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溢嘉的夜間風景·「夢中學習」是怎麼一回事?

赫胥黎(A.Huxley)在他的《美麗新世界》裡,曾提到「睡眠教學法」:在孩子入睡後,以反覆播送的錄音帶,向他們灌輸當政者所主張的意識形態,同時也讓他們學習一些常識性的東西。

在二三十年前,也曾流行過類似的「睡眠教學法」,其出發點是認為人既然在睡眠中仍能部分接收外在訊息,腦細胞也在活動中,那麼與其將時間「浪費」在作夢上,不如學習些有用的東西。

一九四二年,利珊(Le Shan)為了糾正兒童的咬指甲習癖,在有此習癖的兒童入睡後,以「我的指甲嚐起來真苦!」的錄音帶反覆播送給他們聽,結果在聽了一六、二○○次後,有四○%兒童不再有咬指甲的習癖。這似乎顯示「睡眠學習」有它的功效。但後繼的一些實驗卻顯得相當分歧,最主要的是,即使它有部分效果,當事者卻必須付出代價。一個廿七歲的蘇俄醫師曾報告他在睡眠中透過錄音帶來加強義大利文學習的經過(白天當然也學),在七個月的學習後,他雖然能翻譯義大利文獻,但在學習中,他卻經常感到頭痛、疲勞、感覺過敏,而且在錄音帶播放時驚醒過來,產生幻覺、焦慮或作噩夢等等,反應類似於「睡眠剝奪」或「夢剝奪」的情況。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REM睡眠期也許是造物主賦予我們的另一個「學習階段」。狄旺等人曾經研究十八名因腦部受傷而變成「失語症」的病人,他們必須重新學習說或瞭解語文的能力,狄旺在評估他們復原的情況時,同時測量他們REM睡眠的量,結果發現「沒有改善」的病人,其REM睡眠的比例平均為十三%,而「迅速復原」的病人,平均則在二○ %以上。這似乎表示,REM睡眠(作夢期)與「消化」我們白天的東西有某種程度的關係。

鳥類有一種特殊的「銘印作用」(imprinting),譬如小鴨需在出生後的某個關鍵時刻,看到牠母親,才會對「母親的影像」產生「銘印作用」,而表現出跟在母親屁股後面的行為(如果牠在這個關鍵時刻只看到人,那麼牠就會把人當做牠母親,而跟在人的屁股後面跑)。黑斯(E.H.Hess)對野鴨的實驗顯示,若在產生「銘印作用」的關鍵時刻,給予某些會抑制REM睡眠的藥物(如巴比妥鹽),則投藥的小鴨即表現出對母鴨產生「銘印作用」的延遲跡象,好似牠們的神經細胞「暫時無法」將母親的影像「謄錄」在腦紋裡般。

唯物夢觀與唯心夢觀的接合點

因限於篇幅,對夢的科學觀察就舉到這裡為止。腦波儀再發達,也不能讓夢境「客觀顯影」,它仍有賴作夢者的主觀陳述。但從以上這些關於夢的周邊資料中,卻可以讓我們整理出下面這些「有意義」的訊息:

一、較高等的動物都具有R E M睡眠,它可能代表生物腦某種特殊的「活動」,而夢是「有意識」的心靈對這些活動的局部補捉。

二、在生活壓力較大或心理衝突較多時,需要較多的R E M睡眠(作夢),但沒有生活壓力、也毫無心理衝突的嬰兒(甚至胎兒)卻需要更多的R E M睡眠。

三、RE M睡眠可能跟「學習」有關。

從第一章的「程式派」夢觀來看,胎兒的REM睡眠型腦波,可能表示腦細胞正根據DNA的指令將來自遺傳的一些行為反應模式(程式)謄錄在腦紋上,而嬰兒的REM睡眠期較長,可能表示他正根據白天所接收的外在訊息(一切訊息對他而言都是新的),趕寫「尚未完成」的程式。

對成熟動物而言,REM睡眠期可能是「修改程式」的階段。爬蟲類以下的低等動物,其行為反應模式都相當僵硬,根據與生俱來的那一套用一輩子,所以牠們沒有REM睡眠期,也「不必作夢」。老年人較少作夢,多少也表示他們的行為反應模式已經缺少「彈性」。

喬維的貓在夢中反覆演練獵食的行為策略,因為對貓來說,這是牠生命中相當重要的一件事,牠必須時時根據白天的經驗,對原有的程式做一些細節上的修正,或增添一些在特殊情況下適用的小指令。

人是動物之一,在「生物性生存」的層面,也有與生俱來的一些程式;但身為萬物之靈,更重要的是他的「社會性生存」,而這方面的程式是根據後天經驗才自行設計出來的,可以說是一種較高級的丁心靈程式」或「人格程式」,譬如生命觀、人際觀、愛情觀、金錢觀、政治觀等。它們比與生俱來的生物性程式更具有可塑性,也更需要隨著個人的成長、環境的變遷、經驗的累積而做適當的調整。

當我們說夢是「人腦在修改人格程式的局部顯影」時,它跟精神分析所說夢「透露了個人成長過程中所累積的情結」,事實上只是語彙上的不同而已。在這裡,我們找到了「唯物夢觀」與「唯心夢觀」的接合點。

唯物的「清掃派」認為,夢是「在清掃神經通道上的廢物資訊」,其實這很可能只是「修改程式」中的部分工作──嘗試「刪節」程式中多餘的、不必要的片段。而唯心的「洞識派」認為,夢「能為我們在現實生活裡所面對的難題帶來啟示」,我們可以說這是人的「意識心靈」對「修改程式」的觀察心得。

當然,即使對唯物夢觀與唯心夢觀做了這種整合,仍無法解釋所有的夢,但它是我在引導各位進入「夜間風景區」時,所能提供的最有「意義」的參考資料。

Views: 1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