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高世澤:台灣澎湖人,創辦『沿著菊島旅行』網站並致力於澎湖文化與旅行推廣,文學創作獲得文建會文薈獎、乾坤詩獎等諸多獎項,出版『捷運的出口是海洋』新詩散文集(九歌出版),目前為社會工作者兼業餘作家。
2000年對於澎湖人來說有件影響生活消費的大事,就是麥當勞在馬公市區最繁華的中正商圈上,正式有了營業據點,開幕當日即打破麥當勞全台單日營業人次最高紀錄,甚至遠在七美、望安偏遠離島的阿公阿嬤也搶搭漁船,舉村上馬公嚐鮮,這股朝聖風持續了近月,在連鎖商店尚未蓬興的當年,澎湖人總還是滿懷好奇。同年農曆春節,麥當勞推出以澎湖風情為背景的春節形象廣告:白牆紅瓦、門樓深井、朱聯彩磚的二崁社區傳統聚落形象,第一次透過密集的電視播放呈現在世人的眼前。拍攝時間落在節氣冬至,泛黃的二崁草原上持著風箏奔馳的小朋友,巧妙地將二崁古聚落的典雅樸質透過暗沈色調襯托,把澎湖老聚落的味道逼了出來。二崁,應該是第一次讓這麼多人問起它,身為澎湖人,二崁初次這麼有力道的印入記憶,爾後或獨身或攜友,我的鞋印反覆踩踏在二崁的泥土上。
「崁」這個字,在澎湖泛指高地、峻崖之意,顧名思義二崁意旨座落於兩處高地之間的聚落。環抱二崁村的主要景致包括一片無垠崗丘、平波萬頃的澎湖內海以及巍巍然的玄武岩石柱。前進二崁聚落內,佇立於紅磚灰瓦的百年古厝門樓外之餘,我也從不浪費二崁村外秀麗山水。
夏季午後,我坐在陳氏宗祠的露天戲臺,二崁就是一整個靜。眼前澎湖內海柔柔地攤成一張藍色紙卷,風握著午後陽光在海面上拖曳作詩,悠然的感覺佔盡一切。陳氏宗祠是二崁甫落成最瑰魄的仿古建築,宗祠正廳外鋪設露天戲臺,以仿玄武岩質材堆構,戲臺還未曾上戲,卻成為遊客望海的石椅,陳進時理事長說宗祠的計畫是化身傳統建築民宿,不過法規似乎窒礙之處不少。二崁後灣海域澄淨潔美,每每藏走了遊客趕路的雙腳。右前方茵茵翠翠的二崁草原,遠遠目測便感覺它的軟,牛羊綴落其間,不慍不火一派田園閒情,我和諸多遊客選擇前來的季節也多是草原夏季盛綠時,遙想麥當勞的廣告則選擇了它冬季深沈的黃,冬季反而更感動了我些許。從宗祠往二崁草原的濱海產業道路,右方玄武岩節理威嚴,左方浪濤輕湧,腳下陡坡韻律十足,不少遊客說這段道路是澎湖的蘇花公路。
時值八月,碩大的花生像額頭上的汗滴在二崁成熟,「巷路」以它三尺寬的身軀向夏日掙出一片沁涼,老阿嬤坐在陰影內一張矮木凳上剝著花生殼,落花生曾是西嶼引以為傲的產業,如今二崁僅剩的老人家,也無多少體魄是可以健朗下田種花生,剝花生彷彿只是一種身份的暗示,意味著這裡是西嶼鄉二崁村。然而二崁的阿嬤似乎不這麼服輸,我在二崁甘仔店外遇見了三三兩兩的阿嬤向我推銷起今晨剛出爐的土仁粿,Q軟的糯米皮加上香甜的花生內餡,阿嬤說這是手工、這是西嶼的花生,這是二崁的傳統!
二崁聚落內三條「門口路」是梳子的炳,齊整併排的一落四櫸頭古厝直挺挺地宛如梳齒,二崁村,一座典型梳式配置的聚落,村中青壯年外移後,二崁阿嬤戲稱她們是古厝聘來「顧厝」的,謙卑地不願自稱為屋主。她們清晰地認知著二崁選定為全國第一個保存聚落的意義與情感。二崁聚落生活區域面積僅0.04平方公里,卻完整地呈現澎湖傳統聚落的縮影:鎮邪驅煞的石敢當、菜宅田農耕產業,王爺信仰的宮廟文化,一落四櫸頭古宅書寫著閩南風。解構二崁聚落,吸吮四百年文化精髓。
二崁人總是戲稱他們是全國居住生活空間最奢侈的一群,因為僅有七十人的迷你社區,卻擁有四十餘間古厝的居房分配,平均每人擁有的居住坪數超過20坪。我打探陳理事長人去樓空的原因:座落西嶼東濱的二崁聚落缺乏良港與渥田,經濟活動困乏,無法供養早期3、400人的村民,於是村民紛紛往台南、嘉義謀生,村民數量不增反減,如今僅剩70餘位村民。過去曾經有個記錄,整整長達十餘年,在二崁村內才呱呱墜地了一個小嬰孩,顯而易見二崁村人口老化與銳減的速度。
二崁聚落雖則經濟條件貧瘠,但是因早期移居台南、嘉義一帶謀生的二崁人大多從事中藥生意,事業頗有成就,加上二崁人落土歸根的地域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在台灣經商賺到錢後,都會從台灣雇請帆船購買昂貴講究的建材從台灣一船一船運載回二崁家鄉打造宅所,因此也就使得二崁閩南建築的古厝相較於澎湖其他富裕社區的建築,在建材與裝飾上的講究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二崁人口流失的過程導致翻建新屋的需求降低,二崁缺乏良港與渥田,外來人口幾乎沒有移入,於是二崁村因為歷史命運與經濟條件的作用下意外地成為澎湖傳統聚落中保存完整且歷史建築至為豐沛的聚落,最終為文建會選定為文化聚落保存區,撥款補助二崁協進會推動社區文化保存運動,二崁慢慢從衰老的記憶中活絡了起來。
走入二崁協進會,才秘書長在正廳內藏著一份又一份的的二崁古聲季刊,這是二崁人自發性的社區文字保存工程,翻翻文獻與請益秘書長,探詢二崁發跡的歷史。二崁聚落從開基祖陳廷益落居以來,至今三百餘年共傳九代,相傳陳廷益為少林寺武人,因愛上同門師妹有損寺規,於是與愛妻聯袂逃離唐山,飄洋過海來到澎湖,當時西嶼大部分富饒之地都有移民,於是只好選擇乏人問津的二崁村北龜山腳落居。為逃避少林寺僧侶追捕,陳廷益鮮少與外界聯繫交通,久了竟讓二崁村成為一封閉的聚落,發展成單姓社區,也就是全村都姓陳,因此如今的二崁村住戶如推衍百年族譜,其實驗證了一句話:「三百年前是一家。」二崁的典故與流傳故事幾乎都繞著陳廷益的神秘色彩打轉,從巨大的羊寮石到制裁通梁村越界捕魚漁民的壓網石,從石頭公到與竹灣村許家的禁婚,莫不有著神秘的武林狹義味道。
說二崁協進會是二崁聚落的化妝師一點也不為過,短短三、四年,二崁聚落不僅僅是修復保存了二十六間閩南式古厝,讓危樓變成歷史的高樓,更大的驚喜是二崁社區的藝術化。社區再造的運動如火如荼,一群6、70歲頭髮白晃晃的老阿公老阿嬤為二崁的再生大動老骨頭,就憑藉一身非專業的藝術細胞,二崁聚落小到一面牆壁或一面窗堵,大則一座菜田或一座圍牆,陶甕、石雕、銀合歡枝編、手繪圖像、古物農漁具,二崁村從二興宮入村處的門面開始,放眼而去盡是創意與藝術作品的驚嘆。海蟑螂館,褒歌館、常民生活館、潮間帶館,無法居住的豬寮或主人杳無音訊的院落,化身為豐富的文化展覽館,可以瞧見二崁的文物文化與先民生活智慧遺跡。我就常跟遊客開玩笑:二崁怎麼玩?「館」那麼多,就是慢慢玩!
才秘書長說二崁的寶不單單是這些古厝,他領著我與攝影師繞了二崁一圈,不是和這些古厝打招呼,而是認識二崁的老人活力旺。南瓜粿的香氣在蒸爐內奔竄,阿嬤揉搓著艾草、天人菊與山芙蓉融製二崁傳香,繞過萬國牆是夏季新開張的冰店,古宅外掛起了吃青魚、南瓜米粉的小吃攤招牌,才秘書長得意的說:老人活起來,二崁才會活起來!
才秘書長最愛舉的例子是海蟑螂館,廢棄豬寮改建的海蟑螂館開幕後,昌伯除了繼續利用退潮時段,前往龜腳灣的潮間帶,設下八卦陣捕捉海蟑螂外,同時得習慣扛著「館長」的頭銜權充起一人館長兼解說員的角色,每趟拜訪海蟑螂館總是有著聽不完的潮間帶勇事,從澎湖人俗稱「海加足」的海蟑螂用途、八卦陣佈陣邏輯、到海蟑螂逃生動線,昌伯從靦腆面對遊客到手舞足蹈舌燦蓮花,越來越有「科班博物館館長」的架勢,我有時路過遇見昌伯眉飛色舞的「倒帶」介紹,竟也不知不覺可以倒背如流。
在二崁,古宅化身博物館如今已然超過十間,「一屋一博物館」不單單是喊得震天嘎響的口號,如今在舉村保存文化的實踐中綻放花朵。頹圮斑駁的古厝漸次修復後,閒置空間如何再利用,成為活絡二崁古厝的一門顯學,於是常民生活博物館試著起了頭,潮間帶館、童玩館接踵而至,村民翻箱倒櫃蒐羅家中扁擔、藤籃、藥櫃、烘爐、龜桃印等,每戶人家都有珍寶可以擺置入博物館,成為博物館台柱。撲散塵埃,文化重顯光亮煥發,老拙的古老器皿與信仰器物,如今置身古宅整建的博物館時,身價非凡。
二崁老人家多,卻老得有內涵,也只有二崁這幾十位老人家,才能這麼井然有序地為這些古老器物歸類與解說,使得老建築與古器物,人文產物與生活智慧能相得益彰,二崁村或許是全台博物館「館長」最多的一個村落。
回到陳進時理事長的常民生活館,飲一杯二崁藥方調配出的退火杏仁茶,二崁的甘甜與豐富層次隨著杏仁茶的芳香流淌整個體內與記憶!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