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筆記

本文為作者參加第九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見聞,以筆記體的形式對放映的作品進行點評。

10月10日, 臺北,
雙十節。

忽明忽暗的天氣。總統府前上演著團體表演。制服,便衣,黃色警戒線,到底都是一樣。圍欄外巴望的大群看客,旗幟飛舞的機車隊伍,一個將青天白日滿地紅踩在腳下,渾身上下洋溢著青春能量、神情篤定的青年。不遠處的街區,菜場,小商販,熙攘卻寧靜。


整體的社會情緒似乎已經從上半年的那場躁動中平復下來,影像卻要讓那余熱持續。不遠處的光點華山影院正在一部由臺灣紀錄片工會集結10位導演共同創作的長片《太陽·不遠》,紀錄了那場被稱作是1990年代野百合學運以來最大規模、最具歷史性的學生運動。鋪天蓋地的抗議牌,單調而振奮人心的口號,言高即有理的麥克風政治,頗具表現天才的總指揮,立法院中的孤島共和國,光鮮而嬌弱的少年意氣,狂歡節般的大集會。作為一個沒有親歷那場運動的大陸人,會有一種時空錯位的感覺。被長輩人稱為沈浸在小確幸中的一代,鏡頭前語調溫柔而平易,拉拉雜雜講很多卻抓不著重點,三句開外便繞回自己的小世界,顯然無法和經過多年歷史崇高話語和唯物辯證法熏陶的我們相提並論。高壓水柱,盾牌,警棍,肢體沖突,流血,在電視新聞中已經被消費到中空的暴力場面,放在小清新的感性運動中,配合著極具現場感的翻轉的鏡頭,頗能調動觀眾情緒。只是在看完片子之後,除了公民參與的訴求之外,在不絕於耳的“民主”、“公民”口號背後卻是一種快速動員起來的、能夠給予危機感中的大眾以速成解釋和對象鎖定的妒恨政治,一種指向不明的民族主義,反服貿已被放在一邊,怨懟層層疊疊,理不清頭緒。

胡傑,《星火》,2014,彩色,有聲,100分鐘.

10月12日
《玉門》(黃香/史傑鵬/徐若濤·中國/美國·2013,亞洲視野競賽單元首獎,華人紀錄片首獎

關於玉門的作品,這部片不是第一個,之前就有莊輝的《玉門照相館》,探討一個國家工業化與一個城市的興衰、裹挾其中的個人命運之間的關系,而最近在站臺中國的個展,是對幾年前這個項目的一種拓展和延續。與擁有兒時在地記憶的莊輝不同,這部片子大致是對於資源性工業衰落這個世界性話題的外圍捕捉。無論是與赤裸而枯竭的大地對話的廢墟上裸體行為,還是在灰塵滿布的空樓墻壁上畫出一個個無名者的頭像,與既是絕對主角也是絕對背景的工業廢墟相比,這種略顯生硬的介入行為,其力度並沒有超越千瘡百空的土地,一排排整齊卻人去樓空的居民樓,殘留著節日裝飾的職工活動室這些沈默的影像本身。模仿家庭錄影帶的隨機片段配合著共和國少年時代的明媚曲調是對石油工人個體黃金時代的追悼,間歇性的夢囈呢喃仿佛機器粗重的喘息,意識流的對白,幻與真的交錯恐怕是這部問題先行的急就章跨界影片得以成篇的權宜之策。

10月13日
CHINA獨立紀錄片焦點論壇

這屆影展推出“敬!CHINA獨立紀錄片焦點”單元,以展映的方式作為半地下狀態的中國獨立紀錄片以及獨立影展的一種聲援。大陸幾大獨立影展負責人暢聊頗為艱辛的卻包含著許多美好的集體回憶的創辦經歷,對於臺灣的觀眾來說無疑是新鮮迷人,且充滿想象的,比如他們對中國大陸政府如當代藝術一般難以揣摩的文化政策頗感興趣。提問環節一個大陸交換生站出來質問臺上的幾位,能不能給點幹貨?誠然,本應該是討論中國獨立紀錄片本身的論壇卻成了幾位資深活動家的先進事跡大會,遺憾的是,潛意識裏經過自我審查的老師輩人物面對那位學生尖厲卻無不中肯的批評,竟會不假思索地認為這位陸生的過激言辭是出於對沒有聽到預期的敏感內幕爆料所感到的失望。讓人不禁要問,待何時意識形態的高燒退下,吹散江湖霧靄,拋開“中國”、“獨立”兩個定語,CHINA獨立紀錄片是否有討論的可能。

10月14日
《刪海經》(洪淳修·臺灣·2013,臺灣競賽單元,新世代觀點獎)

以一種金門地區特有的海洋生物生存空間的變化折射兩岸關系是十分不錯的切入點。兩岸分斷,它們有了平靜的繁衍基地,兩岸融冰之後隨著空港建設,它們卻面臨生存危機。不過對於許多觀眾來說,這部片子看上去更像是環保影片,因為大部分篇幅都花在為“鱟”這群被經貿活動擠占生存空間的小生物伸冤,不過導演特別強調這是一部政論片,甚至明明白白地將整個臺灣和鱟做類比,沒錯,作為大陸人不用費勁就能感受到片中對於不作為亂作為的地方官員的頗為解氣的曝光,背後都有反中的底色,(或者推遠了看也可以說是反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這種在對岸已經無需糾結的政治正確恐怕已經內化於青年世代的意識之中,然而,缺乏對於歷史關節點的深度考察,使這種看似新鮮的問題介入變成對主流意識形態的一次再確認。

10月15日
《午朝門》(林偉欣·中國·2013,亞洲視野競賽單元)

作為參與者,我自己更感興趣的是臺灣觀眾的反應,摘錄如下:

三個導演去訪談精神失常的人,讓他們一直講,很多真實的東西散見在言語底下,批判不公不義,你可能不那麽贊同,但看到後來會發現,真正顛覆性的力量反而保存在那些智能不那麽高、有點精神失常的人那裏。
關於神經病與公共空間的可能性。(批鬥)話語、歌曲在後文革電影的某種虛妄性。太超現實了!聽了一堆人老心不老的“紅色老年”演唱偉大領袖歌曲…諸天神佛將相上身的術士神諭…底層人民對世界局勢品頭論足、對強國未來信心爆表…而收尾濃濃迷霧與片中多次穿插的孤單身影,無須言語地揭示這才是現實。

10月16日
《公民不服從》(陳育青·臺灣·2013,臺灣競賽單元首獎)

臺灣影評人郭力昕曾批評臺灣紀錄片充斥濫情主義和小溫馨,主張紀錄片作者政委真正的社會行動者,用紀錄片推動社會議題,推動紀錄片的重新政治化,這也是這屆影展有意突出的方面,以《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李惠仁·臺灣·2013)和《公民不服從》兩部片為代表,前者以個人名義的新聞調查方式,闖進迷宮般的政府大樓,深入官僚科層內部,窮追不舍,鏡頭前躲躲閃閃的政府官員,很有看1990年代焦點訪談的倍爽感覺。後者記錄了2008年大陸特使陳雲林訪臺期間,包括拍攝者在內的抗議者被粗暴對待的所謂“紅色戒嚴”風波及後續的維權行動。以爭取公民權利切入本無可厚非,然而導演解說詞中對於國民黨車輪旗和特使陳雲林外形的調侃,以及審訊中意氣用事的舉動和對白,以及其中不時穿插的法庭黑色劇都讓本該嚴肅的問題討論陡落為大小孩的撒嬌任性。不服的精神固然可貴,然而不卑不亢的對峙只能發生在收拾好自身狀況之後。本片的遺憾在於,導演個人受到不公待遇的創傷經驗成了整部片的情緒支撐,復雜的現實政治脈絡則被全然抹去,整部片子沒有跳出企圖超越和取消身份問題的漂浮的公民立場,這也是臺灣社運與公民運動一直面對的難題。

10月19日
《星火》(胡傑·中國·2013,亞洲視野競賽單元優等獎,華人紀錄片優等獎)

關於反右問題的文字披露已經不新鮮,訪談親歷者的紀錄片尚不多見,這部片以甘肅右派師生披露大躍進和饑荒問題的地下刊物《星火》入手,追憶一群在極端年代思索國家道路並為之獻身的理想主義者,與導演十年前完成的《尋找林昭的靈魂》有勾連關系。或許短短100分鐘的影像無法展開復雜歷史問題的多個面向,沒有提供對相關問題的新思考,或許訪談加文字解說的專題片手法略顯老舊,不可否認的是,面對屏幕上那些滿帶著歲月痕跡卻卻依然精神煥發的容顏,物非人也非的土地,很難不讓人感嘆活生生的影像力量。

(收藏自 2014.11.23 《藝術評論》

Views: 5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