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百多萬人口的城市中,尤其是在布局謹嚴,街道引直,建築物主要都左右對稱的北京城中,會有像北海這樣一處水闊天空,風景如畫的環境,據在城市的心臟地帶,實在令人料想不到,使人驚喜。初次走過橫亙在北海和中海之間的金鰲玉橋的時候,望見隔水的景物,真像一幅畫面,給人的印象尤為深刻。聳立在水心的瓊華島,山巔白塔,林間樓台,受晨光或夕陽的渲染,景象非凡特殊,湖岸石橋上的遊人或水面小船,處處也都像在畫中。池沼園林是近代城市的肺腑,借以調節氣候,美化環境,休息精神;北海風景區對全市人民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無法衡量的。北海在藝術和歷史方面的價值都是很突出的,但更可貴的還是在它今天回到了人民手裏,成為人民的公園。

我們重視北海的歷史,因為它也就是北京城歷史重要的一段。它是今天的北京城的發源地。遠在遼代(十一世紀初),瓊華島的地址就是一個著名的台,傳說是“蕭太後台”;到了金朝(十二世紀中),統治者在這裏奢侈地為自己建造郊外離宮:鑿大池,改台為島,移北宋名石築山,山巔建美麗的大殿。元忽必烈攻破中都,曾住在這裏。元建都時,廢中都舊城,選擇了這離宮地址作為他的新城,大都皇宮的核心,稱北海和中海為太液池。元的三個宮分立在兩岸,水中前有“瀛洲圓殿”,就是今天的團城,北面有橋通“萬歲山”,就是今天的瓊華島。島立太液池中,氣勢雄壯,山巔廣寒殿居高臨下,可以遠望西山,俯瞰全城,是忽必烈的主要宮殿,也是全城最突出的重點。明毀元三宮,建造今天的故宮以後,北海和中海的地位便不同了,也不那樣重要了。統治者把兩海改為遊宴的庭園,稱做“內苑”。廣寒殿廢而不用,明萬歷時坍塌。清初開辟南海,增修許多庭園建築;北海北岸和東岸都有個別幽靜的單位。北海面貌最顯著的改變是在一六五一年,瓊華島廣寒殿舊址上,建造了今天所見的西藏式白塔。島正南半山殿堂也改為佛寺,由石階直升上去,遙對團城。這個景象到今天已保持整整三百年了。

北海布局的藝術手法是繼承宮苑創造幻想仙境的傳統,所以它以瓊華島仙山樓閣的姿態為主:上面是台殿亭館;中間有巖洞石室;北面遊廊環抱,廊外有白石欄楯,長達三百公尺;中間漪瀾堂,上起軒樓為遠帆樓,和北岸的五龍亭隔水遙望,互見縹緲,是本著想象的仙山景物而安排的。湖心本植蓮花,其間有畫舫來去。北岸佛寺之外,還作小西天,又受有佛教畫的影響。其他如橋亭堤岸,多少是模擬山水畫意。北海的布局是有著豐富的藝術傳統的。它的曲折有趣、多變化的景物,也就是它最得遊人喜愛的因素。同時更因為它的水面宏闊,林岸較深,尺度大,氣魄大,最適合於現代青年假期中的一切活動:劃船、滑冰、登高遠眺,北海都有最好的條件。


天壇

天壇在北京外城正中線的東邊,占地差不多四千畝,圍繞著有兩重紅色圍墻。墻內茂密參天的老柏樹,遠望是一片蒼郁的綠蔭。由這樹林中高高聳出深藍色傘形的琉璃瓦頂,它是三重檐子的圓形大殿的上部,尖端上閃耀著塗金寶頂。這是祖國一個特殊的建築物,世界聞名的天壇祈年殿。由南方到北京來的火車,進入北京城後,車上的人都可以從車窗中見到這個景物。它是許多人對北京文物建築最先的一個印象。

天壇是過去封建主每年祭天和祈禱豐年的地方,封建的愚民政策和迷信的產物;但它也是過去辛勤的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所創造出來的一種特殊美麗的建築類型,今天有著無比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天壇的全部建築分成簡單的兩組,安置在平舒開朗的環境中,外周用深深的樹林圍護著。南面一組主要是祭天的大壇,稱做“圜丘”,和一座不大的圓殿,稱“皇穹宇”。北面一組就是祈年殿和它的後殿——皇乾殿、東西配殿和前面的祈年門。這兩組相距約六百公尺,有一條白石大道相聯。兩組之外,重要的附屬建築只有向東的“齋宮”一處。外面兩周的圍墻,在平面上南邊一半是方的,北邊一半是半圓形的。這是根據古代“天圓地方”的說法而建築的。

圜丘是祭天的大壇,平面正圓,全部白石砌成;分三層,高約一丈六尺;最上一層直徑九丈,中層十五丈,底層二十一丈。每層有石欄桿繞著,三層欄板共合成三百六十塊,象征“周天三百六十度”。各層四面都有九步台階。這座壇全部尺寸和數目都用一、三、五、七、九的“天數”或它們的倍數,是最典型的封建迷信結合的要求。但在這種苛刻條件下,智慧的勞動人民卻在造形方面創造出一個藝術傑作。這座潔白如雪、重疊三層的圓壇,周圍環繞著玲瓏像花邊般的石刻欄桿,形體是這樣地美麗,它永遠是個可珍貴的建築物,點綴在祖國的地面上。

圜丘北面欞星門外是皇穹宇。這座單檐的小圓殿的作用是存放神位木牌(祭天時“請”到圜丘上面受祭,祭完送回)。最特殊的是它外面周繞的圍墻,平面作成圓形,只在南面開門。墻面是精美的磨磚對縫,所以靠墻內任何一點,向墻上低聲細語,他人把耳朵靠近其他任何一點,都可以清晰聽到。人們都喜歡在這裏做這種“聲學遊戲”。

祈年殿是祈谷的地方,是個圓形大殿,三重藍色琉璃瓦檐,最上一層上安金頂。殿的建築用內外兩周的柱,每周十二根,裏面更立四根“龍井柱”。圓周十二間都安格扇門,沒有墻壁,莊嚴中呈顯玲瓏。這殿立在三層圓壇上,壇的樣式略似圜丘而稍大。

天壇部署的規模是明嘉靖年間制定的。現存建築中,圜丘和皇穹宇是清乾隆八年(一七四三)所建。祈年殿在清光緒十五年雷火焚毀後,又在第二年(一八九○)重建。祈年門和皇乾殿是明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原物。現在祈年門梁下的明代彩畫是罕有的歷史遺物。


頤和園

在中國歷史中,城市近郊風景特別好的地方,封建主和貴族豪門等總要獨霸或強占,然後再加以人工的經營來做他們的“禁苑”或私園。這些著名的禦苑、離宮、名園,都是和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分不開的。他們鑿了池或築了山,建造了亭台樓閣,栽植了樹木花草,布置了回廊曲徑,橋梁水榭,在許許多多巧妙的經營與加工中,才把那些離宮或名園提到了高度藝術的境地。現在,這些可寶貴的祖國文化遺產,都已回到人民手裏了。

北京西郊的頤和園,在著名的圓明園被帝國主義侵略軍隊毀了以後,是中國四千年封建歷史裏保存到今天的最後的一個大“禦苑”。頤和園周圍十三華裏,園內有山有湖。倚山臨湖的建築單位大小數百,最有名的長廊,東西就長達一千幾百尺,共計二百七十三間。

頤和園的湖、山基礎,是經過金、元、明三朝所建設的。清朝規模最大的修建開始於乾隆十五年(一七五○年),當時本名清漪園,山名萬壽,湖名昆明。一八六○年,清漪園和圓明園同遭英法聯軍毒辣的破壞。前山和西部大半被毀,只有山巔琉璃磚造的建築和“銅亭”得免。

前山湖岸全部是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所重建。那時西太後那拉氏專政,為自己做壽,竟挪用了海軍造船費來修建,改名頤和園。

頤和園規模宏大,布置錯雜,我們可以分成後山、前山、東宮門、南湖和西堤等四大部分來了解它的。

第一部後山,是清漪園所遺留下的藝術面貌,精華在萬壽山的北坡和坡下的蘇州河。東自“赤城霞起”關口起,山勢起伏,石路回轉,一路在半山經“景福閣”到“智慧海”,再向西到“畫中遊”。一路沿山下河岸,處處蒼松深郁或桃樹錯落,是初春清明前後遊園最好的地方。山下小河(或稱後湖)曲折,忽狹忽闊;沿岸摹仿江南風景,故稱“蘇州街”,河也名“蘇州河”。正中北宮門入園後,有大石橋跨蘇州河上,向南上坡是“後大廟”舊址,今稱“須彌靈境”。這些地方,今天雖已剝落荒涼,但環境幽靜,仍是頤和園最可愛的一部。東邊“諧趣園”是仿無錫惠山園的風格,當中荷花池,四周有水殿曲廊,極為別致。西面通到前湖的小蘇州河,岸上東有“買賣街”(現已不存),儼如江南小鎮。更西的長堤垂柳和六橋是仿杭州西湖六橋建設的。這些都是摹仿江南山水的一個系統的造園手法。

第二部前山湖岸上的布局,主要是排雲殿、長廊和石舫。排雲殿在南北中軸線上。這一組由臨湖一座牌坊起,上到排雲殿,再上到佛香閣;倚山建築,巍然聳起,是前山的重點。佛香閣是八角鉆尖頂的多層建築物,立在高台上,是全山最高的突出點。這一組建築的左右還有“轉輪藏”和“五芳閣”等宗教建築物。附屬於前山部分的還有米山上幾處別館如“景福閣”,“畫中遊”等。沿湖的長廊和中線成丁字形;西邊長廊盡頭處,湖岸轉北到小蘇州河,傍岸處就是著名的“石舫”,名清宴舫。前山著重侈大、堂皇富麗,和清漪園時代重視江南山水的曲折大不相同;前山的安排,是“仙山蓬島”的格式,略如北海瓊華島,建築物倚山層層上去,成一中軸線,以高聳的建築物為結束。湖岸有石欄和遊廊。對面湖心有遠島,以橋相通,也如北海團城。只是島和岸的距離甚大,通到島上的十七孔長橋,不在中線,而由東堤伸出,成為遠景。

第三部是東宮門入口後的三大組主要建築物:一是向東的仁壽殿,它是理事的大殿;二是仁壽殿北邊的德和園;內中有正殿、兩廊和大戲台;三是樂壽堂,在德和園之西。這是那拉氏居住的地方。堂前向南臨水有石台石階,可以由此上下船。這些建築擁擠繁覆,像城內府第,堵塞了入口,向後山和湖岸的合理路線被建築物阻擋割裂,今天遊園的人,多不知有後山,進仁壽殿或德和園之後,更有迷惑在院落中的感覺,直到出了榮壽堂西門,到了長廊,才豁然開朗,見到前面湖山。這一部分的建築物為全園布局上的最大弱點。

第四部是南湖洲島和西堤。島有五處,最大的是月波樓一組,或稱龍王廟,有長橋通東堤。其他小島非船不能達。西堤由北而南成一弧線,分數段,上有六座橋。這些都是湖中的點綴,為北岸的遠景。


天寧寺塔

北京廣安門外的天寧寺塔,是北京城內和郊外的寺塔中完整立著的一個最古的建築紀念物。這個塔是屬於一種特殊的類型:平面作八角形,磚築實心,外表主要分成高座、單層塔身和上面的多層密檐三部分。座是重疊的兩組須彌座,每組中間有一道“束腰”,用“間柱”分成格子,每格中刻一淺龕,中有浮雕,上面用一周磚刻鬥拱和欄桿,故極富於裝飾性。座以上只有一單層的塔身,托在仰翻的大蓮瓣上,塔身四正面有拱門,四斜面有窗,還有浮雕力神像等。塔身以上是十三層密密重疊著的瓦檐。第一層檐以上,各檐中間不露塔身,只見鬥拱;檐的寬度每層縮小,逐漸向上遞減,使塔的輪廓成緩和的弧線。塔頂的“剎”是佛教的象征物,本有“覆缽”和很多層“相輪”,但天寧寺塔上只有寶頂,不是一個剎,而十三層密檐本身卻有了相輪的效果。

這種類型的塔,輪廓甚美,全部穩重而挺拔。層層密檐的支出使檐上的光和檐下的陰影構成一明一暗;重疊而上,和素面塔身起反襯作用,是最引人註意的宜於遠望的處理方法。中間塔身略細,約束在檐以下、座以上,特別顯得窈窕。座的輪廓也因有伸出和縮緊的部分,更美妙有趣。塔座是塔底部的重點,遠望清晰伶俐;近望則見浮雕的花紋、走獸和人物,精致生動,又恰好收到最大的裝飾效果。它是磚造建築藝術中的極可寶貴的處理手法。

分析和比較祖國各時代各類型的塔,我們知道南北朝和隋的木塔的形狀,但實物已不存。唐代遺物主要是磚塔,都是多層方塔,如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唐代雖有單層密檐塔,但平面為方形,且無須彌座和鬥拱,如嵩山的永泰寺塔。中原山東等省以南,山西省以西,五代以後雖有八角塔,而非密檐,且無鬥拱,如開封的“鐵塔”。在江南,五代兩宋雖有八角塔,卻是多層塔身的,且塔身雖磚造,每層都用木造鬥拱和木檁托檐,如蘇州虎丘塔,羅漢院雙塔等。檢查天寧寺塔每一細節,我們今天可以確鑿地斷定它是遼代的實物,清代石碑中說它是“隋塔”是錯誤的。

這種單層密檐的八角塔只見於河北省和東北。最早有年月可考的都屬於遼金時代(十一至十三世紀),如房山雲居寺南塔北塔,正定青塔,通州塔,遼陽白塔寺塔等。但明清還有這形制的塔,如北京八裏莊塔。從它們分布的地域和時代看來,這類型的塔顯然是契丹民族(滿族祖先的一支)的勞動人民和當時移居遼區的漢族匠工們所合力創造的偉績,是他們對於祖國建築傳統的一個重大貢獻。天寧寺塔經過這九百多年的考驗,仍是一座完整而美麗的紀念性建築,它是今天北京最珍貴的藝術遺產之一。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剛寶座塔”

——西直門外五塔寺塔、德勝門外西黃寺塔和香山碧雲寺塔

 北京西直門外五塔寺的大塔,形式很特殊;它是建立在一個巨大的台子上面,由五座小塔所組成的。佛教術語稱這種塔為“金剛寶座塔”。它是摹仿印度佛陀伽藍的大塔建造的。

金剛寶座塔的圖樣,是一四一三年(明永樂時代)西番班迪達來中國時帶來的。永樂帝朱棣,封班迪達做大國師,建立大正覺寺——即五塔寺——給他住。到了一四七三年(明成化九年)便在寺中仿照了中印度式樣,建造了這座金剛寶座塔。清乾隆時代又仿照這個類型,建造了另外兩座。一座就是現在德勝門外的西黃寺塔,另一座是香山碧雲寺塔。這三座塔雖同屬於一個格式,但每座各有很大變化,和中國其他的傳統風格結合而成。它們具體地表現出祖國勞動人民靈活運用外來影響的能力,他們有大膽變化、不限制於摹仿的創造精神。在建築上,這樣主動地吸收外國影響和自己民族形式相結合的例子是極值得註意的。同時,介紹北京這三座塔並指出它們的顯著的異同,也可以增加遊覽者對它們的認識和興趣。

五塔寺在西郊公園北面約二百公尺。它的大台高五丈,上面立五座密檐的方塔,正中一座高十三層,四角每座高十一層。中塔的正南,階梯出口的地方有一座兩層檐的亭子,上層瓦頂是圓的。大台的最底層是個“須彌座”,座之上分五層,每層伸出小檐一周,下雕並列的佛龕,龕和龕之間刻菩薩立像。最上層是女兒墻,也就是大台的欄桿。這些上面都有雕刻,所謂“梵花、梵寶、梵字、梵像”。大台的正門有門洞,門內有階梯藏在台身裏,盤旋上去,通到台上。

這塔全部用漢白石建造,密密地布滿雕刻。石裏所含鐵質經過五百年的氧化,呈現出淡淡的橙黃的顏色,非常溫潤而美麗。過於繁瑣的雕飾本是印度建築的弱點,中國匠人卻創造了自己的適當的處理。他們智慧地結合了祖國的手法特征,努力控制了凹凸深淺的重點。每層利用小檐的伸出和佛龕的深入,做成陰影較強烈的部分,其余全是極淺的浮雕花紋。這樣,便糾正了一片雜亂繁縟的感覺。

西黃寺塔,也稱做班禪喇嘛凈化城塔,建於一七七九年。這座塔的形式和大正覺寺塔一樣,也是五座小塔立在一個大台上面。所不同的,在於這五座塔本身的形式。它的中央一塔為西藏式的喇嘛塔(如北海的白塔),而它的四角小塔,卻是細高的八角五層的“經幢”;並且在平面上,四小塔的座基突出於大台之外,南面還有一列石階引至台上。中央塔的各面刻有佛像、草花和鳳凰等,雕刻極為細致富麗,四個幢主要一層素面刻經,上面三層刻佛龕與蓮瓣。全組呈窈窕玲瓏的印象。

碧雲寺塔和以上兩座又都不同。它的大台共有三層,底下兩層是月台,各有台階上去。最上層做法極像五塔寺塔,刻有數層佛龕,階梯也藏在台身內。但它上面五座塔之外,南面左右還有兩座小喇嘛塔,所以共有七座塔了。

這三處仿中印度式建築的遺物,都在北京近郊風景區內。同式樣的塔,國內只有昆明官渡鎮有一座,比五塔寺塔更早了幾年。


鼓樓、鐘樓和什剎海

北京城在整體布局上,一切都以城中央一條南北中軸線為依據。這條中軸線以永定門為南端起點,經過正陽門、天安門、午門、前三殿、後三殿、神武門、景山、地安門一系列的建築重點,最北就結束在鼓樓和鐘樓那裏。北京的鐘樓和鼓樓不是東西相對,而是在南北線上,一前、一後的兩座高聳的建築物。北面城墻正中不開城門,所以這條長達八公裏的南北中線的北端就終止在鐘樓之前。這個偉大氣魄的中軸直串城心的布局是我們祖先傑出的創造。鼓樓面向著廣闊的地安門大街,地安門是它南面的“對景”,鐘樓峙立在它的北面,這樣三座建築便合成一組莊嚴的單位,適當地作為這條中軸線的結束。

鼓樓是一座很大的建築物,第一層雄厚的磚台,開著三個發券的門洞。上面橫列五間重檐的木構殿樓,整體輪廓強調了橫亙的體形。鐘樓在鼓樓後面不遠,是座直立聳起、全部磚石造的建築物;下層高聳的台,每面只有一個發券門洞。台上鐘亭也是每面一個發券的門。全部使人有渾雄堅實的矗立的印象。鐘、鼓兩樓在對比中,一橫一直,形成了和諧美妙的組合。明朝初年智慧的建築工人,和當時的“打圖樣”的師父們就這樣樸實、大膽地創造了自己市心的立體標志,充滿了中華民族特征的不平凡的風格。

鐘、鼓樓西面俯瞰什剎海和後海。這兩個“海”是和北京歷史分不開的。它們和北海、中海、南海是一個系統的五個湖沼。十二世紀中建造“大都”的時候,北海和中海被劃入宮苑(那時還沒有南海),什剎海和後海留在市區內。當時有一條水道由什剎海經現在的北河沿、南河沿、六國飯店出城通到通州,銜接到運河。江南運到的糧食便在什剎海卸貨,那裏船帆桅桿十分熱鬧,它的重要性正相同於我們今天的前門車站。到了明朝,水源發生問題,水運只到東郊,什剎海才喪失了作為交通終點的身份。尤其難得的是它外面始終沒有圍墻把它同城區阻隔,正合乎近代最理想的市區公園的布局。

海的四周本有十座佛寺,因而得到“什剎”的名稱。這十座寺早已荒廢。滿清末年,這裏周圍是茶樓、酒館和雜耍場子等。但湖水逐漸淤塞,雖然夏季裏香荷一片,而水質汙穢、蚊蟲孳生已威脅到人民的健康。解放後人民自己的政府首先疏浚全城水道系統,將什剎海掏深,砌了石岸,使它成為一片清澈的活水,又將西側小湖改為可容四千人的遊泳池。兩年來那裏已成勞動人民夏天中最喜愛的地點。垂柳倒影,隔岸可遙望鐘樓和鼓樓,它已真正地成為首都的風景區。並且這個風景區還正在不斷地建設中。

在全市來說,由地安門到鐘、鼓樓和什剎海是城北最好的風景區的基礎。現在鼓樓上面已是人民的第一文化館,小海已是遊泳池,又緊接北海。這一個美好環境,由鐘、鼓樓上遠眺更為動人。不但如此,首都的風景區是以湖沼為重點的,水道的連結將成為必要。什剎海若予以發展,將來可能以金水河把它同頤和園的昆明湖結連起來。那樣,人們將可以在假日裏從什剎海坐著小船經由美麗的西郊,直達頤和園了。


雍和宮

北京城內東北角的雍和宮,是二百十幾年來北京最大的一座喇嘛寺院。喇嘛教是蒙藏兩族所崇奉的宗教,但這所寺院因為建築的宏麗和佛像雕刻等的壯觀,一向都非常著名,所以遊覽首都的人們,時常來到這裏參觀。這一組莊嚴的大建築群,是過去中國建築工人以自己傳統的建築結構技術來適應喇嘛教的需要所創造的一種宗教性的建築類型,就如同中國工人曾以本國的傳統方法和民族特征解決過回教的清真寺或基督教的禮拜堂的需要一樣。這寺院的全部是一種符合特殊實際要求的藝術創造,在首都的文物建築中間,它是不容忽視的一組建築遺產。

雍和宮曾經是胤禎(清雍正)做王子時的府第。在一七三四年改建為喇嘛寺。

雍和宮的大布局,緊湊而有秩序,全部由南北一條中軸線貫穿著。由最南頭的石牌坊起到“琉璃花門”是一條“禦道”——也像一個小廣場。兩旁十幾排向南並列的僧房就是喇嘛們的宿舍。由琉璃花門到雍和門是一個前院,這個前院有古槐的幽蔭,南部左右兩角立著鐘樓和鼓樓,北部左右有兩座八角的重檐亭子,更北的正中就是雍和門;雍和門規模很大,才經過修繕油飾。由此北進共有三個大庭院,五座主要大殿閣。第一院正中的主要大殿稱做雍和宮,它的前面中線上有碑亭一座和一個雕刻精美的銅香爐,兩邊配殿圍繞到它後面一殿的兩旁,規模極為宏壯。

全寺最值得註意的建築物是第二院中的法輪殿,其次便是它後面的萬佛樓。它們的格式都是很特殊的。法輪殿主體是七間大殿,但它的前後又各出五間“抱廈”,使平面成十字形。殿的瓦頂上面突出五個小閣,一個在正脊中間,兩個在前坡的左右,兩個在後坡的左右。每個小閣的瓦脊中間又立著一座喇嘛塔。由於宗教上的要求,五塔寺金剛寶座塔的型式很巧妙地這樣組織到純粹中國式的殿堂上面,成了中國建築中一個特殊例子。

萬佛樓在法輪殿後面,是兩層重檐的大閣。閣內部中間有一尊五丈多高的彌勒佛大像,穿過三層樓井,佛像頭部在最上一層的屋頂底下。據說這個像的全部是由一整塊檀香木雕成的。更特殊的是萬佛樓的左右另有兩座兩層的閣,從這兩閣的上層用斜廊——所謂飛橋——和大閣相聯系。這是敦煌唐朝畫中所常見的格式,今天還有這樣一座存留著,是很難得的。

雍和宮最北部的綏成殿是七間,左右樓也各是七間,都是兩層的樓閣,在我們的最近建設中,我們極需要參考本國傳統的樓屋風格,從這一組兩層建築物中,是可以得到許多啟示的。


故宮

北京的故宮現在是首都的故宮博物院。故宮建築的本身就是這博物院中最重要的歷史文物。它綜合形體上的壯麗、工程上的完美和布局上的莊嚴秩序,成為世界上一組最優異、最輝煌的建築紀念物。它是我們祖國多少年來勞動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它有無比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全宮由“前朝”和“內廷”兩大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墻下是一周護城河,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門樓壯麗稱五鳳樓;正北稱神武門;東西兩門稱東華門、西華門,全組統稱“紫禁城”。隔河遙望紅墻、黃瓦、宮闕、角樓的任何一角都是宏偉秀麗,氣象萬千。

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宮中前部的重點,階陛三層,結構崇偉,為建築造形的傑作。東側是文華殿,西側是武英殿,這兩組與太和門東西並列,左右襯托,構成三殿前部的格局。

內廷是封建皇帝和他的家族居住和辦公的部分。因為是所謂皇帝起居的地方,所以借重了許多嚴格部署的格局和外表形式上的處理來強調這獨夫的“至高無上”。因此內廷的布局仍是采用左右對稱的格式,並且在部署上象征天上星宿等等。例如內廷中間,乾清、坤寧兩宮就是象征天地,中間過殿名交泰,就取“天地交泰”之義。乾清宮前面的東西兩門名日精、月華,象征日月。後面禦花園中最北一座大殿——欽安殿,內中還供奉著“玄天上帝”的牌位。故宮博物院稱這部分作“中路”,它也就是前王殿中軸線的延續,也是全城中軸的一段。

“中路”兩旁兩條長夾道的東西,各列六個宮,每三個為一路,中間有南北夾道。這十二個宮象征十二星辰。它們後部每面有五個並列的院落,稱東五所、西五所,也象征眾星拱辰之義。十二宮是內宮眷屬“妃嬪”“皇子”等的住所和中間的“後三殿”就是紫禁城後半部的核心。現在博物院稱東西六宮等為“東路”和“西路”,按日輪流開放。西六宮曾經改建,儲秀和翊坤兩宮之間增建一殿,成了一組。長春和太極之間,也添建一殿,成為一組,格局稍變。東六宮中的延禧,曾參酌西式改建“水晶宮”而未成。

三路之外的建築是比較不規則的。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在中軸兩側,東西兩路的南頭,十二宮的面的重要前宮殿。西邊是養心殿一組,它正在“外朝”和“內廷”之間偏東的位置上,是封建主實際上日常起居的地方。中軸東邊與它約略對稱的是齋宮和奉先殿。這兩組與乾清宮的關系就相等於文華、武英兩殿與太和殿的關系。另一類是核心外圍規模較十二宮更大的宮。這些宮是建築給封建主的母後居住的。每組都有前殿、後寢、周圍廊子、配殿、宮門等。西邊有慈寧、壽康、壽安等宮。其中夾著一組佛教廟宇雨花閣,規模極大。總稱為“外西路”。東邊的“外東路”只有直串南北、範圍巨大的寧壽宮一組。它本是玄燁(康熙)的母親所居,後來弘歷(乾隆)將政權交給兒子,自己退老住在這裏曾增建了許多繁縟巧麗的亭園建築,所以稱為“乾隆花園”。它是故宮後部核心以外最特殊也最奢侈的一個建築組群,且是清代日趨繁瑣的宮廷趣味的代表作。

故宮後部雖然“千門萬戶”,建築密集,但它們仍是有秩序的布局。中軸之外,東西兩側的建築物也是以幾條南北軸線為依據的。各軸線組成的建築群以外的街道形成了細長的南北夾道。主要的東一長街和西一長街的南頭就是通到外朝的“左內門”和“右內門”,它們是內廷和前朝聯系的主要交通線。

除去這些“宮”與“殿”之外,紫禁城內還有許多服務單位如上駟院、禦膳房和各種庫房及值班守衛之處。但威名煊赫的“南書房”和“軍機處”等宰相大臣辦公的地方,實際上只是乾清門旁邊幾間廊廡房舍。軍機處還不如上駟院裏一排馬廄!封建帝王殘酷地驅役勞動人民為他建造宮殿,養尊處優,享樂排場無所不至,而即使是對待他的軍機大臣也仍如奴隸。這類事實可由故宮的建築和布局反映出來。紫禁城全部建築也就是最豐富的歷史材料。

(十一節分別原載一九五二年《新觀察》一月一日第一期、一月十六日第二期、二月一日第三期、二月十六日第四期、三月十六日第五期、四月十六日第六期、五月一日第七期、五月十六日第八期、六月一日第九期、六月十六日第十期、七月一日第十一期)

Views: 16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