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新·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綜述之人才之變

       新華網北京7月7日電題:轉型適應形勢發展 創新打造全媒隊伍——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綜述之人才之變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歸根到底是人的融合。在全球互聯網迅猛發展、傳統媒體普遍受到沖擊的今天,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如何在融合發展中實現人才的轉型升級,成為中國媒體界普遍關心的問題。

  從我國中央和地方主要新聞單位的媒體融合發展實踐中不難發現,建設一支具有互聯網思維、適應新的傳播業態、信得過、用得上的媒體人才隊伍,是建成強大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的關鍵因素。

  轉型:一場必須接受的“挑戰”

  2014年,老牌動畫廠商迪士尼在競爭中日顯頹勢。認識到這一形勢,迪士尼決定組織新的創作團隊,開放接受新技術,推出一部名叫《冰雪奇緣》的動畫片,結果大獲成功,席卷了全球上億美元的票房。

  迪士尼的發展思路之變同樣折射了中國傳媒界面臨的挑戰,而隊伍建設,也成為能否戰勝這一挑戰的核心因素。

  不難看出,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未來記者必須面對的一項新挑戰。未來記者需要學習不同渠道的傳播方式,具備“全媒體思考”能力,知道某一種話題最適合哪種渠道傳播,同時要掌握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不同的敘述方式。

  2014年夏天,在對巴西世界杯的報道中,新華社推出一份“新華國際·世界杯專刊”的全媒體日刊,充分整合了新華社在32個參賽國一線記者的優勢,集中采集到大量全原創內容,後方編輯同時靈活運用微信等社交軟件,征募寫手英雄帖發布,與32支參賽國分社記者實時互動,推出了綜合文、圖、視頻和新媒體報道等多種形式,成功吸引大量受眾參與投票和話題討論,展開頻繁互動,取得了單篇稿件評論數破19萬、投票欄目參與人數超過5萬的良好效果,部門年輕人參與新媒體創作的熱情也被充分激發,來稿源源不斷。

  中國日報社在辦公場所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對原編輯大廳進行徹底改造,借鑒國外媒體機構的做法,建設“輻射型”辦公區:辦公區中心是報紙各版主編、網站主編、社交媒體主編,每個主編的座位向外“輻射”其所管轄的部門。各主編坐在一起,隨時交流選題、即時溝通、統一調度。同時由於其管轄部門近在咫尺,又方便了主編與編輯、記者直接交流。

  浙報集團總工程師蔣純介紹,浙報集團實施戰略轉型以來,創立了中國首個新媒體創業孵化器--浙報“傳媒夢工場”,通過投資、孵化切入互聯網創新的源頭,逐步建立起適應新媒體發展的技術平臺、研發團隊、采編團隊以及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通過並購及合作等形式,直接和間接掌握了3億註冊用戶和4000萬活躍用戶,成功做到了靠新媒體化運行實現盈利的轉型。

  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真正意義的媒體融合不會再區分誰是紙媒人,誰是電視人,誰是網站人,在新聞單位內部只有融合的體制和扁平化的結構才能去除不同媒介或同一媒體不同部門間的利益與認同隔閡,從而把資源用足,把人用好。

  提升:激活傳統媒體“存量人才”能量

  在新型媒體成為未來發展趨勢的背景下,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紛紛從管理上積極適應這一形式,通過培訓、招聘、考核等方式激活媒體從業人員運用全媒體手段進行采編工作的能量。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全臺範圍內舉辦全媒體技術系列培訓班、視頻業務輪訓班、網絡非線性編輯系統輪訓班。編播隊伍開展“一專多能”技能培養,掌握攝影、攝像、音頻、簡單網頁制作、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媒介融合新聞產品的編輯與制作等多種能力,建設能進行采、編、播、譯各種工作的全媒體復合型人才隊伍。電臺還設置了新媒體等新業務崗位序列,下設網絡創意策劃、網絡電臺業務、網絡頻道業務和移動在線業務等多個序列,以適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

  中國日報社建立起編輯記者跨媒介、跨國界的輪崗交流機制,進一步打通報紙編輯記者赴網絡新聞、多媒體視頻、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部門的定期輪崗機制,切實提升采編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尤其是提升使用新媒體進行報道的能力;建立網絡新聞、多媒體視頻、移動客戶端人員赴海外機構的定期輪崗機制,完善海外各站點的新媒體采編、管理規範建設。

  南方日報新世紀以來的第十一次改版,更加重視與南方網的深度融合,著力提升采編人員的網絡表達能力、與用戶的互動能力、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即時播報能力和產品推介能力。

  也有不少媒體用考核等方式倒逼記者實現轉型。中國日報社改進了采編人員的績效考核體系,將網絡供稿數量、稿件點擊率等網絡指標納入報紙記者績效考核體系,從根本上強化了采編人員的“新媒體意識”,大量的記者編輯陸續開設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賬號,並在中國日報網站上開辟了個人博客和手記專欄。

  解放日報以全媒體采編平臺為牽引,調整組織架構,改革薪酬考核,倒逼記者向全媒體記者轉型。

  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原主任曹煥榮認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是一場傳統媒體的自我革命,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融合的關鍵,是要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人才隊伍等方面實現重大轉折。”

  探索:尋求全媒人才隊伍建設的“突破口”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瀚納仕中國區執行總監蘭熙蒙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行業越來越多地向新媒體傾斜,並朝著移動社交媒體領域發展,因此,近期具有豐富創造力的新媒體營銷人才成為整個招聘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崗位。

  人民日報社在鞏固現有傳統媒體辦報人才存量的同時,也在有步驟、有重點地強化新興媒體業態相關的內容生產、技術實現和經營管理等各類人才增量的挖掘、儲備和開發,逐步實現報社人才技能結構從以采編和辦報為主向兼具一流新聞素養和現代信息傳播技能的轉換。

  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一位負責人表示,對傳統媒體而言,技術制作環節已不像過去被認為是“輔助性”工種,從現代媒體傳播形態變化和吸引力來看,這部分人才的作用逐步加強。現在急需既了解新聞傳播規律,又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傳播的人才。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目前我國媒體人才培養的都屬於新聞傳播、影視傳媒、計算機三大門類,尚無三合一的結構,傳媒教育實踐滯後於新媒體的發展。

  一些報業集團和廣電集團反映,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中遇到的最緊迫的問題,不是設備、大樓等硬件設施,甚至不是資金,根本的還是隊伍建設和人才問題——一方面傳統媒體的采編業務骨幹不斷流失,另一方面主流媒體所需要的新技術,新媒體的技術和業務骨幹難以為繼。

  如何從體制機制上解決人才問題?

  上海報業集團在這方面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去年以來,上報集團根據市場需求和辦報特色對每張報紙進行綜合評判,在“關、停、並、轉”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在“精、聯、創、合”上下功夫,改革後,不僅內部權責更加明晰、結構更加合理,員工的精神狀態也為之一振。

  “傳統媒體轉型不能僅僅依靠一兩個產品,更不能指望‘在舊樓裏拆東墻補西墻’,轉型需要整個系統的改造,必須實現增量拓展。”上報集團黨委書記裘新說。(2015年07月07日/來源:新華網,記者 崔清新)

Views: 10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