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故事結束時,德墨忒耳令大地重新長出五谷和果實,恢復旺盛的生機。歌者提醒我們,哈德斯是司掌財富的神祇。德墨忒耳和哈德斯都能給人們帶來富足,然而他們之間的和諧,又往往表現為相互矛盾的形式。詩歌的末尾是一段禱詞,向德墨忒耳這位最偉大的母親祈求:
您賜予我們如此豐厚的饋贈
您帶來四季
尊貴的女神,承您之佑
您以及您美艷絕倫的女兒珀耳塞福涅
請接受我的頌歌,賜予我
我心渴求的那種生活孩子
在羅馬天主教堂的午夜彌撒中,唱詩班一開始就會贊頌:“聖嬰已降臨在我們中間。”聖誕節就是慶祝耶穌以嬰兒和神祇的身份降臨人間。許多宗教中都有聖嬰的故事,不僅表現了神祇的童年,也呈現了童年的神聖性。神話中的母親是所有生命的基本法則,而聖嬰則是所有經驗的一個層面。榮格從講述英雄童年的神話故事中獲得靈感,提出了心靈“原型孩童”的概念,用來描述人生中所有遭到遺棄、赤裸脆弱、同時又具有神性力量的東西。在這裏,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了悖論的豐富意義:
一個同時具備力量和弱點的原型形象,有如擁有正反兩副面孔的羅馬人的保護神雅努斯。
許多文化的神話故事中都有這樣一個小孩,被父母遺棄,在野外或貧賤的養父母家中長大。這種小孩的一個特質,就是完全暴露在命運、時間和環境之中,缺少更有人情味的保護。然而,這樣的暴露正是促使小孩茁壯成長、獲得力量和新生的原因。暴露在生活中,既是一種風險,也是一種機會。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內心中的小孩一方面孤苦無依,另一方面卻又躍躍欲試,準備在生命中扮演特別的角色。
一些現代心理學派把“心中的孩童”視為創造力和自發性的代表,但榮格所指的孩童則更為復雜。只有承認和接受這個孩童的脆弱,而不是逃避,我們才能接觸到他的力量。與孩童的無知和無能相伴的,是一種特殊的力量。夢中,我們經常看到被遺棄的小孩在街上流浪,不知何去何從。這樣的夢境反映了我們心靈的童年。醒來時,我們可能會下決心,永遠不讓自己顯得如此迷失和狼狽。然而,若想承認和關懷心靈中的小孩,而不是勉強對之加以“改進”,那麽,我們就必須接納這種流浪、迷失和無助,因為這些原本就是小孩的特質。
在早期一篇分析孩童的論文中,希爾曼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我們傾向於躲避心中的孩童,認為他的無能是一種低劣,必須以教育、成長和宗教洗禮加以改造。他反對將“成長”作為一種信條。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停止成長,甚至必須後退。今天的人們往往把成長當作理所當然的追求,結果忽略了停滯和後退在某些時候的必要性。期望心靈中的小孩長大,這本身就是對他的不尊重,因為“小孩”本來就意味著“沒有長大”。
許多日常用語,都會在無意中對心中的小孩造成傷害。一般人在流露出某種原始的情感之後,總會自責:“我太不成熟了。”
如果我們不把這句話作為對童心的批判,而是只取其本來的意思,那倒是對實際情況的準確描述:我很不成熟,這種不成熟是我本性的一部分。然而我們在說這句話時,通常都帶著這樣的意思:我不想表現得這麽不成熟。
有時我們會說:“這是童年時期留下來的問題。”這樣,我們又一次把童年當成了煩惱的根源,當作成長過程中必須擺脫的東西。我們總是感嘆,如果童年不是那個樣子就好了!然而拒絕童年就是拒絕自己,也是拒絕關懷心靈。那個永遠存在於我們思想和夢境中的小孩,或許有很多缺點、總是犯錯,但那就是我們自己。缺點和優點一樣,都是構成我們人格的一部分。當然,把成年後的問題歸咎於童年的想法,倒是能讓我們與心中那個具有神力的小孩,以及他那蘊涵無限生機的卑微保持聯系。越是在我們感到卑微的時候,心靈就越容易顯現。
有時三四十歲的成年人會說:“我到現在還不知道,我長大後會是什麽樣子。”無論說這句話時的口氣有多輕松,都透出了一種深深的自卑:我究竟怎麽了?活到這把年紀,我原本應該事業有成、收入豐厚、生活安定才對。但是願望歸願望,我們心中的小孩卻還沒有準備好。認識到這一點時,我們心中可能會泛起一陣哀傷,這正是心靈在反思自己的命運,擔憂自己的前途,也為想象力的開放提供了可能性,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小孩的力量。
心中孩童的幼小和柔弱有如“芝麻開門”的口令,是開啟未來、發掘潛能的一把鑰匙。
孩童的“無知”同樣蘊涵著無數可能性。《新約·福音書》記載,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年幼的耶穌跟父母失散了,後來人們發現他在一所猶太教堂中,正同拉比們討論神學。這只是一個有關奇跡的故事嗎?它其實表現了孩童的特殊智能,盡管混沌,但又無比深刻。15世紀的偉大神學家,庫薩的尼古拉曾著書論述“學會無知”的重要性,他認為,我們必須設法忘掉那些阻礙我們領悟真理的知識。我們必須回到孩童的無知狀態,因為世俗生活已經讓我們變得太過精明。禪宗也勸誡人們莫失“赤子之心”。
以上都是專屬於小孩的特質,永遠不會成熟,永遠無法擺脫。
但心靈中的小孩無知而笨拙,讓我們感到尷尬不安,所以我們總傾向於排斥他,掩蓋他的存在,甚至強迫他消失。然而,這樣的壓制只會讓他變得桀驁不馴。越是努力掩飾無知,我們就越顯得無知;越是故作成熟冷靜,我們就越是暴露出自己的幼稚;越是想充當大人,我們就越表現得像孩子。
如果我們能珍惜自己的童心,那麽在生活中,我們和兒童的關系就會變得更加開放,對雙方都大有裨益。例如,關於兒童的一大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教育他們?政客和教育家提倡強化科學和數學課程,將計算機和其他科技大規模用於教育,經常進行考試和測驗,嚴格考核教師,削減文藝類課程的經費。這些做法的用意在於把孩子培養成“完人”——不像古希臘人追求的那樣德智兼備,而是成為社會機器最高效的零件。在這場精密計算中,他們只想著幫孩子面對生存競爭,卻忽略了他們心靈的需求。
“教育”的意思是“引導出”。我們通常將其理解為“將孩子引導出童年”,但教育的真諦,是將童年原本具有的智慧和才華引導出來。夏山學校的創始人尼爾多年前就指出,我們應該相信,兒童已經擁有了才能和智慧。傳統觀念認為兒童的心智是一塊白板,事實上,兒童所知道的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兒童的智慧不同於成年人的智慧,但同樣有它的地位。
傷害童心就等於傷害心靈,因為童心是心靈的一個側面,而心靈的任何層面遭到漠視,都會成為痛苦的根源。在當今社會中,我們很難找到童年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的快樂。我們耗費巨資建立電子娛樂中心,卻無法滿足心靈對簡單樂趣的追求。在世界各國中,美國可算是最不會照顧兒童的國家之一,鼓吹“維護兒童權益”,卻不曾從兒童的立場出發,真正為他們的福祉而努力。成年人重視信息甚於奇跡,重視娛樂甚於遊戲,重視知識甚於蒙昧,而他們擔心的是,對童心的提倡會對這些價值觀念造成威脅。要關懷心中的孩童,我們就必須面對自己較為低級的本性——無法控制的情感,愚蠢癲狂的願望,以及各種形式的軟弱無能。
在回憶錄中,榮格針對兒童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論斷。他說,比起成年,童年“更能完整地呈現自我,更能刻畫一個人完整純粹的個性”。他還認為,兒童能在成年人心中激起原始的渴望,而這些渴望是成年人在適應文明生活的過程中逐漸喪失的。
我們誤以為“進步”就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所以在社會層面上,我們自認為比祖先更聰明、更發達,而在個人層面上,又認為成年人比兒童更有智慧。這種對發展進步的迷信,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蒂固,影響了我們在許多方面的價值觀。在這個等級分明的世界裏,我們之所以蔑視發展程度較低的文化,是為了抗拒我們的原始本性;之所以堅持在教育和科學技術的階梯上節節爬升,追求成熟的境界,是為了排斥我們內心深處永遠存在的童心。這並不是真正的成熟,成熟的人既重視新的生活方式,也珍惜過往的經歷,而我們只是在抗拒心中那個小孩,因為他雖然充滿性靈,卻妨礙我們主宰自己的生命,這讓我們覺得羞恥。要關懷心靈,就不能排斥它的任何一方面,即使是它比較卑微的部分,比如童心。只有承認了童心的永恒存在,接受它的種種不足和缺陷,我們的心靈才能得到關懷。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