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
話說《水滸傳》第五十六回吳用使時遷盜甲湯隆賺徐寧上山敘梁山軍馬遭遇呼延灼擺布的連環甲馬,損兵傷將敗退回山寨,宋江與眾人商議如何可破連環甲馬,金錢豹子湯隆薦舉以鉤鐮槍破連環甲馬之策:話說當時湯隆對眾頭領說道:小可是祖代打造軍器為生。先父因此藝上遭際老種經略相公,得做延安知寨。先朝曾用這連環甲馬取勝。欲破陣時,須用鉤鐮槍可破。湯隆祖傳已有畫樣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湯隆雖是會打,卻不會使。若要會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個姑舅哥哥。他在東京,見做金槍班教師。這鉤鐮槍法,只有他一個教頭。他家祖傳習學,不教外人。或是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則。端的使動神出鬼沒。說言未了,林沖問道:莫不是見做金槍班教師徐寧?湯隆應道:正是此人。林沖道:只是如何能勾得他上山來?湯隆道:徐寧先祖留下一件寶貝,世上無對,乃是鎮家之寶。湯隆比時曾隨先父知寨往東京視探姑姑時,多曾見來,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輕又穩,刀劍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喚做賽唐猊。多有貴公子要求一見,造次不肯與人看。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個皮匣子盛著,直掛在臥房中梁上。若是先對付得他這副甲來時,不由他不到這裏。吳用道:若是如此,何難之有。放著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卻用著鼓上蚤時遷去走一遭。於是引出時遷去東京汴梁城徐寧家中盜甲的一段故事。這裏先不談呼延灼擺布的連環甲馬,我們將在下一篇中漫話與其有關的中國古代的重裝騎兵甲騎具裝的興衰。先從徐寧如此珍重那雁翎砌就圈金甲一事談起。當那甲失竊後,徐寧曾對他娘子說:這幅雁翎甲乃是祖宗留傳四代之寶,不曾有失。花兒王太尉曾還我三萬貫錢,我不曾舍得賣與他,恐怕久後軍前陣後要用。可見理由有三,其一是祖傳之物,其二是價值至少三萬貫錢,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如需參戰要用以護身。蓋因在中國古代軍中將士用於防護的主要裝具就是甲胄。將士披甲戴胄,保護自己的肢體免遭敵方兵器的傷害,從而得以更好地消滅敵人,達到取勝的目的。因此將士都希望自己能擁有超過他人所有的更為精堅的甲胄,徐寧之所以珍愛那副甲蓋出於此。因而歷代帝王也常將制工精良的甲胄賜與子弟和功臣,例如魏武帝曹操就曾賜給其子曹植多領鎧甲。曹植《先帝賜臣鎧表》雲:先帝賜臣鎧,黑光、明光各一具,兩當鎧一領,環鎖鎧一領,馬鎧一領,今世以升平,兵革無事,乞悉以付鎧曹。表中所列的黑光鎧、兩當鎧、明光鎧、環鎖鎧和馬鎧,都是當時比較稀有和珍貴的鎧甲,也是那時新興的一些類型,所以曹操才特意賜與曹植。又如《隋書張奫傳》記隋高祖楊堅在平陳之役後,征奫入朝,在宴會上向張奫說:卿可為朕兒,朕為卿父。今日聚集,示無外也。然後賜以綺羅千匹,另賜以鎧甲,是綠沈甲、獸文具裝。此外,也有時皇帝還特為功臣制作鎧甲,如《宋史馬知節傳》記馬知節曾自陳年齒未衰,如邊方有警,願予其行,但得副都部署名及良馬數匹、輕甲一聯足矣。宋真宗因命制鋼鐵鎖子甲以賜焉。
二
上面引述的曹魏、隋乃至北宋時的鎧甲,都是以鋼鐵為材質而制作的,但是在中國古代使用鋼鐵鎧甲作為防護裝具以前,甲胄的發展已經走過了漫長的裏程。向前追溯,早在史前時期原始甲胄已經出現在原始戰爭的戰場上。在原始的戰場上,氏族的勇士為了抵禦敵方的矢石矛斧,自然想到制作保護自己軀體的防護裝具,可能是受到自然界一些生物長有甲殼的啟示,於是也想到孚甲以自禦,從而以藤木或皮革創制了原始的甲胄。漢劉熙《釋名》中釋甲字,就說甲,似物有孚甲以自衛也,亦曰介,亦曰函,亦曰鎧,皆堅重之名也。至於在中國古代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甲的,並不十分清楚。
根據古史傳說,或者認為是與黃帝爭雄的蚩尤所發明,或者認為是夏朝少康之子杼所創制。總之,從史前的蚩尤到夏朝的少康這一時期,正處於從部落聯盟到國家產生的階段,那時期戰爭頻繁,兩軍對陣,為了抵禦敵方兵器的傷害,保護軀體的防護裝具自然應運而生,出現了甲胄和盾牌。不過藤木皮革多易腐朽,以它們制作的原始甲胄更難保存下來,所以至今在史前遺存的考古發掘中,還沒有發現原始甲胄的蹤跡。只有在近代尚處於原始狀態的氏族用具中,可以看到可用於探索原始甲胄形態的參考資料。例如居住在臺灣省蘭嶼上的耶美人,在20世紀初還使用原始的藤甲,由藤條和藤皮編成,可以保護戰士的前胸和後背,有時還蒙附以鲀魚的硬皮以增強防護能力,但只是在赤裸的身軀上套上一件短藤背心,臍部以下和四肢仍赤裸著,再戴上藤編的胄,則可以將人體最怕傷害的頭、胸和背部加以防護。比藤甲更牢固的原始甲胄,是用牲畜的皮革所制作,最原始的形態就是將整張皮革披於身上,後來經過簡單的加工,過去傈僳族曾用過一種整片的皮甲,只是將皮革中間開一洞,套於身上,頭從洞伸出,皮革前垂護住胸部,後垂則護住背部,再從腋下將前、後相連結,就形成簡單的皮甲。為了增強防護效能,人們逐漸按防護部位的不同,將整皮裁制成較小的甲片,再聯綴成甲,使皮甲的制作日趨完善。整片的皮甲可能一直沿用到殷商時期,圖2從原始時期到唐代甲胄防護部位示意圖
10.北朝明光鎧、兜鍪11.隋明光鎧、兜鍪12.唐明光鎧、兜鍪在河南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中,曾經在當時的王陵1004號大墓的南墓道發現過整片皮甲的殘跡,上面遺有由黑、紅、白、黃四色繪出的圖案。
皮質的甲胄,一直是商周時期軍隊的主要防護裝具,制甲的原料以牛的皮革為主,更精良的或許使用犀、兕的皮革,甲上還要髹漆。《左傳宣公二年》記述宋將華元巡視築城工地時,築城者與他的驂乘對歌的故事,因為華元在宋、鄭大棘之戰中戰敗被俘,後逃回宋國,所以築城者唱歌諷刺他:宋城,華元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於思於思,棄甲復來。使其驂乘謂之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耶?役人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華元曰:去之,夫其口眾我寡。已故的沈玉成兄曾對這段今譯如下:宋國築城,華元作為主持人,巡視工作。築城的唱歌說:挺著肚子瞪著眼,丟了皮甲往回轉。連鬢胡子長滿腮,丟了皮甲又回來。華元讓他的驂乘對他們說:有牛就有皮,犀兕多的是,丟了皮甲又有什麽了不起?做工的人說:即使有牛皮,哪裏又去找紅漆?華元說:走開吧!他們的嘴多我們的少。這段記述生動地表明在先秦時期對歌的形式並不限於愛情場合,在社會生活中曾廣泛被采用著。同時從築城役人和華元驂乘的對歌中,又清楚地唱出當時皮甲的材質來源以及加工時須用的主要原材料:牛或兕(一種野牛)、犀的皮革以及丹漆。遺憾的是雖能從記述中知曉制甲的原材料,但卻沒有記述華元使用的皮甲的具體形貌,幸好近些年來田野考古發掘資料為此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在河南、湖南、湖北等地發掘的東周時期的墓葬中,曾不斷發現過隨葬在墓內的皮甲胄實物,還有一些隨葬簡冊中記有關於甲胄的簡文,它們主要出土於楚墓以及與楚關系密切的曾國墓葬之中。已出土的皮甲胄所使用的甲片的類型和樣式,以及制作和編綴工藝大致相同,其中以湖北隨州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中放置的皮甲胄數量多而且保存較好,經復原研究,已可弄清當時皮甲胄的廬山真面貌。皮甲胄由將皮革裁制成的形制、大小不同的各式甲片,用絲帶編綴而成。甲片表面均髹漆,一般漆兩至三層,用黑漆或深褐色漆,有的先髹紅漆再髹黑漆。全甲由身甲、甲裙和甲袖三部分組成。身甲由12片甲片固定編綴,上口接編豎起的高領,甲領由3片甲片編成。身甲下緣接綴可伸縮的甲裙,由4列共56片甲片編成,是活動編綴,可上下伸縮。身甲兩肩接綴左、右甲袖,各由13列52片甲片編成,也是活動編綴,可以上下伸縮。全甲共用大小形制不同的甲片183片,復原後自領緣至裙底全高84厘米,胸圍119厘米。皮胄也由甲片編綴,用不同形制的甲片18片編成(圖3)。此外,那座墓中還出土有皮質的馬甲,由馬胄和馬身甲組成,也是外表髹漆,有的還繪有繁縟精細的紋飾,外觀華美。根據墓中隨葬竹簡的簡文,圖3
皮甲有楚甲與吳甲之分,但觀察目前已復原的多件皮甲,基本形貌相同,尚難區別,或許表明東周時期各國的皮甲胄的基本結構和制作工藝大致相同,只有在外貌上有些具體差別,今日所見資料不多,尚難辨明。所以前述宋華元所用皮甲的形貌,也應與曾侯乙墓出土皮甲胄大致相同。依據出土遺物,東周時皮甲胄除了髹漆繪彩外,還有的在甲片上貼飾金屬的裝飾,例如湖北當陽曹家崗5號楚墓中,出土有貼附金箔、銀箔以及由錫鉛等合金箔制作的甲飾,形制、紋飾多樣,貼飾於皮甲片表面後,顯得更為富麗華美。精良的皮甲一直是楚國將士的主要防護裝具,《楚辭國殤》歌頌了為國捐軀的勇士,首句操吳科兮披犀甲,正準確地描繪了皮甲和大盾是楚軍戰車上戰士的標準防護裝具。
關於東周時皮甲的制作工藝規範,從《周禮考工記》中函人為甲可見一斑,那部書郭沫若認為是春秋時期齊國的一部官書。從《考工記》的記述,首先表明當時有了專門從事制作皮甲的匠師函人,還有了規範的式樣。其次是總結出皮甲的原材料堅韌的程度與甲片的長度,以及皮甲使用年限的規律,指出:犀甲,七屬,壽百年;兕甲,六屬,壽二百年;合甲,五屬,壽三百年。屬指甲片劄續之數,革堅者劄長則屬少。合甲,是指將皮革削去革裏肉,合以為甲,則比單片皮革制成的甲片更牢固,使用的年限也就更長。第三是區分了制革、鍛革、鉆孔等工序,各有規範,指明每道工序應該註意的事項。只有按照上面的規定制作皮甲,才能保證密致堅牢,穿著合體,利於作戰,表明當時皮甲制作的技藝已經相當成熟,皮甲的制作更趨標準化。由於髹漆皮甲能夠有效地抗禦青銅兵器戟、矛、戈、劍、鏃的攻擊,雖不夠靈便,但用於裝備戰車兵還較適合,因此從商殷經西周至春秋、戰國一直是軍中主要防護裝具,甚至沿用到秦統一六國以後,在鹹陽秦始皇陵東側陶俑坑中出土的秦披甲陶俑,所模擬的鎧甲也還多是皮甲。
殷周時期除大量裝備皮甲胄以外,也有用青銅制作的防護裝具,或許因皮甲胄制作工藝成熟,已能有效地抗禦青銅兵器鋒刃的殺傷,因此青銅甲胄不夠發達。已發現的殷商時期青銅防護裝具,只有護頭的青銅胄。西周時期除青銅胄外,還在陜西長安普渡村的一座西周墓中發現42件長方形銅甲片,據復原推測是釘綴在皮襯底上使用的(圖4)。還在長安張家坡第170號西周墓中出土一組半月形銅件,也有可能是釘襯在皮革上的甲片。這些青銅甲的發現極少,看來當時以青銅甲裝備軍隊戰士是極罕見的事。
三
當鋼鐵材質的兵器大量出現在戰場上以後,情況開始發生變化,面對新銳的鋼鐵兵器,極需與之抗衡的新式防護裝具。同時軍隊的主力兵種,也逐漸由古老的戰車兵向新興的步兵和騎兵轉換,適用於站在戰車上戰鬥的戰士使用的舊式甲胄,並不適宜步戰和騎戰,也召喚新式防護裝具早日出現。在《戰國策韓策》和《史記蘇秦列傳》中所記張儀、蘇秦的說辭中都提到鐵幕,圖51.兜鍪(胄、盔)2.披膊(掩膊)3.身甲4.胸護
5.腹護6.甲絆7.臂甲8.腿裙9.鶻尾10.吊腿那是指以鐵為臂脛之衣,表明當時鐵甲已經出現在戰場上。《呂氏春秋貴卒篇》更記有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更明確地講述了披掛鐵甲作戰的事實。戰國晚期鐵鎧甲的出現,也已被田野考古的發現所證實,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出土有各種形制的戰國時期鐵甲片,還在一座陣亡將士的叢葬墓內發現一件由89片鐵甲片編綴成的鐵兜鍪。甲胄的材質由主要用皮革改為大量使用鋼鐵,古人對其名稱也有新的變化,也就是以皮為材質時護體的稱為甲,護頭的稱胄;而用鋼鐵為材質後改用從金旁的字,護體的甲改稱鎧,護頭的改稱兜鍪。《尚書費誓》善敹乃甲胄一句,《正義》引《經典釋文》說:皆言甲胄秦世已來始有鎧、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漢以來用鐵,鎧、鍪二字皆從金,蓋用鐵為之,而因以作名也。漢時文獻中對甲、鎧等字使用區分明顯,例如在居延出土漢簡的簡文中鐵鎧和革甲區分明顯。但後來人們使用時則不太嚴格,常鎧甲連稱,亦沿用甲胄一詞。胄兜鍪又稱為盔,到元明以後更習慣盔甲連稱,用以通俗概括披著於戰士軀體的成套防護裝具。
秦代的甲胄,目前還缺乏實物,但是從田野考古發掘中獲得大量模型資料。首先是從陜西鹹陽秦始皇陵東側的幾座大型陶俑坑中,獲得了數量眾多的身披鎧甲的秦俑(圖6、7)。那些陶俑體高和真人一樣,所塑出的鎧甲也如實物大小模擬著當時的鎧甲,所以可以使人們了解秦甲的外貌和它的細部特征。第二項重要發現,是在秦始皇陵封土東南的內外城垣間發掘出一座埋藏大量石質鎧甲模型的陪葬坑,已發掘出石鎧甲近90件、石兜鍪36件,制工精細,石甲片都如實模擬真實鎧甲片大小形狀制成,用細銅扁條編聯而成。由上述重要的考古發現,可以看出秦軍一般戰士的甲大致仍沿襲戰國甲的形制,只是甲片的尺寸已比戰國時小,而且笨重的甲裙已縮短成為腰以下的活動編綴,長的甲袖也改為只護肩和上臂的披膊,這些都為了利於步兵野戰。同時,騎兵的鎧甲更顯輕便,甲身更短,並且除去披膊,原因是當時騎兵乘馬的馬具尚不完善,沒有高橋馬鞍和馬鐙,為了駕馭乘馬,鎧甲就要短而輕便。只有傳統的戰車兵中的車禦,還是使用綴有長甲裙的甲,並附有長及手腕的甲袖。這些秦甲看起來主要是厚重的皮甲。但是其中的軍吏和指揮的官員所穿的鎧甲,甲片較小而編綴精致,可能模擬著釘綴於皮革襯底上的金屬甲片,應為鐵鎧。西漢時期的鐵鎧,在田野考古發掘中屢有發現。完整的鐵鎧實物,先是在1960年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漢代城址出土一領,大約是漢武帝時的遺物,由650片左右鐵甲片編綴而成。後來在1968年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一領卷放的鐵鎧,經過細致的復原,是用兩種小型鐵甲片編成的魚鱗甲,由甲身、筒袖和垂緣三部分構成,共用鐵甲片2589片,重16.85千克。
以後又不斷在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山東臨淄西漢齊王墓隨葬坑、廣東廣州象崗西漢南越王墓等出土有整領的鐵鎧甲。在陜西西安漢長安城武庫遺址的發掘中,也獲得許多西漢鐵鎧甲片和銹蝕成塊的鎧甲殘件。這些珍貴的出土物都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白榮金精心復原,使人們得以比較清楚地了解漢代鐵鎧的真實面貌。在臨淄西漢齊王墓隨葬坑中出土的鐵鎧甲,有的在鐵甲片表面貼有金、銀飾片,編綴成鎧甲後,頗為華美,它不能提高防護功效,只是為了炫耀使用者的高貴身份。那座隨葬坑中,還有由鐵甲片編綴成的兜鍪,由80片甲片編成,值得註意的是兜鍪頂部沒有封頂的甲片,形制特殊。
四
從上述自殷周至漢代,中國古代甲胄發展的歷程,顯示出中華古文明的特色,它與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是走著一條具有獨特民族特征的發展歷程。到漢代,中國古代甲胄的制作,特別是鐵鎧的制作日趨成熟,形成一定的規制。首先,鎧甲均由事先制好的甲片編綴而成,編綴時使用以皮、絲、麻等質料的絳繩。第二,鐵甲片在早期較長大,形似簡劄。後來改呈圓角長方形,再後來逐漸成為甲片一端邊緣平直,另一端是圓弧形狀,整體近似舌形,基本形制日趨規範。舌形甲片作固定編綴時,圓弧的一端向下;作活動編綴時,圓弧的一端向上。第三,不論是固定編綴還是活動編綴,甲片都是先橫編成列,然後上下編聯。甲片上下兩列的編綴,作固定編綴時是上列壓下列;作活動編綴時則是下列壓上列,以使下列甲片可以向上推移活動。從漢代經三國魏晉直到南北朝時期,中國鎧甲都是基本按這樣的規制而制作的,只是在鎧甲的外貌和防護部位的組成方面有所變化,從河北臨漳北朝時期的鐵鎧甲片等,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圖10談到漢魏三國時鎧甲形貌的變化,讓我們再回到前面引述過的曹植《先帝賜臣鎧表》,表中所列的黑光、明光、兩當等鎧甲,都是漢末曹魏時新興的較稀有的鎧甲,但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它們先後成為當時最流行的鎧甲類型,先是兩當鎧,繼之是明光鎧。說起兩當鎧(也作襠鎧),即會使人憶起四曲豪放、熱烈的北方色彩的民歌: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須多。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
放馬大澤中,草好馬著膘。牌子鐵襠,尾條。
前行看後行,齊著鐵襠。前頭看後頭,齊著鐵。
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屍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這四曲《企喻歌辭》,本為北歌,是馬上樂,為燕、魏之際鮮卑歌也。歌辭生動地描述出當時騎兵的形象:騎著肥壯的戰馬,身披鐵質兩當鎧,頭戴插飾著(山雉)尾條(俗稱雉雞翎)的鐵兜鍪(),列隊馳騁在大澤中。在北朝墓出土陶俑和北朝佛教石窟寺的壁畫中,都可以看到這些身披鐵兩當鎧的騎兵的雄姿。兩當本是漢時服裝名稱,特點是其一當胸,其一當背,這類鎧甲形貌特征與之相同,所以也名兩當鎧,因其結構適於騎馬,所以北朝時極為流行,有時還在兩肩加施披膊(掩膊)以增加防護功效。
圖11到了北朝晚期,明光鎧又逐漸取代兩當鎧,成為軍中裝備最多的鎧甲。明光鎧的特征是在胸前左右各設一圓形的胸護,這種大型金屬圓護,很像鏡子,在戰場上,圓護反照太陽光即發明光,正如漢代鏡銘中常見的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所述,故稱明光鎧。此後這類型的鎧甲日益流行,到隋唐時期一直是軍中鎧甲最主要的類型,所以到唐朝時《大唐六典》列出的甲制有十三種,其中第一種就是明光甲,從唐代的陶俑、壁畫和其他雕塑品可以看到大量披著明光鎧的將士和天王的形象,還可以看到從唐初到唐末明光鎧細部結構的變化,從而使其防護功效日臻完備。在《大唐六典》列出的鎧甲中,除軍隊的裝備外,也列出一些以布、絹制作的供儀仗用的鎧甲,它們的外表華美,但不具備實戰功效,在唐代的俑等文物中也經常看到模擬這種華美的儀仗用鎧甲的雕塑品。
到北宋時期,在沿襲唐代規制的基礎上鎧甲也有新的發展,在慶歷四年(1044年)修成的《武經總要》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官式鎧甲的形貌。該書前集卷13《器圖》中,有五領甲胄和一領馬甲(具裝)的圖像,在說明文字中敘述了宋甲各部位的名稱:其制有甲身,上綴披膊,下屬吊腿,首則兜鍪頓項。以其中的步人甲為例,甲身(圖中又作身甲)是一整片,由十二列小長方形甲片組成,上面是保護胸、背的部分,用帶子從肩上系聯,腰部用帶子從後向前束,腰下垂有左右兩片膝裙。甲身上自左右肩綴披膊(圖中又作掩膊),它們在背後聯在一起,以帶紐結在頸下。兜鍪呈圓形覆缽狀,後綴頓項,頂心灑插著三朵長纓。另一領鎧甲的裝飾較為華麗,身甲的胸和背部分上作山文。腰帶以下有腿裙、鶻尾,披膊肩部作虎頭狀,可以清楚地看出與唐代甲胄之間的承繼關系。當時北宋朝廷設有專門制作軍事裝備的機構,先是在都城設弓弩院掌管制造弓弩甲胄器械旗劍等物,所領兵匠達1042人之多。以後,又設有南、北作坊。到宋神宗時又將南、北作坊改為東、西作坊,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兼管軍器監,從而使鎧甲和兵器的質量和數量都有顯著提高。當時生產一副鐵鎧甲,是相當費工費時的,制作時先要將鐵制成甲劄(甲片),再經過打劄、粗磨、穿孔、錯穴並裁劄、錯棱、精磨等工序,待甲劄制好後,再用皮革條編綴成整領鎧甲。最後在鎧甲裏面還要掛上襯裏,以防磨損披鎧戰士的肌膚。因此制成一領鎧甲,往往需要幾十天乃至上百天才能完工。至於具體用工和所需資金,朱熹《與曹左司事目劄子》中記有打造步人弓箭手鐵甲的工費,每副鐵甲約需皮鐵匠工120,工錢約三貫半左右。至於一領鎧甲的重量,據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全裝甲要用甲片共1825片,總重量在4550斤,不得超過50斤,大約相當現在31.25千克。所以當戰士披掛上總重超過31千克的鎧甲作戰時,不僅要求具有充沛的體力,更要有一定的耐力,否則是難於勝任戰鬥任務的。在小說《水滸傳》中,梁山的馬軍頭領原多出身於官軍將官,出陣時自是甲胄全裝。而一般步軍頭領,則多不著鎧甲,尤以李逵為甚,出陣時總要脫得赤條條,這一方面因他們多出身草莽,也是因步戰不著沈重的鎧甲可更輕捷靈便,利於持久作戰。小說中的描述也還反映著實戰的情況。
在中國古代甲胄的發展歷程中,也不斷汲取著域外的養分,出現一些鎧甲類型是來自西域的影響的產物,前述曹植鎧表中列出的環鎖鎧就是最突出的例子。環鎖鎧俗稱鎖子甲,它應是沿著著名的絲路由西亞輸入的鎧甲類型。有關曹魏時的環鎖鎧因缺乏實物或圖像資料,目前尚難尋原貌。但大量從西域輸入這種鎧甲已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派呂光為都督西域征討諸軍事,進攻龜茲城時,就遭遇到西域諸軍裝備一種他所不熟悉的鎧甲,圖12鎖子甲的四種結構形式
據《晉書呂光載記》記述那是鎧如連鎖,射不可入。呂光取勝回還帶回的大量戰利品之中也包括這種特殊的鎧甲。直到唐代,雖然鎖子甲已列為《大唐六典》甲制之中,但它依然屬西域地區的特產,《舊唐書西域傳》所記康國給唐廷的貢品中,就有鎖子甲。這種鎧甲的特征是由鋼鐵的環連環相套所制成,比由甲片編綴的傳統鎧甲輕便,故受人喜愛。在《水滸傳》小說中所述金槍手徐寧珍藏的雁翎砌就圈金甲,在書中又寫作雁翎鎖子甲,正表述的是輕便的鎖子甲。小說的描述也反映出古代鎖子甲並非軍中普遍裝備的鎧甲,因此稀有而顯名貴。
中國古代甲胄制作技術,也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對東鄰的古代朝鮮和日本有極為深遠的影響。在古代日本,古墳時代(一般認為從公元3世紀末開始,一直延續到7世紀末)以前,沒有發現過金屬制作的護甲,在考古發掘中只是在公元4世紀的古墳中才出土有鐵質鎧甲,先出現的是短甲,以後改用掛甲。在短甲中出現最早的是由小型鐵甲片用皮索編綴而成的,最典型的出土品如奈良城山2號墳出土的短甲和京都椿井大冢山古墳出土的小劄胄。這兩處的鐵甲胄所使用的小型甲片都呈舌形,下緣平直,甲片上所開編綴用的小孔位置,以及甲片的高寬的比例,與中國漢代的甲片完全一致;而且編綴方法也是仿效漢代鎧甲,同樣是橫列編綴的甲片前片壓後片,而縱編是下列壓上列。十分明顯,日本古墳中於公元4世紀時突然出現了鐵甲胄,正是接受了中國鎧甲制作技術的產物,這種技術是先傳入朝鮮半島,然後自半島南端又跨越海峽傳至日本。當日本古墳時代開始使用鐵甲胄以後,很快就走上具有其鮮明民族風格的發展道路。鐵甲使用的甲片從最初的小型舌狀改向中型的長甲片發展,後來更變成大型甲片。同時從以繩絳編綴改向鉚接,出現了留短甲,表明日本古代具有民族特色的短甲制作日趨成熟。接著又發生了變化,掛甲開始出現,同時大量出現的是馬具和保護戰馬的具裝鎧,這又是通過朝鮮半島再次接受了新的來自中國的影響,草摺鮮卑系統的重裝騎兵甲騎具裝由東北影響到朝鮮半島,再以朝鮮半島為跳板而影響到日本,同時也可能還將良種戰馬引進日本,於是適於騎兵使用的掛甲和保護戰馬的具裝鎧,以及成套完備的馬具在日本列島流行起來。
日本歷史進入奈良時代以後,多次派遣使者遣唐使來中國,與唐朝交往密切,深受唐文化影響,鎧甲的制作同樣受到唐代甲制的影響,在日本延長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49《兵庫寮》中可以看到當時鎧甲受唐制的影響。以後日本歷史進入平安時代(7941185年)和鐮倉時代(11921333年),日本民族鎧甲有了新發展,鎧甲的主要類型有大鎧(鎧)、胴丸、腹卷等,後兩種也可以說是大鎧的簡化形態。
但這時的大鎧已與中國鎧甲的形貌不大相同,它基本是由胸甲(胸板和弦走)與背甲(背胴),下接甲裙(稱為草摺,又分前面的草摺,以及後草摺、左草摺、右草摺共四組),兩側有較大的披膊(稱為大袖),在前胸左右各有一防盾狀物,近於中國鎧甲的左右胸護,但其左右形狀並不同,右側稱栴檀板,左側稱鳩尾板。與大鎧配合的兜鍪,下緣聯有吹返左右各一,後有,三者合起來起中國兜鍪所綴頓項的作用。在日本的兜鍪額前,有一種在中國鎧甲從未有過的立飾,稱為鍬形,一般是向上伸出的雙叉角,安裝於鍬形臺上,出現於平安末期。開始時鍬形矮短,到鐮倉時代越來越大,極為盛行,形成日本民族鎧甲的特征之一。這時的日本鎧甲,已經具有與中國鎧甲完全不同的形貌。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古代鐵鎧甲的出現,表明中國古代甲胄對日本的影響,反映出中國和日本文化交往的源遠流長。同時,也可以從平安時代以後日本鎧甲的發展,看出日本鎧甲主要是大鎧具有獨特的民族特征,特別是兜鍪額前的鍬形,以及胸甲前的栴檀板與鳩尾板,都是中國鎧甲從未有過的部件,自是日本大鎧的特征。
近年來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在日本深受歡迎,曾多次被繪成連環卡通畫、拍成電影或設計成電子遊戲,於是日本的藝術家常按照日本的大鎧等他們熟悉的鎧甲形貌,用來設計中國古代三國時期將帥的甲胄,於是關、張、趙雲等中國歷史人物身著日本大鎧的形象不斷出現在畫冊和屏幕上,這也是不足為奇的,實難求全責備。但令人驚詫的是在中國卻也發生過類似的數典忘祖的怪事,某些影視人士竟然也讓關於《三國演義》的電視連續劇中的三國將帥,諸如曹操、周瑜、趙雲、關羽等也披掛上比他們遲幾個世紀的異國鎧甲,頭上飾插著只有日本大鎧才有的雙叉角的鍬形,胸前左右垂著模擬栴檀板與鳩尾板的飾件,這種缺乏歷史常識和缺乏民族尊嚴的做法,實在令國人氣憤,連有學識的日本友人也感到驚詫不解。我們期待今後不要再發生這類無知之舉。(200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