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從台灣往南穿越菲律賓海域
經印尼群島,朝東深入太平洋
在這片占地球面積三分之一以上的茫茫海域
散布著成千上萬的島嶼
在十五世紀,西方探險家為弓找尋南方大陸而深入大洋前
早有一群說著「南島語」的民族以島嶼為家
活躍在無邊無際的大洋上
台灣有著三十多萬個操南島語言的原住民
是「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界
近年更有學者指出台灣可能是「南島語族」的原鄉
基於此,《經典》的採訪小組於兩年前開始出發找尋「南島語族」
在漫長的尋找過程中,我們聽到了海的聲音
看見了那羅列在太平洋上的無數島嶼,也看見了「南島」
一種「多元並容」的新世界觀
那天遇到來自蘭嶼達悟族的夏曼‧藍波安,他說:「小學四年級,看著世界地圖,雖然找不到我們的島,但看著太平洋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島嶼,真希望有一天能去那裏看看。」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那長久以來,懸掛在台灣東南海域,被視為台灣一部分的小島的人,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自小生長在台灣島上的我。 在海島上,我聽不到海的聲音,從小對世界的想像是台灣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是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大陸,甚至是飛越千山萬水的歐洲大陸。
見識「太平洋」的廣大
夏曼心所嚮往的卻是那一片遙遠的南方海域,海的聲音,讓他一直看到那些島嶼,即使在這些島嶼尚未被畫入世界地圖之前,他們的祖先看到的也不是台灣,而是南方的島嶼菲律賓群島,傳說中他們與菲律賓的巴丹島人時有往來,島上野銀部落的始祖更來自巴丹島。從小,夏曼四十多歲這一代的小孩就在這樣的祖先傳說,這樣的南方凝視中長大。 太平洋上成千上萬的島嶼,一直到十九世紀初,才被精確的一一標示在歐洲的航海圖上。十九世紀以前,太平洋地圖基本上是一片沒有群島的汪洋。而太平洋出現在歐洲 的世界地圖上,也不過是近四百多年來的事。 一五一三年,西班牙冒險家巴爾波(Vasco Nunez de Balboa)穿過巴拿馬地峽,經陸路從大西洋抵達太平洋岸,成為第一位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太平洋的無邊,單憑第一眼便足於令巴爾波雙腳下跪,感謝上帝,並宣布此「南方海洋」為西班牙的屬地。一五二一年,麥哲倫首度西航繞過新大陸環球一周,為太平洋命名,歐洲人才真正見識到「太平洋」的廣大。 然而根據考古學家和語言學的推斷,在這之前,約西元一千年時,從語言的追溯上,和夏曼有共同祖先的人,即今學者所謂的南島語族(以下簡稱南島人),早已踏遍太平洋上的島嶼。從最北的台灣島到最南的紐西蘭大島都聽得到屬於南島的語言,那聲音往東還遠傳至一個遙遠的孤島──復活節(Easter)島,西邊則甚至穿越太平洋,進入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南邊的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島。 其中馬來半島、印尼群島所構成的島嶼東南亞,獨特熱帶島嶼孕育了各種迷人的香料,正因這股可以改變歐洲生活的香氣,吸引了無數的西方探險家,在茫茫的大洋上前仆後繼,並啟動了西方的地理大發現。然而,在這之前,中國的帝王早就被這股香氣迷住,大約自西元第一世紀起,島嶼東南亞逐漸成中國、印度與西方羅馬帝國貿易航線的一個中繼站,與中國和印度的互動頻繁。 後來阿拉伯與印度的回教徒也不時的穿梭在印度洋與東南島嶼間的海域,以致西元第五世紀時有部分的南島人遷移至馬達加斯加島。此時,往東的南島人繞過新幾內亞大島的海岸,轉進太平洋深處從未有人類居住過的連串島嶼,最後來到了復活節島,那幾乎是太平洋的最東邊,與西邊的馬達斯加島相隔數千數萬公里,遠遠超過了地球圓周的一半。
找尋南方大陸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開啟了歐洲地理大發現的時代。雖然起先是為了開闢前往香料群島的新航線,但當時處在北半球的歐洲人,普遍相信地球的南邊一定有一塊遼闊的大陸,不然地球會失去平衡,這樣的想法,也促使無數為了尋找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Nondum Cognita)的航海探險家,追隨著麥哲倫的腳步,進入那片無邊無際的太平洋。 一五九五年,西班牙曼那達(Alvaro de Mendana)的船隊成員基羅茲(Pedro Quiro),來到馬克沙斯(Marquesas)島,聽當地人談起他們海上航行的故事。基羅茲雖然十分欣賞馬克沙斯人的健美體態,但壓根不相信他們的航海技術,可以穿越這片巨大的海域。在他偉大的南方大陸視野中,這些島嶼一定是間隔緊密的島串,一路串連至南方大陸,使得馬克沙斯人的祖先可以沿著陸路,以島嶼為踏腳石,無須穿越無邊的大海,便能從亞洲進入太平洋。 「南方大陸」的信念深刻在許多探險家的心中,以致新幾內亞島、紐西蘭島許多大島都曾被他們誤認是南方大陸的一部分,是探險的終點。 一六四二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Abel Tasman)率領兩艘滿載各種五金的製品,準備到南方大陸與當地人以物易物,結果,他到達的是紐西蘭。 那天遇到來自蘭嶼達悟族的夏曼‧藍波安,他說:「小學四年級,看著世界地圖,雖然找不到我們的島,但看著太平洋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島嶼,真希望有一天能去那裏看看。」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那長久以來,懸掛在台灣東南海域,被視為台灣一部分的小島的人,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自小生長在台灣島上的我。 在海島上,我聽不到海的聲音,從小對世界的想像是台灣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是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大陸,甚至是飛越千山萬水的歐洲大陸。
見識「太平洋」的廣大
夏曼心所嚮往的卻是那一片遙遠的南方海域,海的聲音,讓他一直看到那些島嶼,即使在這些島嶼尚未被畫入世界地圖之前,他們的祖先看到的也不是台灣,而是南方的島嶼菲律賓群島,傳說中他們與菲律賓的巴丹島人時有往來,島上野銀部落的始祖更來自巴丹島。從小,夏曼四十多歲這一代的小孩就在這樣的祖先傳說,這樣的南方凝視中長大。 太平洋上成千上萬的島嶼,一直到十九世紀初,才被精確的一一標示在歐洲的航海圖上。十九世紀以前,太平洋地圖基本上是一片沒有群島的汪洋。而太平洋出現在歐洲的世界地圖上,也不過是近四百多年來的事。 一五一三年,西班牙冒險家巴爾波(Vasco Nunez de Balboa)穿過巴拿馬地峽,經陸路從大西洋抵達太平洋岸,成為第一位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太平洋的無邊,單憑第一眼便足於令巴爾波雙腳下跪,感謝上帝,並宣布此「南方海洋」為西班牙的屬地。一五二一年,麥哲倫首度西航繞過新大陸環球一周,為太平洋命名,歐洲人才真正見識到「太平洋」的廣大。 然而根據考古學家和語言學的推斷,在這之前,約西元一千年時,從語言的追溯上,和夏曼有共同祖先的人,即今學者所謂的南島語族(以下簡稱南島人),早已踏遍太平洋上的島嶼。從最北的台灣島到最南的紐西蘭大島都聽得到屬於南島的語言,那聲音往東還遠傳至一個遙遠的孤島──復活節(Easter)島,西邊則甚至穿越太平洋,進入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南邊的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島。 其中馬來半島、印尼群島所構成的島嶼東南亞,獨特熱帶島嶼孕育了各種迷人的香料,正因這股可以改變歐洲生活的香氣,吸引了無數的西方探險家,在茫茫的大洋上前仆後繼,並啟動了西方的地理大發現。然而,在這之前,中國的帝王早就被這股香氣迷住,大約自西元第一世紀起,島嶼東南亞逐漸成中國、印度與西方羅馬帝國貿易航線的一個中繼站,與中國和印度的互動頻繁。 後來阿拉伯與印度的回教徒也不時的穿梭在印度洋與東南島嶼間的海域,以致西元第五世紀時有部分的南島人遷移至馬達加斯加島。此時,往東的南島人繞過
新幾內亞大島的海岸,轉進太平洋深處從未有人類居住過的連串島嶼,最後來到了復 活節島,那幾乎是太平洋的最東邊,與西邊的馬達斯加島相隔數千數萬公里,遠遠超過了地球圓周的一半。
找尋南方大陸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開啟了歐洲地理大發現的時代。雖然起先是為了開闢前往香料群島的新航線,但當時處在北半球的歐洲人,普遍相信地球的南邊一定有一塊遼闊的大陸,不然地球會失去平衡,這樣的想法,也促使無數為了尋找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Nondum Cognita)的航海探險家,追隨著麥哲倫的腳步,進入那片無邊無際的太平洋。 一五九五年,西班牙曼那達(Alvaro de Mendana)的船隊成員基羅茲(Pedro Quiro),來到馬克沙斯(Marquesas)島,聽當地人談起他們海上航行的故事。基羅茲雖然十分欣賞馬克沙斯人的健美體態,但壓根不相信他們的航海技術,可以穿越這片巨大的海域。在他偉大的南方大陸視野中,這些島嶼一定是間隔緊密的島串,一路串連至南方大陸,使得馬克沙斯人的祖先可以沿著陸路,以島嶼為踏腳石,無須穿越無邊的大海,便能從亞洲進入太平洋。 「南方大陸」的信念深刻在許多探險家的心中,以致新幾內亞島、紐西蘭島許多大島都曾被他們誤認是南方大陸的一部分,是探險的終點。 一六四二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Abel Tasman)率領兩艘滿載各種五金的製品,準備到南方大陸與當地人以物易物,結果,他到達的是紐西蘭。 一七二一年,荷蘭富翁羅蓋芬(Jacob Roggeven),也想一圓南方大陸的夢,不料,卻在復活節那天來到一個小島,就是今天以巨石聞名的復活節島。 一七六四年十月,在英國探險家庫克(James Cook)的第一次航程中,當他們的船隻來到了紐西蘭,望見一望無際的陸地時,就像約一百年前的塔斯曼一樣,以為他們來到了傳說中的南方大陸,為了證明它是否為陸地,庫克的船隻沿岸而行,最後卻回到了原地。原來那只不過是個島,幻想開始破滅了。 庫克的第二次航行,選擇最高緯度的航線繞地球一周,船隻在一七七二年的聖誕夜抵達南極圈,被困在浮冰中。南方的極限,終於讓南方大陸的信念徹底崩解了。
一個比南方大陸更大的陸域
雖然最後庫克終於證實南方大陸並不存在,但西方人卻在此創造了一個更大的陸域。 「……在南方這個以前不為人知的地點,奉最高教宗克萊門八世(Clement Ⅷ)的允許,奉我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Philip Ⅲ)的命令前來,我,基羅茲,奉最神聖的三位一體之名義,領有這些島嶼與新近發現的陸地,我也將持續發現直到盡頭……不論它們是如何的陌生……而且我領有此地是懷有意圖與目的,要請神聖的福音傳道士狂熱而且明確地向所有土地的土著傳教。」 一六○五年,基羅茲繼一五九五年的航程,打算重新發現當時已去過的索羅門(Solomon)群島,不料,從南美洲卡瑤(Callao)港出發五個月後,他卻在今萬那杜 (Vanuatu)北部的一個小島登陸。在基羅茲以聖靈之地命名該島,占領該島時,支持「南方大陸」追尋的背後的那一股宗教的狂熱,也使許許多多原本相信萬物有靈的南島人,接受了唯一的真主,成為基督王國的子民。一個個的島嶼,開始向一個中心靠攏,一個比「南方大陸」更大的「大陸」版圖正在形成。 而太平洋島上的檀香木、鯨魚、玳瑁,甚至當地的勞力,如同島嶼東南亞上的香料以及各式珍貴而獨特的熱帶物產,加速南島人成為整個世界大陸版圖的一員。而那些追 尋南方大陸或者找尋香料群島途中,偶然發現的島嶼卻始終沒有被看到。 一九九七年,夏曼終於踏上了那遙遠的南方島嶼──大溪地(Tahiti)。看到那些血液也流著航海基因的島民,他無比的興奮,好似見到親人。但那終究是一次傷痛之旅。畢竟他是為了參與一場「兩千年廢止核武器及禁止核廢料運輸到第三世界國家」的國際會議才前來的。 自一九三八年起,法、美、德、英各國百分九十以上的核子試爆,直到一九九五年,法國在大溪地九百海浬的外海試爆,都在南太平洋進行。這樣的行徑,後來經媒體揭露,才為世人所知曉。 想起自已的島嶼,自己的家園,也遭受過台灣政府儲存核廢料,而且好長一段時間還被蒙在鼓裏,他深刻感受到同為邊緣族群面對帝國強權的有苦難言。 之後,夏曼也到了菲律賓,在南部的民答那峨(Mindanao)島,他遇到許多的海上吉普賽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老祖母帶著四個四、五歲的小孩划著獨木舟,在海上向人乞討。老祖母累了,就換小孩子划,他們就這樣順著海流漂,彷彿他們的血液也跟著那樣的漂,那樣流,漲潮時,原本由東往西的潮水變成由西往東,順著潮水他們也回到了家。
一種多元並容的聲音
海上這般的姿勢,讓夏曼想起自己一人在家鄉海域夜航的經驗,也想起父親的時代, 沒有隆隆的馬達聲,也沒有燈火閃爍的島,島躲在漆黑裏,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潮流牽引著船,牽引著父親的身體,父親的心,在海上漂著,漂回島上。剎那間,他忘了那一張張因對現代貨幣依賴越來越深,而呈現的不快樂的臉。 屬於老祖母,屬於父親的島嶼,應該是美麗的,獨特的,但它卻逐漸正被一股無法抵擋的世界潮流淹沒了。 兩年前,因著台灣可能是「南島語族」的原鄉,《經典雜誌》的採訪小組循著考古與語言學推斷出來的南島人遷移路線,出發找尋「南島語族」。在漫長的找尋過程中,我們聽到了海的聲音,也看見了那羅列在太平洋上的無數島嶼,看見了南島。 數百萬年來,太平洋板塊持續往西漂流,在西邊與菲律賓海板塊、印澳陸板塊碰撞,然後一一隱入歐亞大陸板塊下,在火山與地震的激盪中,無數的島嶼才得以誕生。五、六千年前,南島人開始操舟進入這數以萬計的島國,在這片島與海構成的無盡天地,伴隨著不斷的火山與地震,迎接南島人的是一個不可知的變動,然而島,南島人的生命,就在其中孕育。 在南島的語言裏,「巴努亞」(banua)一詞隨著島嶼的不同出現了從家屋、聚落、領土一直到天上、宇宙等等各種不同的義意。「巴努亞」讓南島成了無盡的想像世界。 「發現南島」,我看到的不是唯一,而是一種多元並容的聲音,那是一種屬於島嶼,屬於南島特有的聲音。(摘自經典第36期,~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