經驗形式,被認為可以傳達這新經驗的。事實上,這些遊戲性、即興的行為形式,使我們的感官都動了起來,也更敏銳,同時意識和批判能力也隨之增強。

行動的作用方式,是把觀眾強放進某種環境,使之產生心理反應,如不愉快、渴望和期待想像。而藝術家要觀眾一起思考一起做,以此操縱他們然而他自己是重心所在,觀眾的意義因而常被忽略,這便是六十年代行動藝術發展以來的結果。後來,為了完成自己的展示,連觀眾參與都被排除了。而這些自我中心的演出者,也以教育治療為借口,使得結果變得更無聊。這點,它該受到批評,因為,如果行動只是以自我為目的,而不能把藝術家的思考圖象,清楚地傳給觀眾,那麼它沒有意義。許多行動藝術家從錯誤的前提出發,以為活動的參與者和觀眾,具有應有的敏銳和開放。

如果觀眾能透過教育性的引導,使他們能不帶偏見地去感受和合作,行動藝術必定會有更豐碩的成果。因為,受消費機械性的麻痹,以及社會行為慣式的空洞化儀式,使得這震驚治療法,想達到即興、心理分析的意義完成,更不可能。

偶發藝術抓著機會,激進地對準目標,塑造意識。它以藝術性的行動,攻擊過時的藝術。凱思叮把這種態度,當著心理現象來分析。她寫道,藝術將不再是藝術,因為它的基本態度不被外界接受,而轉為自我攻擊。除去了形式主義和和理想主義,並肯定“表現這未被表現過的藝術作品――這不再是藝術的作品,這種協調。”(陳明發發展自Ajurgenschilling著,吳瑪俐譯,1993,臺灣遠流出版社)

Views: 15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