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跟著狂奔的小孩,我走進了柏林東南的一所小學,老師正大叫著。
「喂!不要踩到菜!」兩個十歲的男生跑來跳去,場景跟台灣沒什麼兩樣,只是他們剛剛跨過的是一排還在土裡的馬鈴薯。「萬一你踩壞了,那你要自己賣出去喔,」兩個男生停下來看著老師,高的那個抓了抓頭,旁邊的說「沒問題,我爸說只要我種的他都買!」語畢,兩人沿著田埂繼續狂奔。
老師邊搖頭邊走向我。「沒辦法,明天放假,他們都瘋了。」
你沒看錯,這裏是柏林市區小學裡的一畝田,負責種菜的是高中低年級組成的「農耕隊」,二十五種作物在不同時間收成,孩子們照顧了田裡的「孩子」之後,還得負責賣給家長、學校餐廳、附近的廚房,然後再以消費者的身份好好品嚐。
這不是什麼農村限定的扮家家酒遊戲,這是社會企業GemüseAckerdemie(後稱GA)的食農教育計畫。學校把大門打開,拿出1500到2500歐元不等的初始基金以及一片校地,讓GA來自己的學校裡開課,教學生,也教老師。
別以為這是個賠本的純公益計畫,每一個採用GA食農教育計畫的學校,不只是有完整的教材可用,還有GA提供的助教,每一季生產的蔬果收入,遠遠超過支撐每期耕作所需成本,幾年內打平初期投入不是問題。
計畫推出的第二年,德國就有跨四個邦、超過二十所學校聘請GA,甚至連在地的企業、幼稚園也都找上門來。「因為試過計畫的學校發現,孩子帶來的中餐蔬果都變多了,孩子會跟家長要求每天至少要一個蘋果!」GA的公共關係主任包曼(Susanne Ceron Baumann)笑著說。
GA的創辦人施密茲(Christoph Schmitz)是一位來自農業家庭的博士,從學生時代,他看著學校帶著學生來產地拜訪。但沾水式的「體驗」最多就是知道胡蘿蔔來自土裡。
「之前(食農教育)的做法沒有效益,兩三個小時沒辦法改變生命、消費選擇,沒有讓人真正知道植物的價值。」施密茲說,「能不能培養一個永續思考的消費者?」、「能不能用教育讓人更健康?」
他一邊寫自己的博士論文,一邊思考著家中田裡發生的事。
他攤開數據,告訴我為什麼這件事重要。在德國,每個人每年丟掉82公斤的食物,有44%的蔬果被丟掉。他認為人如果知道食物的價值,就不會浪費。
第二,六到十一歲的孩童,每日攝取的甜食飲料量是建議標準的218%,同時每日攝取的蔬果量卻是建議標準的40%以下。吃太少蔬果了,一個是不認識,一個是覺得不好玩。
把孩子帶回自然食物的生產鏈中,重新培養人跟土地、食物的關係。然後讓人活得更健康、吃得更好、更少浪費,這是施密茲為自己許下的目標。
在生下第一個孩子之後,他一邊帶孩子一邊打著學校的主意。
「然後他就跟他姊姊一起開始了,」包曼代替正在休第二次育嬰假的施密茲回答,2013,GA的商業模式就在他姊姊執教的學校開始測試。
他們發現,學校有地、有意願、有學生,但老師們都太忙了。於是學術界出身的施密茲與農業教授、農人們合作,將學術知識與實務經驗化成整套教材,並且分成教師手冊以及學生習作。
接著,他們為合作學校提供三天的教師訓練,利用無法進行田野工作的冬天培養每一所學校的種子教師。氣候許可之後,為學校整地、處理種子,每個星期提供兩個小時的田野課程,由GA在每個區域的助教以及合作農人擔任。
「因為每個地區的自然條件都不同,所以每一週我們都會帶相對應的教材過去,」包曼說。
每一個環節的設計,GA都試著將門檻降低,讓對食農感到外行的學校,也能大膽的投入食農教育。同時,他們試著為學校加值。
首先是創造跨年齡的互動。「農耕隊」必須由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組成,讓學生培養跨年齡的社交技巧,練習團隊合作。第二,除了學生之間,GA也讓農耕成為父母、社區民眾與學校互動的方式。最直接的是蔬果的販售,當地孩子種的蔬果,新鮮、無毒,成為學校廚房、社區餐廳、家庭的首選。
過程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吃,」施密茲說。要食物賣到學校餐廳、家長或是任何一個廚房、餐廳,是為了確保孩子吃到自己種的蔬菜有多美味,並且在餐桌上跟父母分享種植的過程。
「其實當他們在試著賣出自己種的菜的時候,就已經從自己嘴裡一次一次說出種這個菜有多辛苦了,」包曼說,孩子因此深刻的體驗、了解並傳播好食物的得來不易。
「而直到他跟家人都吃進去的時刻,就完全了解了嘴中的這個味道,是多少時間、努力換來的,那就真正達成我們的目標了。」施密茲說。
已是兩個孩子的爸,施密茲希望GA能走向全國,能夠改變整個世代。
GA的計畫去年接受第三方機構評量,證明學童大量改變飲食習慣,家長們也普遍表示受到孩子影響,認識更多蔬果,家中的消費跟飲食跟著改變。加上GA為每間學校創造的收入以及在地的互動,好生意跟好形象,讓學校之外的組織也開始提出合作邀約。從一間學校開始,今年年中已經突破二十個合作對象,明年瞄準六十間學校。
「我們的目標是讓GA的計畫納入正式課程之中,」包曼補充,弘大的願望不是癡人說夢,計畫推出的第二年就接連受到德國經濟部、農糧部的獎項肯定,資助第一階段的發展,去年六月,更得到德國總理梅克爾頒發社會創新類獎項,證明了他們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及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
「我們希望創造全新的一個世代,對食物生產熟悉,而且反映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施密茲說。
而當每一篇關於食農議題、食安風暴的報導都強調消費者的關鍵影響時,GA直接從校園切入,將學校轉化成生產、培育、交易基地的模式,或許正是培養生力軍、解決食安風暴的聰明解方。(收藏自 社企流平台)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