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昕·數字閱讀的“社交化”之路

8月23日,第二屆“網絡文學會客廳”在2015上海書展拉開帷幕。閱文集團CEO吳文輝在現場表示,在網絡文學全新運作模式下,一個跨越出版、遊戲、影視、周邊等在內的新興文創業態正在形成。“閱讀不僅在紙上。”

作家葉辛也表示,網絡文學正在形成一股很大的氣象,但網絡文學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我們為什麽要看書?因為我們有精神需求。現在熱鬧、打鬥、虛幻、懸疑(的網絡作品)很多,但是進入讀者心靈的作品,還不很多。”
今年初,由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並而成的閱文集團成立,有“網絡文學教父”之稱的吳文輝出任閱文CEO。他向外界承諾,閱文將力爭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以最全量的數字閱讀作品、更便宜的價格和更簡便的搜索,為用戶提供優質閱讀服務。
8月20日,吳文輝接受澎湃新聞專訪,他希望數字閱讀在未來能實現“全民化”,並從內容、渠道、盈利模式等方面回應閱文將如何實現它的承諾。
內容:不局限於網絡文學的正版基地
澎湃新聞:就閱文目前旗下的閱讀品牌來說,網絡文學和傳統出版物內容分別占了多少比例?未來這一比例可能會有怎樣的調整?
吳文輝:目前,數字閱讀全民化的趨勢才剛剛形成,讀者主要的閱讀對象還是網絡文學,大概七成以上的讀者主要閱讀網絡文學作品。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他類型數字作品的閱讀量在迅速攀升。在幾年前,網絡文學以外的數字閱讀占比可能還不到10%。這也充分說明,隨著閱讀人群的放大,讀者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元。
澎湃新聞:你曾表示閱文將投入上億資金,重點增加網絡文學以外的作品,建成一個包括小說、人文、社科、財經、技術、健康等海量內容在內的“中國互聯網上最大最全的正版內容基地”。要實現目標,除了投入資金,還需要什麽?難點在哪裏?
吳文輝:資金是一方面,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建設一個數字閱讀生態。這個生態的形成,有幾個層面同樣關鍵。
在作家、出版社層面,我們需要基於閱讀,並通過閱讀衍生產品的開發,保證參與者的收益和回報,形成一個收益自生循環體系。讓大家能從這個平臺裏得到長期的、穩定的回報,而不是靠現金一錘子買賣——這是不能長久的。目前,網絡文學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收益回報機制,並正在向深度開發邁進。上半年,不包括版權衍生,僅電子閱讀稿酬我們就發放了大概4個億,一個有400萬註冊作家的群體已經形成。
在讀者層面,我們需要精確地把最全的內容推送給他們,並給他們更好的閱讀和衍生服務體驗。我們也一直在加強這塊,比如說我們從QQ閱讀5.0開始嘗試基於大數據分析的信息流模式。
在市場層面,我們也在努力嘗試。比如說我們今年將內容鋪向了應用寶、騰訊新聞等億級用戶產品,也與小米等展開了渠道合作,讓更多人可以更快捷地享受高品質、定制型的正版閱讀。在推廣上,我們率先開始了數字閱讀內容的線上、線下全媒體廣告和市場活動推廣。
澎湃新聞:在傳統出版物的數字出版上,閱文如何處理和傳統出版社、非網絡作家之間的關系?
吳文輝:我一直認為,我們和傳統文學之間是合作共贏的模式。依托我們自身的平臺,有可能把包括非娛樂性的一些品類的閱讀內容發布出去。文學平臺可以為作品提供強大的推廣資源和大數據支持。在這點上,閱文可以通過騰訊大數據為傳統的文學作品以及出版社做精確的用戶分析支持。
澎湃新聞:在網絡文學上,現在閱文集團已經擁有了占據絕對優勢的作者資源。對於網絡文學作品質量,閱文集團有無標準(門檻)?
吳文輝:既然是感性的文化產品,徹底的質量標準化是不現實的,也是違背文學發展規律的。
當然了,基本的、公認可行的質量評判體系我們一直都在做。這個體系,主要是起到一個基礎的淘選作用。更深度的質量評判,我們更多地交給讀者、評論界。當然,讀者和評論界的評判也不代表作品的最終質量水準和成就,只是給更多人閱讀起到一個參考作用。我們相信,一部作品的最終成就和質量評價,需要時間來沈澱。
渠道:從“書找人”到“人找人”
澎湃新聞:對於讀者而言,獲取閱讀資源的渠道非常關鍵。你曾提出數字閱讀應從“人找書”,到“書找人”,到“人找人”。那麽現在閱文處在哪一階段?有哪些渠道搭建?
吳文輝:從QQ閱讀5.0版開始,我們正在向“書找人”轉變。爭取實現最大程度上的精確送達。
澎湃新聞:要進入“書找人”甚至“人找人”,閱文還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吳文輝:首先是平臺的建設和升級。更多元、更易用、更精準是一方面,建設聚合的、面向行業夥伴開放、共贏的生態又是另外一個重點。
其次是內容的進一步擴充和提升。我們將通過內容引入、合作等手段,大幅提升全品類內容投入。全力擴充包括人文、社科、財經、教育、生活、技術等多元題材內容。在擴充的同時,努力挖掘和培養運作一批優秀的正向的作品同樣關鍵。我們希望在內容層面實現“人人有其書,人人有好書”。
再者是全民閱讀的推廣和傳播。全民閱讀戰略需要更大的市場推廣和公眾宣傳投入,我們為此已經準備了充沛的資源。而通過傳播創新,讓投入更有傳播力和影響力,也將成為我們的長期課題。
澎湃新聞:你曾說目前中國每天的數字在線閱讀用戶大概有五六千萬,這與6億移動用戶相比是遠遠不對稱的,創新空間應該就在“社交化”。閱文在“社交化”方面,具體打算怎麽做?
吳文輝:現在我們閱文面對的平臺和以前其他的文學網站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應該有海量多的網民和用戶。通過QQ,我們可以鏈接全中國所有的網民;通過微信不僅可以鏈接網民,而且還有大量的手機用戶。
以億為單位的用戶他們對於文學作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口味也千差萬別。我們的平臺會產生各種不同風格和傾向性的作品,為了能滿足讀者,所以使用技術和大數據的手段是必然的過程。
目前我們基本建立了一套基於用戶行為分析和用戶背景的系統,可以初步判定用戶對於作品類型和內容的愛好的傾向,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澎湃新聞:傳統嚴肅讀物會不會很難走“社交化”的渠道?
吳文輝:我認為不會。嚴肅讀物始終有自己的穩定受眾,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我們的大數據平臺進行挖掘,將這些讀者關聯起來,就是咱們說的“人找人”。除了既有的忠誠用戶以外,通過他們的聚集和意見領袖的口碑傳播吸引中間潛在受眾的興趣,並實現有效轉化。

盈利:以付費閱讀和IP產業化運作為主


澎湃新聞:目前閱文的盈利模式是什麽?


吳文輝:關於贏利模式,以數字付費閱讀為基礎、通過優質ip的產業化運作實現內容價值最大化是我們未來的主要贏利模式。此外,非版權的影響力變現等,都是基於內容這一核心競爭力的收益組成部分。


澎湃新聞:對於數字閱讀,你一直倡導“讓讀者認真付費”。在目前似乎“免費閱讀”還是深入人心的,我們如何培養中國讀者的付費習慣?


吳文輝:我認為付費是數字出版的重要基礎。實際上,經過長期培育,付費閱讀的規模和接受度都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幾十億的付費閱讀市場規模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而隨著線上付費技術的完善、付費習慣的進一步養成、版權環境的好轉,市場會更大,對於數字出版的整體促進也會更大。


未來,閱文要做的是“全文學”、“全閱讀”。也就是說,我們的內容的類別、形式將越來越多元。基於這個戰略,我們的付費閱讀形式也必然更加多元。而除了豐富直接付費的形式,對於某些特殊類別或作品,交叉補貼可能也會是一種選擇。

澎湃新聞:你曾說對於所處的行業,最想改變的是“讓作家認真寫作,讓讀者認真付費”。按之前的說法,閱文給作家的分成是50%-70%。你如何評價目前的網絡寫作環境與稿費機制?

吳文輝:作家扶持一直是我們工作的核心之一。2005年,當時網絡文學商業化才剛剛起步,我們就推出了以網站出資補貼和獎勵為主的作家福利制度,並通過這個制度鞏固和擴大了創作人群,也培養出了相當多的知名作家。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形成了包括作家福利、作家等級、作家培訓、作家運作於一體的完整作家體系,我們稱之為作家“星計劃”。


比如說,通過創作保障等福利補貼和鼓勵作家堅持寫作,通過文以載道保障小門類寫作熱情,通過創作激勵給出獎勵來激勵作家寫出更好的作品和更穩定的創作,通過作家等級給作家以明確清晰的發展上升道路,通過培訓提升作家寫作能力等等。


除了固定的制度以外,我們也通過像“星創獎”這樣專門針對未成功作家的活動來給大家創造更直接的上升通道。


就目前來看,網絡文學的寫作環境和稿費機制依然是最恰當的選擇,也依然是各類原創文化產品中最具公平性、透明度和競爭力的機制之一。無論是從作品競爭、分成模式等等,都擁有著互聯網時代獨有的開放優勢,市場化程度較之傳統文化行業而言,是比較高的。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職業作家群的擴大,他的基礎正在日益穩固。

澎湃新聞:2014年以來,我們對針對知識產權(IP)資源的“更加開放多元的合作”印象深刻。網絡文學其實是互動娛樂產品的源頭,閱文本身也是巨大的網絡小說IP出口。但你在“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的發布會上說“我們的IP價值體系還沒能與這個時代同步”。那麽你覺得什麽才算是同步的狀態?在爭取同步上,閱文還需要哪些努力?

吳文輝:我覺得,一個能充分的、完整的、量化的、透明的價值衡量體系是產業發展的必需。在目前的行業發展態勢下,我們迫切需要一個對於作品而言能更準確體現價值,對於合作廠商而言更市場化的機制,而不是早期估算為主的價格生成模式。

什麽樣的書,人氣如何,用戶品質怎麽樣,稀缺程度怎麽樣,價值又會是多少?盡量形成一個市場公認的價格區間。只有幾方共同認可、市場公允的價格,才是未來版權合作、項目合作的基礎,也更能保障作品改編的定位與實現。
基於這個考慮,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作品數據體系的建設,也需要進一步實現作品的價格生成機制的建設,形成有較為明確的價值衡量標準和合作夥伴共同認可的價值定量辦法。澎湃新聞 2015-08-24 08:16 來自 文化課)

Views: 5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