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垂涎遠方的美麗,卻又總是忘記了身邊的風景。就如我,在合肥工作了三十多年,近在咫尺的紫蓬山竟然沒有去過。今年盛夏,我獨自去看紫蓬山。紫蓬山是綿延大別山的一支余脈,猶如巍巍大別山拋出的一個多情的繡球,飛落在合肥西南25公裏處肥西縣農興鎮。

多情的繡球主峰海拔188.7米,號稱“廬陽第一名山”,它以李陵山、圓通山、大潛山三峰為主軸,攬70多個山峰於懷抱,綿延50裏,面積120平方公裏。山上古樹參天,竹林清幽,更有10萬只鷺鳥上下翻飛,翻飛著三國古廟西廬寺的鐘聲清越悠遠。1992年7月,一頂國家森林公園桂冠,就自自然然戴在它的首上。我走在山道。夏,低伏在草叢,探著身子凝望。那是綠,湧過來了,湧過來了,如海潮綠波滾滾,在綿延起伏的山巒舞動流淌。我駐足心嘆:這是夢想澎湃詩情的山;這是視野凈化靈魂的山;這是陽光輝映本色的山。蟬聲飄著淡綠的絲綢,穿過綠樹的枝椏,亮在綠晴的雲彩。那風吹的葉片,遙感佛意紫氣東來,便做著藍綠的夢,那都是紫蓬山的名字。

我到山門。三欄四門,雄偉宮殿,門眉有“廬陽第一名山”。中間有楹聯:“紫氣東來叢林千古毓錦繡;蓬山西去大眾十方仰福緣。”聯語意味深長,字跡虬勁飛揚。我沿山路前行,撞入眼簾的是“仙人湖”。又是綠,一湖碧水,清澈見底魚影,俏麗沈靜中,幾只翠鳥掠過水面,水的花瓣便綻開它色彩的粼波。船兒,輕顫顫地,輕顫顫地,在玻璃的水面剪輯一山綠綢。青綠的水草拉著汗水潤濕的民謠,押著碧韻,泛起點點胭脂紅。湖邊,或密或疏的柳樹, 細腰隨風,婀娜多姿嫵媚,那正是在撫慰我躁動的心靈。

我走近西廬寺。寺前一棵馬尾松,高十丈,蒼老粗壯的樹身直指蒼穹,樹冠枝蔓橫生,一如孔雀“開屏”。 又見左側銀杏樹,10米樹幹如塔傾斜,雖然老態龍鐘,但卻依然葉稠枝密托天。西廬寺在碧綠中飄蕩香煙佛意,雲煙三國名將李典的故事,是他鎮守廬州時建廟於此,祀其七世祖李陵。李典,字曼成,山東鉅野縣人,官至破虜將軍,三十六歲去世,魏文帝繼位後追號“湣侯”。我觸摸銀杏樹,如觸摸著西廬寺,觸摸著紫蓬山。想千年前,朝鮮高僧地藏王菩薩前往九華山途經於此打坐,故紫蓬山又稱“北九華”,就此,西廬寺為皖中一座名剎。佛堂裏供奉著“三世佛”像,中為釋迦牟尼菩薩,左為普賢菩薩,右為文殊菩薩。我記起路過的湖邊“佛園”,那裏雲集了四方菩薩——氣勢揮宏的五百羅漢群、綻放清輝的緬甸玉佛、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彌勒佛、高達21米的彩繪如來佛和藥師佛及阿彌陀佛,笑面眾生,佛意飄蕩。紫蓬山有濃厚的佛文化習俗,每逢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七月三十,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佛,福也——智者或覺者之意;福,佛也——平安與豁達之人。變的是世界,不變的是祈禱,濤聲依舊,平安健康才是我們心底呼喚的和諧與寧靜。

我出了西廬寺折向東南,便來到“仙人洞”。這裏怪石嶙峋,我想象著詩意,奇石如象如狗如牛,在似真非真中朦朦朧朧。“仙人洞”古趣,歷來是遊人必到之處,有古人詩贊:“薔薇爛漫風吹落,洞口蒙蒙看雨花。”我徜徉在山道,忽見一顆挺拔的橡樹,樹冠塔形,葉片深綠可親。我驀然想起詩人舒婷的《致橡樹》詩來:“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這是首情詩嗎?是與不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首明亮的詩。

我登上西廬寺旁的“望湖樓”。夕陽灑落在林間,靜謐、安寧。遠眺巢湖蒼蒼茫茫,水洗藍天,心曠神怡。近看紫蓬山起伏林海,一群鷺鳥展翅如點點白帆。大堰灣,一灣煙波浩渺,如情意綿綿的戀人,靜靜依偎在山下。山下村莊,遙遠的真實,想象新農村的面貌定是富足模樣;想象使牛的鞭哨灑向天高雲淡。我在暗綠的草地上靜坐,用綠的手指觸摸山的臉龐。那湖河塘泉山峰,都在綠的水影裏俏麗,沈靜。於是,我的心臟有力,新鮮。可是,一枚橡樹葉,羞怯著我的眼睛。於是,我把詩情丟在綠色的紫蓬山上,讓它在綠色的波濤裏經歷拍打。(2010年12月27日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Views: 6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