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泓《逝去的風韻》馬矟春秋

《三國演義》第一回先講劉關張桃園結義,描述三人制作兵器時,猛將張飛打造的是丈八點鋼矛。後來在京劇舞臺上,為張飛設計的道具,矛頭長而粗且扭旋呈蛇形,尖鋒分叉。戲劇中使用的道具經藝術加工而變形,自與三國時期真實的兵器形貌相距極遠,但張飛以長矛為兵器,則為史實。據《三國誌蜀書張飛傳》,張飛確為名將,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在與曹軍相拒的當陽長阪之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由此可見張飛在戰場上持矛躍馬的雄姿。其實在漢末三國時,善使長矛的騎將不只張飛一人,其中史籍論述明確的例如公孫瓚,據《三國誌魏書公孫瓚傳》,當他為遼東屬國長史時,嘗從數十騎出行塞,見鮮卑數百騎,瓚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就是那以轅門射戟事跡著稱的勇將呂布,也是使矛的騎將,他與王允等殺董卓時,使用的是矛,見《後漢書董卓傳》,傳註引《九州春秋》描述更詳:布素使秦誼、陳衛、李黑等偽作宮門衛士,持長戟。卓到宮門,黑等以長戟挾叉卓車,或叉其馬。卓驚呼布,布素施鎧於衣中,持矛,即應聲刺卓,墜於車。

騎將所使用的長矛,即為馬矟。《釋名釋兵》: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藝文類聚》引《通俗文》矛長丈八者謂之矟。這也就是通常稱的丈八蛇矛。《太平禦覽》引《趙書》隴上健兒曰陳安,軀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將士同心肝,驄駿馬鐵鍛鞍。七尺大刀配齊镮,丈八蛇矛左右盤。矟又寫作槊,關於陳安兵器的描述,《太平禦覽》引《靈鬼誌》即作丈八長槊左右盤。馬矟因為騎兵將所用,所以器柄較步兵用的更長,矛頭也較長,稱其長丈八尺,可能是有形容其長之意,因據漢魏時尺度,丈八尺約合今4米多,如此長柄,在馬上也不易施展,且目前自考古發掘所知實物,尚未見有長近4米的漢矛出土,較長的實例如滿城漢墓所出土的鎏金銅鐵矛,長度僅接近3米,孫機同誌對此已有論述,見《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在漢代,騎兵裝備的長柄格鬥兵器主要是長戟。早在楚漢之爭時,騎將用戟多見於史籍之中,最著名的是楚霸王項羽,他曾被甲持戟向漢王劉邦挑戰,事見《史記項羽本紀》。東漢時騎兵多用戟,稱馬戟,名見青海上孫家寨出土漢簡。已發現的漢畫像石所刻畫的戰爭圖中,騎兵執戟戰鬥的畫像也表明馬戟使用的廣泛。山東滕縣西戶口出土的畫像石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用戟勾斫敵人脖頸的圖像。到漢末三國時,史籍中記述的持戟戰鬥的事例明顯增多,自然表明戟在戰場上的作用更為增大,可以說達到戟的成熟期的高峰,也正是這一時期關於猛將用矛的記述也特別突出,正如前引呂布、公孫瓚、張飛諸傳中所述。在一些兵法中,也常是矛戟並重。如《太平禦覽》所引諸葛亮《軍令》:始出營,豎矛戟,舒幡旗,鳴鼓角。行三裏,辟矛戟,結幡旗,止鼓角。

值得註意的是,漢末三國時長矛或馬矟盛行的區域多在西北和東北邊陲一帶。在西北邊陲,關西諸郡因數與胡戰,因而連婦女都載戟挾矛,弦弓負矢。見《三國誌魏書鄭渾傳》註引張璠《漢記》。但是那地區的軍隊更善於使用長矛,《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註引《魏書》:議者多言:關西兵強,習長矛,非精選前鋒,則不可以當也。這或許是出身五原郡九原的呂布善用矛的原因。東北遼東屬國與鮮卑為鄰,公孫瓚正是在與鮮卑騎兵的戰鬥中發展了善使馬矟的精銳騎兵。因此馬矟的盛行,很可能與地域和民族密切相關,這到南北朝時期就更為明顯了,那時馬矟取代了漢末三國盛行的馬戟,成為重裝騎兵甲騎具裝使用的長柄格鬥兵器。

馬矟在十六國至南北朝取代馬戟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具有鮮卑族特征的重裝騎兵甲騎具裝形成軍隊核心力量的轉變過程。繪於公元357年的冬壽墓壁畫冬壽統軍出行圖中,在冬壽所乘牛車兩翼行進的重裝騎兵甲騎具裝,手中所執的長柄兵器是馬矟,而車前的步兵還是裝備著戟和盾。這幅壁畫已給人們帶來下述信息:當時的重裝騎兵已淘汰了傳統的馬戟,改用馬矟,不過步兵還保持著傳統的格鬥兵器,以戟盾為裝備。至於重裝騎兵成為軍隊核心的真實反映,是大量出現在十六國至北朝時期墓葬中的甲騎具裝俑,最早的例子是西安草廠坡出土的標本,以後北魏以及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的墓中,大量湧現這種人和戰馬都披有鎧甲的甲騎具裝俑。披有鎧甲的騎士騎乘著體披具裝鎧的戰馬,馳騁在中華大地,從而改變了中國古代戰爭的面貌,也促使軍隊組織和戰術等方面發生變化。人鎧和馬具裝的制作日益堅精,防護力日強,自然促使軍中裝備的主要長柄格鬥兵器也隨之變化,其結果是馬矟取代了馬戟。

說到矟和戟對披有重鎧的人,何者更具殺傷效能,前引的呂布刺殺董卓的史實對人有所啟迪。據《後漢書董卓傳》所記,詳情如下:(李)肅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傷臂墮車,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有詔討賊臣。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邪!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由此看來,雖然漢末三國時戟的形制已大為改觀,由旁側戟枝與刺橫出的蔔字形,改為戟枝曲折向前的雙叉形,但其功效是叉刺,穿透力並不如長身闊體的馬矟,因此對付披重鎧的敵人,戟不如矟。此外,從工藝制造技術來看,鍛制在刺旁加小枝的雙叉形馬戟,自比矟復雜,因此工藝簡便的馬矟更合於戰爭的需要。

到北朝時馬矟取代傳統的馬戟,還不止在於矟的效能與工藝的簡便,另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北朝時的統治民族是鮮卑族,前已述及漢末三國時遼東、關西的軍隊習用長矛馬矟,是在與鮮卑族軍隊戰鬥中形成的,已經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長矛和馬矟是鮮卑族傳統的格鬥兵器。這一點在有關南北朝的史籍中記錄得更為明確。《南齊書魏虜傳》記魏孝文帝軍中有黑氈行殿,容二十人坐,輦邊皆三郎曷剌真,槊多白真毦,鐵騎為群,前後相接。步軍皆烏楯槊,綴接以黑蝦蟆幡。又《魏書於栗傳》記劉裕致書於栗,題書曰黑矟公麾下,因為他好持黑矟以自標,故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知道後授於栗為黑矟將軍。北方精銳的重裝騎兵(圖1),影響到與之抗爭的南朝軍隊,也組建了重裝騎兵,而且軍中的精銳騎兵還選用鮮卑族。《宋書武帝紀》記其使寧朔將軍索邈領鮮卑具裝虎班突騎千余匹,皆被練五色,自淮北至於新亭。不僅如此,宋軍中也編有善用步矟的鮮卑步兵。

亦見《宋書武帝紀》。南朝軍隊中甲騎具裝的形貌,可以從自江蘇丹陽南朝王陵中發現的拼鑲磚畫中看到,其具裝鎧的形制和結構與北朝的如出一轍。馬矟不僅流行於南朝,而且還加以改進,以增強效能,將矟刃加長而使其具有兩刃,例如梁大同三年(537年)少府新制成長二丈四尺的兩刃矟,當羊侃試用時,還引出一段故事:侃執矟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由於觀看羊侃使矟的人過於眾多,有些人還攀登到樹上以看得清楚些:梁主曰:此樹必為侍中折矣。俄而果折,因號此矟為折樹矟。南北朝時尺度又較漢朝略長,二丈四尺已達今五米以上,當時是否真有如此長的馬矟尚不得而知。

到了唐代,雖然重裝騎兵甲騎具裝喪失光彩,軍中更盛行只有人披鎧甲而戰馬不再披具裝鎧的輕裝騎兵,但馬矟的光彩未失,仍舊是騎兵的主要長柄格鬥兵器(圖2)。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主要將領,多善使馬矟,如程知節、尉遲敬德等。尤其是尉遲敬德,還善能避矟,以及空手奪矟,當時齊王李元吉亦善馬矟,與敬德比試竟不能刺中。太宗問曰:奪矟、避矟,何者難易?對曰奪矟難。乃命敬德奪元吉矟。元吉執矟躍馬,誌在刺之,敬德俄頃三奪其矟。元吉素驍勇,雖相嘆異,甚以為恥。事見《舊唐書尉遲敬德傳》。正因為馬矟是軍中主要長柄格鬥兵器,效能較一般兵器為高,故唐代法律禁止私人擁有,據《唐律疏議》卷16《擅興》諸私有禁兵器條,疏議曰:私有禁兵器,謂甲、弩、矛、矟、具裝等,依令私家不合有。若有矛、矟者,各徒一年半。可見當時朝廷對馬矟之重視。(1994)

Views: 1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