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古希臘還流傳著另一個關於家庭的神話故事,這一故事備受尊崇,以至於在“伊琉西斯秘典”中有專門對應的儀式。儀式的焦點是女神德墨忒耳失去她心愛的女兒珀耳塞福涅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古希臘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說明,母性同樣是心靈的奧秘之一。
一個神話故事往往同時指向許多不同層次的經驗。這對母女的故事,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的無數母女之間上演,而且包含在我們自己和其他母性形象的互動關系中——這些形象有男有女,有時甚至還包括那些充當“母親”的組織機構,如學校或教堂等。在我們內心深處,這個故事則顯現出心靈各個層面之間的緊張關系。
故事記載在古老的《荷馬史詩·德墨忒耳頌》中。在故事的開頭,珀耳塞福涅離開母親,獨自在外面摘花——玫瑰、番紅花、紫羅蘭、鳶尾花、風信子和水仙。詩中告訴我們,大地生長出水仙花,是為了誘惑人們。這種花兒明艷絕倫,任何人見了都會驚訝萬分。它有一百個花冠,散發出的芬芳讓天地和海洋都陶醉其中。
珀耳塞福涅正伸手去摘水仙花,大地忽然裂開了,冥王哈德斯從中現身,將她擄上黃金戰車揚長而去。除了太陽和月亮,沒有人聽見珀耳塞福涅的呼喚。眾神之王宙斯有事不在,而且按照詩中的說法,他也默許哈德斯的行為。最終,德墨忒耳聽見了女兒的哀哭,頓時“心如刀絞”。她立即扔掉頭上的冠飾,棄絕天界的飲食,去尋找她的女兒。
在希臘神話中,哈德斯是冥府之王,具有隱身的能力。他統轄的是世間的精髓,是生命中不可或缺卻又隱而不見的永恒因子。
古希臘人認為,冥府是靈魂的居所,而我們如果想擁有深沈的心靈世界,就必須同冥府保持某種聯系。我們已經看到,為了修煉父性,奧德修斯就曾經拜訪冥府。俄耳甫斯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並且發現從那裏返回陽世非常艱難。在死亡和復活之間,耶穌曾旅經死者的國度,而但丁的朝聖之旅也是從那裏開始。在這些故事中,“冥府”的意象都與實際的死亡有關,同時也代表個人或社會隱藏的、神秘的、深不可測的內心。
珀耳塞福涅的神話告訴我們,有些時候,我們並不是出於本意才發現我們的心靈與冥府的。某些凡世間的事物可能成為誘餌,勾引我們墜入自我的深淵。我曾認識一個人,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把家人也照顧得非常好。一天他突然心血來潮,決定參觀本地的一家美術館,以前他從未去過那裏。館中展出的一些攝影作品深深打動了他,他當下決定做一名攝影師。於是,他把生意轉讓給別人,放棄了豐厚的收入和優裕的生活。那天他看見的照片,就像珀耳塞福涅看見的百冠水仙花一樣,莫名地吸引了他;在美術館中,地面仿佛在他眼前裂開,他的想象力完全被擄走了。他的妻子扮演了德墨忒耳的角色,為曾經的安逸生活而悲嘆。然而對他來說,藝術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他情願任過去的生活徹底傾頹。
家長都知道,孩子很容易受危險人物和活動的吸引,結果就可能誤入歧途。對孩子來說,越軌的行為往往很有吸引力,但在家長看來,這只會毀掉他們的心血,讓他們教育子女的苦心付諸東流。珀耳塞福涅的故事可以看成是每個孩子的神話,而我們必須認識到,孩子容易受陰暗面吸引的事實,固然有危險性,但有時也是培育心靈的唯一途徑。
我認識的幾位女孩子,曾經親身體驗過珀耳塞福涅的經歷,這讓她們的人生發生了巨大轉折。她們原本都是珀耳塞福涅式的清純女孩兒,但後來受到邪惡男子的勾引,跟隨他們進入毒品和犯罪的世界,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性愛實驗。其中有一位女子做過一連串的夢,夢裏有一個看不清面目的男子,躲在樓梯下面的陰影裏,渾身散發著殺氣。原本很清純的她,在做這個夢兩年之後,個性改變了,變得更加復雜、更加世故。其實,她的引誘者來自她內心深處。
這種情況牽涉到的人,無論是實際生活中為孩子操心的母親,還是任何受到情感深淵吸引的人,都會喪失純真,而這樣的喪失很可能帶來痛苦和困惑。心理學家貝瑞將這種母性的哀傷形容為“德墨忒耳式的抑郁”。德墨忒耳得知女兒被拐入冥府之後,立即喪失了對衣食的興趣,她這樣做,正對應著女兒在日常生活中的退隱。這位母親的抑郁,一方面反映出她對女兒命運的同情,另一方面也顯現了她對諸神袖手旁觀的憤怒。
德墨忒耳和珀耳塞福涅是同一個神話故事的兩面。我們心中都有兩股力量,其中一股用水仙花般的誘惑吸引我們,將我們拉向深淵,另一股則努力讓我們留在正軌上,遵守熟悉的、正常的價值準則。德墨忒耳對珀耳塞福涅的母愛,以及她不懈的追尋,終於讓女兒尋到了靈魂的世界,而沒有在途中喪生。德墨忒耳的故事展現了母親面臨的終極考驗:既要保持對孩子的關愛和期待,但在孩子經歷心靈轉變時,又要全心全意支持她。它告訴我們,為了保護必須面對危險和誘惑的孩子,母親需要付出多麽深切的愛,每個人在心靈受到危險的事物誘惑時,都需要母性的關愛與呵護。
所有的母性,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由真摯的關懷和強烈的痛苦組成的。基督教中聖母瑪利亞的偉大意象,既是撫慰凡人的聖母,也是“悲傷的母親”。在這兩種情感中,母親都與孩子維持著緊密的聯系,即便自己忍受痛苦與憤怒,也要允許孩子去經歷生活,追求心靈與個性的成長。
在一個沒有冥府、沒有靈魂、沒有任何神秘性的世界中生活,有時這樣的想法具有相當強烈的誘惑性。在故事中,德墨忒耳發現宙斯默許了哈德斯的誘拐行為後,決定化身凡人前往俗世。在雅典附近的伊琉西斯鎮上,她找到了一份平常的工作,在一戶人家當保姆。
貝瑞認為,德墨忒耳遷居到凡間,過世俗而正常的生活,是對冥府吸引力的一種抵抗。有人陷入抑郁或煩躁時,朋友們會這麽勸他:“盡可能忙起來吧,別去想它。”即使專業的心理學家有時也會建議人們,把全副心思放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上,免得受到“胡思亂想”的誘惑。從德墨忒耳的角度看來,女兒被誘拐到陰森的冥府,完全是一樁無法容忍的暴行。然而從宙斯的反應來看,這場誘拐事件的發生有其必然性。既然宙斯都允許了,那麽不管發生什麽事,都完全符合神的意旨。盡管某些經驗會奪走我們的純真,改變我們的生活,讓心靈更加復雜深沈,但我們還是會受到這些經驗的吸引,因為這原本就符合事物的本質。
德墨忒耳在人間做起了保姆,照顧一個名叫德墨芬的男嬰。
她悉心照料著他,用神油塗抹他的身體,往他身上呵氣,把他抱在懷裏——這表現了一位神祇對凡間生命的精心呵護。每天晚上德墨忒耳都把嬰兒置於火中,以賦予他永恒的生命,結果嬰兒的母親看見了,嚇得尖叫起來。德墨忒耳對凡人的無知感到非常生氣,大喊:“什麽是福,什麽是禍,你都分不清楚。”——這正是整個故事的基本主題:有時候,如果能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凡俗觀念中的危險事物,可能令我們受益。
為凡人充當保姆的短暫時光裏,德墨忒耳教給了我們許多為人之母的道理。她向我們展示了,母性不僅包括凡俗性質的養育,還有神性的一面。她把孩子放在火中,是為了焚去他身上的塵俗,讓他獲得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生命”並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還可以理解為心靈的深層空間。只有讓孩子經受生命激情的焚燒,才能煉就心靈的長存不朽,這就是德墨忒耳式的為母之道。養育孩子,不僅要培養他的生存能力,更要指引他去探索內心和命運的奧秘。
身為心理醫生,我常常遇見自認為充滿母性的男女,他們過度追求神話中的母性原型形象,結果反而陷入了曲解、誇張和強迫的糾纏。甚至有些人一旦面對需要母愛的人,就會喪失理性和自制。有些人說,他們結婚是因為對方離不開他們的呵護。女性容易被身心受過創傷、敏感柔弱的男子以及尚未成熟的大男孩吸引;男性則往往對嬌柔脆弱的女子情有獨鐘,覺得她們需要“母性的”保護與指引。要解決這些由“母性情結”引發的問題,就需要對母性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當我們要給他人以母性的關懷時,最好的方式往往不是自己扮演母親的角色,而是設法喚起對方內心中的母性。
德墨忒耳和珀耳塞福涅的故事告訴我們,為母之道,絕不僅僅是照顧孩子的直接需要這麽簡單。母親們必須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運——獨特的心靈與個性,而為了保護這種個性,哪怕是必須犧牲通常意義上的“正常”與“安全”,也應該在所不惜。讓孩子在命運和經歷的烈火中淬煉,的確與母親保護子女的天性不符,然而神話告訴我們,凡間的母性和神界的母性是不同的。後者的視角更加寬廣,是母愛在更深層次上的表現形式。
故事中,德墨忒耳隨即顯露出神性,要求這一家人建造祀奉她的廟宇,於是她從凡人保姆回歸到受人尊崇的女神身份。每個人都可以在心中為母性建造一座廟宇,賦予我們生命中的母性一些神性的色彩。這樣,每當我們發覺自己耽於為人之母、對別人的需求過度敏感時,就可以努力喚起母性之神,而不是自己勉強扮演德墨忒耳的角色。
就在放棄了凡人的保姆身份之後,德墨忒耳命令五谷與果實不再生長,使凡人的生存瀕臨絕境。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開始接觸德墨忒耳的秘密——接受心靈深淵的誘惑,從而形成獨立的個性之時,外部世界可能會喪失一部分的意義,正如大地不再長出五谷一樣。德墨忒耳是農耕之神,代表了為我們提供衣食、滿足我們基本生存需求的大自然。當我們沈溺於心靈受到的誘惑中時,大自然的外在影響就會削弱,而我們內心中的活動則開始占據主導。
故事發展到這裏,德墨忒耳的做法給每個人都帶來了痛苦,宙斯不得不出面仲裁,試圖尋找妥協的方法。然而哈德斯堅持認為,他對珀耳塞福涅的占有是合法的,而德墨忒耳則不依不饒,一定要哈德斯把女兒送回陽世。宙斯派彩虹女神伊裏斯去見德墨忒耳,求她回到諸神的居所,但伊裏斯沒能完成使命。於是宙斯輪番派出諸神,但諸神都無法說服德墨忒耳,讓大地重新長出五谷。最後,宙斯派出最為擅長仲裁調停的赫耳墨斯,並要求哈德斯協助。
哈德斯“陰郁地笑了笑,沒有違抗眾神之王宙斯的諭旨”。他告訴珀耳塞福涅回到她母親身邊,但就在珀耳塞福涅離開之前,他勸服她吃下石榴子,這樣她就永遠不能徹底擺脫他。從此之後,珀耳塞福涅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必須跟哈德斯共度,其他時候則陪伴母親。
我的一個學生曾指出,這正好是睡眠和清醒時間的比例。每天夜裏從我們內心湧出的意象和情感,或許與白天並不相同,而且有時會格外清晰鮮明,令人不安。有些夜晚,在甜美的夢境中,我們會窺見那朵擁有一百個花冠、美得超凡脫俗的水仙花,但也可能感受到對黑暗冥府的恐懼。我們一生的時間裏,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司掌死亡的哈德斯管轄;我們也都曾感受過關系破裂、希望破滅、事業失敗的痛楚。
要在代表陰暗死亡的哈德斯和代表蓬勃生命的德墨忒耳之間尋求和解,必須求助於赫耳墨斯——以他命名的“釋經學”,也就是在尋常人生經歷中發掘詩意的藝術。從赫耳墨斯式的觀點出發,我們會發現,陰暗幽深的經驗是可以與日常生活共存的。故事告訴我們,赫耳墨斯能夠恢復“母親之心”(她一心想讓生命茁壯成長)和“女兒之心”(她一心向往未知世界,甚至寧願放棄生命)之間的關系。在赫耳墨斯的幫助之下,我們可以“看透”抑郁和自毀傾向,玩火行為和不良癖好,然後探尋這些傾向是何種意義的表達,究竟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什麽樣的作用。
許多母親都有這樣的問題:過於關心孩子的幸福,把母親的角色看得太重要,以至於不願讓孩子發展個性,養成與她們不同的獨立人格。我常聽到女人說,她們不想變得像母親一樣,也常聽男人抱怨,他們不願被母親擺布。除開個人因素,我們會發現,這些情況都是德墨忒耳與珀耳塞福涅的神話在現實生活中的反映。
我們都需要探索心靈的深淵與陰影,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個性;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又不能放棄內心中母性的指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系正常的社群生活。
只有在經歷過陰暗與危險之後,我們才算長大成人。我們完全可以在這種“成年儀式”的考驗中存活下來。任何真正的入門儀式,都是從死亡走向新生。就像珀耳塞福涅從冥府歸來,就像大地重新長出五谷果實——從心靈的深淵回歸到生生不息、豐饒充實的人生。
後人以“冥後”稱呼珀耳塞福涅,用繪畫和雕塑表現她坐在冥王哈德斯身邊寶座上的形象。盡管回到母親身邊時,她也會像一般人家的女兒一樣,向母親詳細講述她被誘拐的經過,但她在冥王那裏獲得了崇高而永恒的地位。心靈植根於陽世的同時,也需要在冥府陰世建立起長久存在的基礎。
一生中,我們大都有過三四次珀耳塞福涅式的經歷,在講述這些經歷時,我們會說:“熬過這個階段之後,我變得更加成熟了。”伴隨我們熬過這些經歷的,是內心深處的母性,那種對生命、收獲和生生不息的渴求。對生命的這份熱愛是德墨忒耳賜予我們的禮物,越是遭遇嚴重的威脅,就變得越發堅定而強烈。盡管這個世界時刻遭受各種死亡力量的侵襲,生命卻永遠豐饒興旺。
這個故事同樣能幫助我們思考死亡本身。哈德斯可能會通過某種死亡經驗——他人的過世或是我們自己的瀕死體驗把我們引向冥界。只有全心全意信仰生命,我們才敢於接受死亡的影響,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轉變之後,再回到原先的生活中。
睿智的母親都知道,若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必須允許他經歷這種伊琉西斯式的成年儀式。我們無法把所有引向墮落的誘惑都隱藏起來。我們千方百計想讓孩子免於死亡的汙染,不願讓他接觸任何人間疾苦,然而最終總是徒勞無功。健全的母愛,要允許孩子去冒險。深層次的母性,意味著德墨忒耳般的大度——既深愛著她的女兒,又能尊重其他神祇的意旨和要求。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