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一個坐南朝北的山間小盆地裏。
屋後是一片連綿起伏的群山。小時候,我在那裏灑下了很多的汗水和苦澀,也留下了很多夢想。
那時候覺得山很高,也很神秘。不知道山的那一邊是海還是更高的大山。曾經多少次想到山的那一邊去看看,可是登上一座山頭,還有更高的山頭。因此,從來就沒有走出那片連綿起伏的大山。
老人說,那山很特別。像一把圍椅福蔭著這片神奇的土地,把風把雨把陽光都圈在這個小盆地裏,為這裏的子民涵養靈秀和神韻。曾幾何時有“上籃塘的頂子,對頭院子的谷子,石板鋪街上的銀子”的順口溜在老百姓中流傳,還流傳下來“挑斷天子嶺,毀掉竹山橋”的神奇傳說。
小時候,那裏山高林密,是砍柴度日、放飛夢想的好地方。我曾經隨母親上山砍柴,隨大哥上山挖蔸,隨小夥伴進到松樹林裏撿野蘑菇,雖然手腳被割得血肉模糊,雖然全身被釬擔壓得疼痛難忍,雖然汗流浹背忍饑挨餓,但童年的歡樂還不斷的從密林流出來,在山野裏回蕩。
那時候,樹好密好大,離家越遠越神秘。什麽玉凡山、砂子嶺岌、碳盆嶺、馬嶺、風水口、強腦古,凡是一天能一個來回的地方,我都去了。因為那裏有我們需要的柴草,那裏有我們可以在大樹下就可以收獲的幹柴、松樹球、松樹葉。風水口上的松樹挺拔高大,比黃山上的迎客松還要有氣質;玉凡山上的杉樹成片成片的生長,間伐出來的帶刺的杉樹枝是上好的柴火;馬嶺上的灌木條,正是燒炭的好材料。山溝裏有潺潺的溪水,山坡上有盈盈的鳥語,林子下有耐陰的鋪地莓,林子間有苦澀的富貴子。要是爬上高大的松樹,就會看到一片碧綠的世界,被綠醉得飄飄欲仙。
山是我們的靠山。它收集雲霧,積聚山水,涵養水源,讓家鄉的田野有雨水的滋潤;它阻擋北來的寒風、南去的和風,遮寒留暖,讓這片田壟五谷豐登。它讓我們躲過了饑餓和災難,特別是躲過了日本人的燒殺擄掠。信風水的人說,有靠山才有好風水,才出人才。我不知道,這裏出了多少人才,但我知道在這片土地上,有上百上千的人在這裏休養生息,在這裏放飛夢想。有成千上百的人從這裏走出去,年老的時候又回到了這地方,舍不得這片土地。
現在,我住在城裏,房前屋後都有“山”。
這“山”非彼“山”,沒有綠色,也不再是崇山峻嶺。只有鋼筋水泥河沙堆積起來的積木似的東西,靠一層一層堆高,一棟一棟地排列,形成房屋的森林。我在最底層,是別人選剩後抽簽得到的房子。
在老家可以占天占地得天時得地利,在這裏既不占天也不占地,更不要說天時地利人和了。每人都把自己的門關得嚴嚴實實,“做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人,關好自己的門”;房子都設計了防盜網,還安置了鋁合金窗,人進不去也出不來,只有空氣和陽光乘著開窗的瞬間光顧一下那封閉的空間;房子和房子的距離很近,但是人和人的距離卻很遠很遠。老家我們可以端著一個飯碗從東家吃到西家,殺一只雞總要勻一小碗給鄰居的孩子,讓鄰居也分賞一下家裏的甜蜜。在新家門對門都是防盜門,有的門上還裝著虎視眈眈的老虎或者獅子,心理的介蒂像萬裏長城般厚實。
老家的山很厚實,新家的山很沈重。新家的“山”,遮擋人的視線,侵占人的陽光,吸收人的雨露,壓得人沒有翻身的日子。
前不久,有人要我回去看看屋後那座山。我沒有用自己的雙腳去量那條崎嶇的山路,四個輪子的轉動,帶著我從山腳到山腰再到山脊。我怎麽也找不到那片林子了,我怎麽也找不到那鳥兒和蘑菇了,只有矮矮的灌木在山嶺上掙紮,還有那新開墾的金黃色的山路把山嶺“劃”得七零八落。
看來文明的足跡已經踏進屋後的山裏。
住老家還是住新家?我舉棋不定。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2010年12月27日)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