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鋼譯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身處中心的個人》2

喬治·尼瓦:這些確實是當時的普遍做法。1956年至1959年期間,我經常給我的父母寫信。很久以後,我的一個患癌症的法國朋友給我寫了一封信,說:「我需要你知道,我為克格勃工作,我將你的所有信件翻譯成俄語。」即便如此,面對這些類型的譴責,如何解釋左派媒體的這種仁慈?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的確,右翼媒體對這起誹謗案件沒有一個字的報導。是不是有些人依然沉浸在過去革命的承諾中,持有對「精英」的懷疑,對某些個人生活經歷表現出貶損呢?在這個案子中,「她」指的是我,我選擇了法國,所以我要麼是「人民的敵人」,要麼是潛在的克格勃特工——這可能是這些斯大林主義警察後繼者的邏輯推理。

那些所謂的「教條主義者」對「制度」漠不關心,卻總聲稱他們在反抗,且持有一種極端機械化的,甚至是極權主義的個人自由觀念。我的自由不能被簡化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身為波伏娃(de Beauvoir)的讀者,我更愛把理解自由為在他人的幫助下超越自我的能力——在與他人、思想和行動的複雜關係中找到自我。在法國上次總統選舉期間,我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到如果我成為總統會做什麼。我回答:「我會將個人放在中心位置。」

這是一種在歐洲仍然倡導、仍然得到支持的烏托邦理念。不是自我,不是形象,不是權力或購買欲望,而是人本身——我們會不斷回到這個主題。在後共產主義的廢墟中,這種表述方式似乎無法真正被聽到。對西方民主,人們還是充滿了太多的怨憤(用尼采的話來說,應該有行動的地方卻只有反應,應該有欲望的地方卻只有嫉妒)。

奧利維爾·蒙然:現如今,人們找尋知名人物就是為了摧毀它們。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當然,從《恐怖的力量》(Powers of Horror)一書開始,你一直在研究賤斥(abjection,或譯作「排拒」、「拒斥」等)。在《內心的反叛》(Intimate Revolt)中,你思考了這個在新聞業中起作用的、新的破壞性表述系統。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互聯網的「超級連接」捕捉了那些因懶惰而產生的破壞性,就如同在互聯網這個超級連接的系統中啟動了某種運動,然後被瞄准的人就被它吸進去。如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新型的「點贊」交流,這種憤怒的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可以導向何等極端的地步。它可以導致一種真正陰險的破壞的情欲化(eroticization)。在一種病態的狂喜狀態中,人們簡簡單單將他人消滅。

作為一種政治宗教,聖戰極端主義傳播了這種暴力的情欲化,這種暴力包括,動員我們這些會說話的生物的內在死亡驅力(death drive),將其推向享樂(jouissance),接著就會發生強奸和斬首。在政治層面上,人們以挫敗和憤怒為慰藉,甚至作為獎勵。我們過去的宗教對靈魂的深處、天堂和地獄有所認知,它們為了更好或更壞的結果利用了這些極端。

有些人文主義者在這些深淵中搖擺。對於宗教儀式的執行者來說,死亡和終結可能是最好的結局。另一些人則意識到,死亡驅力激發了強大的力量,並對聖戰者的狂熱喝彩,但他們的這種贊美只是對基督教和人文主義信仰的消逝表示遺憾。真是奇怪的善辯者!顯然,接下來的事情是死亡、我們的內在死亡,以及由它們激發的憤怒、恐懼或狂喜,它們被認為是病態的死亡驅力。然而,它們實際上都存在於我們每個人之中。

你提到了我作為精神分析師的臨床經驗。正是這種實踐讓我發現,賤斥在最早的母子關係中就已經存在。既非主體(subject)也非對象(object),而是被賤斥(ab-ject)的兩個主角,處在我所謂「賤斥」的恐懼和迷戀的影響下。天主教聖徒對此深有體會。在青少年時期,年輕的藥物成癮者、厭食症患者、犯罪者,都處於這些沖動運動的影響下,他們被帶到瑪麗·羅斯·莫羅(Marie Rose Moro)教授指導的「青少年之家」——柯欣醫院(Cochin Hospital)。現在,我們加上那些被聖戰極端主義誘惑的年輕人。因此,我將我的研討會從巴黎七大移至索倫之家(Maison de Solenn,柯欣醫院的青少年診所),以幫助培訓工作人員。

【譯注】所謂「賤斥」,有些像看到腐爛之物的惡心感,這種強烈的排斥感既源於身體的自然反應,又與我們的象征秩序有關,它讓我們迫切遠離這種外在的威脅,好似主體對母體的反抗。然而,這種外在的威脅又同時觸發了我們內心的恐懼。克里斯蒂娃認為,這個詞很難准確譯作其他語言。在《恐怖的力量》中,克里斯蒂娃指出,「ab-ject」「ab-」是遠離,而「-ject」意味著推開或拋出。我們要將母親推開,將與母體關聯而帶來的污穢拋棄。這種排斥如同痙攣,是一種吸引與反抗的交融,它是對存在本質中最劇烈、最陰暗部分的反叛。關於「賤斥」概念的討論,另外可以參見台灣劉紀蕙老師2003年的論文《文化主體的「賤斥」——論克里斯蒂娃的語言中分裂主體與文化恐懼結構》。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身處中心的個人》[The Individual Person at the Center] 來源:《洛杉磯書評》[LARB],2020年3月19日,譯自帕特西·博杜安[Patsy Baudoin,MIT]的英譯本; 陳榮鋼譯 2023-08-02)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