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興國的低價競爭,用「設計力」創新成為各產業技術先行者的心頭痛。怎樣發揮「設計力」?如何經營「開放式創新」的團隊?「新產品的推出,標誌著聯想的一次重大戰略轉型,」倫敦《金融時報》指出。
二○○八開年,消費電子業的大新聞之一,是聯想集團推出紅色鋁合金外殼的個人電腦系列,一反之前承繼IBM筆記型ThinkPad的黑色質感。「新產品的推出,標誌著聯想的一次重大戰略轉型,」倫敦《金融時報》指出。
聯想負責全球消費者營銷的副總裁梅里根(Craig Merrigan),對《華爾街日報》說,「筆記型電腦市場愈來愈像汽車市場了。你駕駛的汽車可以反映你的個性;同樣,筆記型電腦也日益成為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
在愈來愈進入短兵相接肉搏戰的個人電腦產業中,用「設計」生產反映使用者個性、時尚感的創新產品,已成為眾廠商的競爭重點。
連一向給人「方方正正、乏味」機型印象的德州硬漢戴爾,都開始「重視工業設計」了。十二月底推出帶著兩個音箱、玻璃底座、看來像台小電視的黑色一體機XPS One。「如果沒有戴爾的商標,XPS One可能會被誤認為個人電腦設計翹楚蘋果、或新力的產品,」《華爾街日報》老牌科技專欄作家莫博士(Mossberg)形容。
時尚設計,也是今年一月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產品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的重點主題。
喜愛度、優雅度、價值感
今天,面對新興國的競爭,各產業技術先行者最關心的,就是如何用「設計力」進行產品、服務的創新。但根據麥肯錫、及波士頓管理顧問公司,最近針對全球企業領導人的意見調查,大部份企業領導人認為,自己企業內缺乏創新的「領導人、體系、及工具」。

如何將市場需求轉換成內部組織、外部配合設計公司可以掌握、運作的元素,是企業能否發揮「設計力」創新的關鍵。
MIT史隆管理學院的管理與創新教授阿特貝克(James Utterback),以及歐洲五位管理學者所著《用設計力創新》(Design-Inspired Innovation)一書,就是訪問美國、瑞典、義大利、英國一百多家企業、設計公司的合作案例,探討如何用「設計力」來創新產品、服務。研究涵蓋消費電子、汽車等產業裡的大型、及中小企業。
書中指出,大企業創新需投入大資源,而且很容易就會被對手抄襲、模仿。反而是中小企業,藉著愈來愈先進的設計工具(電腦輔助設計等),及成熟設計公司的幫助,容易創造較特殊的創新產品。「我們相信,只要能增加客戶喜愛度(customer delight)、優雅度(elegance)及永恆價值感(enduring value)的產品,就是成功運用『設計力』的產品,」作者指出。
長期追蹤瑞典六十家新創企業十五年的表現,作者發現科技工具對創新固然有效,但其中四分之一的企業用「設計力」讓業績快速成長,且是所有創新手法中最有效的一種。研究中,日本、義大利、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發創新競爭力中心」)追蹤不同國家企業的例子,也有相同的結果。
在《用設計力創新》的「管理設計力的途徑」(Managing Design Process)章節中,作者指出成功運用設計力的企業,不是胡亂推出大量新產品的企業,而是小心掌握產品結構,並隨時將客戶經驗、價值放在心中的創新。且受訪成功企業愈來愈仰賴外在設計、工程設計單位的協助,發揮設計力。
其中,最重要的設計創新者,是上游供應商,充分呼應管理界最新流行的「開放資源創新模式」(open-source innovation model)。
「整合力」掌握大局方向
然而,開放的協力設計模式中,成功關鍵因素在「整合力」(synthesis)。以道格拉斯出產的DC-3客機為例,它是最受歡迎的民航、軍用運輸機,強勢領導運輸飛機設計規格近二十年之久(一九三六至一九五○年),就是靠三十三個不同局部設計「整合」而成:包括單翼、雙引擎、機翼傾斜平滑弧線等。但單靠這些局部設計的創新,不能創造出好飛機,可能連組裝都有問題。因此,產品設計之初,應先有清楚的「大局」方向,根據這個方向做個別配件的改良。
因此,設計力的真諦是「完整性」與「整合性」。光了解個別零件無法創造出「贏的產品」,但對找出正確的大局方向卻有幫助。
有大局方向後,如何達成目標也需要創新。
管理學教導我們要制訂目標,然後列出現有資源、限制、時間、距離等條件。今天,我們每天都在問三個問題:我現在地位在哪裡?我想達成哪些目標?要達成目標,眼前最該做哪些事?
用「設計力」幫德國百工家電(Black & Decker)翻新產品形象的副總連納德(Alvin Lehnerd,現任賓州華頓商學院教授),指出這種策略下,我們最多只能發揮五分之一的「設計力」潛能。因此,他建議我們應「忘掉眼前的限制,專注我們想做的事、及心中理想的設計,像什麼限制都沒有一樣。」但仍須有兩個條件:一、我們站對位置(職位);二、我們對心中的理想設計有清楚圖像。
完全不接受眼前的限制,是用「設計力」創新的一個關鍵。實際經驗指出:努力丟掉限制,比在限制下努力,能多發揮五分之四的「設計力」。在大膽的產品創新下,百工家電的新產品品質提升、價格降低,業績也在用「設計力」創新的十年間,增加十倍,從二億美元,成長到二十億美元。
設計創新過程中,開放規格、意圖給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達成「整合性」創新的設計,的確有競爭上的風險。但MIT史隆管理學院創新、創業中心(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 Group)負責人馮希培(Eric Von Hippel)指出,創新的軌跡已經逐漸往「使用者社群」(user communities)發展,「使用者社群能增加創新的速度與有效性。」
企業間的合作對創新更有關鍵重要性。《用設計力創新》書中對英國曼徹斯特市的企業研究指出:所有條件一樣的情況下,產業群聚(clustered suppliers)對發揮創新力最有影響力。
企業間打破競爭隔閡,聯手研發,更是用「設計力」拉開與產業中「次要對手」競爭距離的關鍵。
開放標準、開放資源
最新的例子,是二○○八年一月,日本液晶電視三巨頭──松下、日立、佳能結盟,合力發展超薄、超大尺寸平板螢幕。去年底日立已推出厚度只有三.五公分螢幕的電視,四月將推出四十二吋的大尺寸電視。
面對台灣、南韓電子業的緊密追擊,日本電子業只能往新產品設計上更進一步。而產品的「設計力」,需要更開放的經營模式。
日本電子資訊技術產業協會(JEITA)會長、夏普董事長町田勝彥,讚許這項結盟說,「企業相互切磋與研討會催生新的技術。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日本獨自的液晶技術。如果日本能夠形成新的企業聯盟,技術將飛躍發展。日本的面板廠商也就能開發出新技術、新面板,家電廠商也能夠更容易地開發出先進的電視機。這樣就可以在與南韓和台灣企業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市場調查公司DisplaySearch預測,二○○八年液晶電視將成長三成,佔新電視銷售量的一半以上。日本是否能聯手用「設計力」,搶下全球平板電視市場,是生存的關鍵挑戰。
難怪美國柏克萊大學商學院開放創新中心主任亨利.伽斯柏(Henry Chesbrough),去年十月接受《天下雜誌》採訪時指出,「沒有一家企業再有能力獨立進行研發。」未來,企業必須學會善用「開放式創新」的經營模式。(2011-04-13 天下雜誌389期)

Views: 4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