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泓《逝去的風韻》說“戟”

說《水滸傳》第三十五回石將軍村店寄書小李廣梁山射雁敘宋江、花榮等離青州投奔梁山,途經對影山,卻見兩個年少壯士相鬥,一人一身紅,騎一匹赤馬;另一人一身白,騎一匹白馬。宋江和花榮勒住馬看時,果然是一對好廝殺:當時兩個壯士,各使方天畫戟,鬥到三十余合,不分勝負。花榮和宋江兩個在馬上看了喝采。花榮一步步趲馬向前看時,只見那兩個壯士鬥到間深裏,這兩支戟上,一枝是金錢豹子尾,一枝是金錢五色幡,卻攪做一團,上面絨絳結住了,那裏分拆得開。花榮在馬上看見了,便把馬帶住,左手去飛魚袋內取弓,右手向走獸壺中拔箭,搭上箭,拽滿弓,覷著豹尾絨絳較親處,颼的一箭,恰好正把絨絳射斷。只見兩枝畫戟分開做兩下,那二百余人一齊喝聲采。放過花榮神射不表,那兩位使戟的年少壯士中紅衣赤馬的叫呂方,綽號小溫侯;白衣白馬的喚郭盛,人稱賽仁貴。兩人的綽號均出自古代使戟的名將,賽仁貴指賽過唐朝初年三箭定天山的名將薛仁貴,《舊唐書》和《新唐書》本傳都說他在唐軍攻遼東時自恃驍勇,欲立奇功,乃異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張弓,大呼沖向敵陣,大軍隨之,獲大勝利。至於小溫侯,則因呂方平昔愛學呂布為人,所以習學方天畫戟,也得小溫侯的綽號。談到呂布為人似無可取,他本東漢末年五原郡九原人,原受刺史丁原重用,隨之入京都,卻被董卓誘使而殺丁原,改事董卓並以父子相稱。但因小事,曾遭董卓拔手戟投擲,幸而避開。又因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所以經司徒王允厚接納後,許為內應,從而殺死董卓。這一過程經小說家和戲曲家之手,演義成為王允與貂蟬施連環計的生動故事。但小說家也借莽將張飛之口貶其為三姓家奴。不過在他一生中有一件事使人難忘,就是轅門射戟。故事發生於公元196年,袁術派遣大將紀靈統軍三萬進攻駐於小沛的劉備,面對優勢的敵軍,劉備只好向呂布求救,據《三國誌魏書呂布傳》記述:布於沛西南一裏安屯,遣鈴下請靈等,靈等亦請布共飲食。布謂靈等曰:玄德,布弟也。弟為諸君所困,故來救之。布性不喜合鬥,但喜解鬥耳。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只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明日復歡會,然後各罷。根據這一史實,小說家寫成動人的小說,戲劇家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名劇,使人都認為所射的戟就是呂布本人的兵器且為戲劇道具中那種方天畫戟,其實那完全與史實不符。據《後漢書》和《三國誌》等史書記載,呂布確為勇將。他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但文獻中除記他張弓射戟外,明確使用兵器只有兩則,但所使兵器都是矛而非戟,一次是殺董卓時,先由騎都尉李肅以戟刺卓,因其身穿重甲只傷臂墜於車下,於是董卓急找呂布救助,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有詔討賊臣。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耶?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另一次是董卓死後,卓將李傕、郭汜率兵攻長安,呂布出戰時,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既然呂布習用矛又為何想起在營門射戟呢?原來自先秦至秦漢三國時,戟一直是軍隊中士兵裝備的主要格鬥兵器,並且自戰國時人們就常用持戟一詞作為士兵的同義詞,例如《史記平原君列傳》中記毛遂說楚王時就說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在呂布生活的東漢末年,戟更是步卒和騎兵都使用的兵器,所以他隨意讓門候在營門中舉一只戟,自是平常之事。

戟雖是自先秦至秦漢魏晉軍中裝備的主要格鬥兵器,換成今日的軍語即所謂制式裝備,前後延續將近八個世紀之久。但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它的材質和形貌不斷變化演進,概要說是經歷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兩大階段。探尋戟的源起,至少可追溯到商代。在發掘河北槁城臺西的商代遺址時所獲得的青銅兵器中,發現一件用木柲(柄)把一件戈和一件矛聯裝在一起的特殊兵器,柄長約64厘米,是當時適合步兵格鬥的短兵器。

不過這僅是孤例,在全國各地眾多商代遺存的發掘中,再沒有發現相同的標本。表明當時或許只是有人試圖改進兵器效能的一次嘗試,既沒有形成定制,更沒被廣泛采用,但它還應視為日後戟的雛形。到西周時期,另一種以青銅鑄制的戟開始被使用,與前述臺西商戟不同,不是用木柄聯裝戈、矛而成,而是整體合鑄,從形體特點又可看出分為兩種。出土數量較多的一種,是以戈為主體,是在一件長胡的戈援的後尾近闌處,鑄出一前伸的鋒刺,也有的把鋒端鑄成反卷的鉤狀。另一種出土數量很少,是以矛為主體,在有圓銎的矛體一側,聯鑄出垂直旁伸的尖刺,只在河南浚縣辛村西周墓中發現過。

不論哪一種,看來當時設計者的想法,都是企圖把戈和矛的功能結合在一件兵器上面,借以增強對敵人的殺傷力。西周時這種整體合鑄的青銅戟,前有援,尾有內,上有刺,下有胡,總體是十字形狀,本身不夠牢固,鑄造時工藝水平又要求的較高,所以在當時很難推廣而普遍裝備軍隊。從已出土的這類青銅戟看,其中大多是體薄而輕的儀仗用品,只有三分之一可能是實戰的兵器,所以在西周以後這類青銅戟就不再使用了。東周時期,頂替合鑄為一體的十字形青銅戟而出現的,是分制成戟體(如戈的形狀)和戟刺(如矛的形狀)然後用木柲(柄)聯裝在一起的青銅戟(圖3),圖31.戟刺2.戟體3.鋒4.刃5.上刃6.下刃7.胡

8.內9.脊10.穿11.柲看來人們的思路又回到臺西商戟初創的辦法,俗稱為矛戈聯裝戟。自春秋至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普遍使用這種矛戈聯裝的銅戟。為了增強殺傷能力,有時還在長柲上自上而下聯裝兩件甚至三件戈狀戟體,圖4例如在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兵器中,就有保存完整的三聯裝的青銅戟(圖4),同時在該墓漆棺的畫像中,還有手執二聯裝的平頭戟的神怪畫像。從春秋末期開始,還采取加大戟體戈形和柲的夾角、在內和胡上作出利刃等辦法,來增強戟的殺傷能力。正因為戟綜合了戈與矛的殺傷效能,所以逐漸取代了商和西周的青銅戈,成為最主要的格鬥兵器,既用於車戰,被列為車戰五兵之一,也用於騎兵和步兵戰鬥,還用於水戰,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戰國時水陸攻戰紋銅鑒的圖像,生動地表現出雙方在戰船上用長戟格鬥的情景(圖5)。也正是在這時,人們開始用持戟一詞作為士兵的同義詞。直到秦統一以後,戈矛聯裝的青銅戟還是軍中的主要裝備,在陜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主要長柄格鬥兵器仍是鑄制精良的戈矛聯裝青銅戟。

正是在青銅戟的制作工藝達到高峰時,另一種新的材質被用於制作兵器。隨著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鋼鐵兵器開始邁上戰爭舞臺,這一變化發生於戰國末年。雖然早在西周時期,人們開始嘗試用人工冶煉的鋼制作可傷人的利器,但那時還只能制作短劍,並被視為珍品。例如河南三門峽西周虢國墓地出土的鐵短劍,是鐵刃銅莖,莖外還包鑲精美的玉柄,插放於牛皮鞘內再外裹絲織品,表明極受珍視。只有鋼鐵冶煉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才能較大批量地制作用於裝備軍隊的實戰兵器,那已是戰國末年的事了。在發掘河北易縣燕下都一座埋葬戰爭中陣亡將士的叢葬墓中,發現了證明戰國末年軍隊已能夠較多裝備鋼鐵兵器的實物證據。那座墓內埋葬了二十二具戰死者的屍骨,以及他們隨身攜帶的財物(如錢幣)及兵器。兵器主要是鋼鐵制作的,其中就有十二件鐵戟。由於當時是以塊煉鐵直接鍛制,或是以塊煉鐵滲碳的低碳鋼鍛制,所以與青銅以範模鑄制定全不同。加之鋼鐵質堅而韌,不像青銅質地脆而易折,因此導致戟的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采用戈形戟體和矛形戟刺分鑄的辦法,再次使戟體和戟刺鍛制成一體,形成將尖銳修長的戟刺的下側,垂直側伸出尖銳的旁刺(即相當於戈、矛聯裝戟的戈援),也不再是寬肥有中脊的戈援樣式,而與前鋒一樣窄長尖利,這就是後來稱為戟的小枝的部位。原來與援對應的內被去掉,只在小枝下側留有狹長的胡,用以縛柲。所以這種新型的鋼鐵戟的整體外貌近於蔔字形狀。此後這種新型的鋼鐵戟逐漸將傳統的青銅戟排擠出戰爭舞臺,不過也經歷了漫長的過渡期,自戰國末年經秦至漢初,鋼鐵戟才最終將青銅戟排擠掉,成為軍隊中步兵和騎兵都普遍裝備的主要格鬥兵器。典型的西漢鋼戟,出土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中,戟體長約37厘米,裝上柲後全長超過2米,經過金相和電子顯微鏡考察,是經過多次加熱滲碳反復鍛打制成的鋼戟。西漢以後,戟的形狀逐漸有些變化,主要表現在側伸的小枝的改進上,由原來的與戟刺垂直橫伸,逐漸改成小枝垂直橫出以後,再向上弧曲,使枝的前刺上揚,以增強向前叉刺的強度和殺傷力,以使其更符合騎兵沖擊和步兵搏殺的要求,而減弱了傳統車戰對戟重鉤啄的性能特征。

自楚漢之爭時起,身被鎧甲手持長戟的騎兵馳騁稱雄於疆場,其英姿可以楚霸王項羽為代表。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呈相持態勢,《史記項羽本紀》有下述生動記載: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王令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入壁,不敢復出。在太史公司馬遷筆下,項羽的神勇姿態躍然紙上。東漢初年漢光武帝統一全國的征戰中,雲臺諸將多有持戟戰鬥的記述,《後漢書》中的《吳漢傳》、《馬武傳》等中,都有他們持戟奮戰的成功戰例。到東漢末三國時期,戟更是軍中最主要的格鬥兵器,著名使戟勇將當屬曹軍中的典韋,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再如張遼,據《三國誌魏書張遼傳》,他守合肥時,面對孫權的優勢兵力,遼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嚇得孫權只得退避,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當然那時最具戲劇效果的故事,還是前引呂布營門射戟,表明那時期正是軍中用戟最盛的時期。在甘肅嘉峪關發現的魏晉墓壁畫中,有兩幅與軍事有關:一幅是步兵行軍,士兵都持盾肩扛著戟;另一幅是宿營的情景,在將領所在大帳周圍,排列著許多士兵居住的小帳篷,每個帳前豎著一枝戟,立著一張盾(圖8),雄辯地證明當時戟和盾是每個士兵的標準裝備。當時的戟,主要是安裝長柲,特別是騎兵所用更要求柲長,稱為馬戟;步兵用戟,因與盾合用,所以柲相對較短;還有為防身用的更短的戟,稱為手戟;也可以雙手持雙戟作戰,如前引典韋就習用大雙戟。

東晉十六國時期,許多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建立政權,軍隊多以騎兵為主力,並且盛行重鎧騎兵,也就是不但騎兵身披重鎧,而且戰馬也披有特制的馬甲,當時稱為馬具裝或具裝鎧。人馬都披鎧甲極大地增強了防護能力,傳統的鐵戟穿透乏力,所以不斷改進,使旁枝橫伸後向前折成雙叉形,力圖提高向前沖擊時叉刺效能。不過這樣的戟的戟體還是窄,叉刺功效也不顯著,而且鍛制工藝較復雜,它不如闊刃的矟(史稱槊、馬矛)穿透力強而制作工藝簡單,所以從東晉十六國到南北朝馬矟逐漸取代馬戟,成為重鎧騎兵(史稱甲騎具裝)的主要格鬥兵器。同時步兵原用的戟、盾,也為刀、盾所取代。於是稱雄於戰場達八個世紀之久的古戟,日益走上衰落之途,到隋和初唐還可在軍中有所使用,如前引薛仁貴為表現自己與別人不同,才白衣握戟戰鬥,而更多的唐初戰將都是使用馬矟而不再用戟,名將程知節(即小說中的程咬金)、尉遲敬德等都是使矟(槊)的。原來戟不再是唐朝軍隊中的常備兵器,所以在當時法律中的禁兵器之中,甲、弩、矛、矟等都被列入,非禁兵器也僅舉有弓箭、刀、楯、短矛等,絕無戟的蹤跡可尋。而《唐六典》中所列兵器,也不再有戟的名目。由此可知古戟已被軍隊淘汰出常用格鬥兵器的行列。圖9但作為儀仗用具,雙叉形狀的古戟仍在使用,主要是用於顯示身份而插放於門外的列戟或稱門戟。據《新唐書百官誌》,唐代門前的門戟按數目多少而表示身份:凡戟,廟、社、宮、殿之門二十有四,東宮之門一十八,一品之門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護之門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護、上州之門十二,下都督、中州、下州之門各十。衣幡壞者,五歲一易之。薨卒者既葬,追還。近年來通過陜西西安地區唐墓的發掘,在許多墓的壁畫中都畫有門戟圖像,可與文獻記載相印證。門戟之制一直沿用到宋代,但完全為儀仗用具,已用木制無刃,僅能擺樣子而已。

古戟走完它的歷史歷程,在唐代被摒出兵器行列,後人就不知其形貌了。到了北宋時,在刀類兵器中出現了一種異形的長柄刀,被稱為戟刀,見於北宋的《武經總要》第十三卷《器圖》之中,形狀是前有尖刺,側旁有似月牙形的刀刃。

後人因不明古代戟的形貌,就按宋代的戟刀敷衍推出另一類器物,就是小說中稱為方天畫戟的器械,戲劇中道具的戟也以此形貌創制,在文前所引《水滸傳》中呂方、郭盛所用的戟,也正是如此形制。至於所敘戟上所縛金錢五色幡,倒還是古代戟上常用的飾物,從北朝到隋唐壁畫上,都可以看到雙叉形戟柲上綴有彩幡,通常幡上畫出虎頭圖案。唐、宋門戟上也都系幡,宋代木門戟上所系裝飾更華美,上垂交龍掌,五色帶,帶末綴銅鈴。小說作者描述呂方、郭盛所使方天畫戟上的裝飾物,當本於此。(1999)

Views: 7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