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海·感官民族誌——理論、實踐與表征 下

斯托勒於1995年在《具身的殖民記憶》(Embodying Colonial Memories)一書中率先使用「sensing ethnography」一詞。目前,英文世界中廣泛使用的是「sensory ethnography」。台灣學者張珣的《馨香祈祝:香氣的儀式力量》是中國感官民族誌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西方學者平克討論了感官民族誌的發展脈絡。她認為,感官民族誌沿著兩條路線演進。一條路線在於,以戴維·豪斯為代表的人類學家對感官的興趣主要是從整體上探討感官經驗,勾勒感官輪廓,描述感官的文化秩序,進而比較不同文化間感官經驗的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知覺形態對意義的作用。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類學家的參與及有關民族誌資料的發表表明,從跨文化比較的角度,感官分類模式似乎是可行的,但脫離了感官經驗的即時性(immediacy),僅僅將感官經驗看作是表達超感官和文化觀念的工具,就有問題了。於是,以提姆·英戈爾德為代表的人類學家逐漸脫離集體性感官意識的研究路徑,轉向通過個人感官體驗來探討感官之間、感官與符號意義之間的關係,由此走向了另一條路線。

台灣學者余舜德認為,作為感官人類學的研究對象,身體感與其說是指個人主觀經驗的各種身體感覺,毋寧說是指身體感官項目(category)及其感知方式。當討論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時,個人感官經驗的內涵通常難以把握,尤其是涉及個人主觀評價時,更可能呈現很大的差異性,而能夠為學者研究的是,在行動中所體現的身體感項目,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感知方式。具體而言,這些項目通常包括潔淨感、舒適感、飢餓感、疏離感、性感、美感、便利感、時尚感等,項目內部具有複雜的體系關係,並形成凸顯文化特色的感知方式。

這些感官項目和感知方式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社會關係的建立、宗教儀式的展示、社會階層的分化及象征意義的建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西方學者豪斯進一步指出,根據感知方式的意義和側重點不同,感覺體驗的方式在不同文化中也是不同的,以此可以進行跨文化比較,通過分析不同文化間感覺在生成不同社會基礎結構中的作用,來探尋這些變量對於社會組織、情感規則以及其他文化表達的影響。

當人類學者將目光聚焦於身體感時,如何把握不同文化中的感官項目和感知方式則成為不可回避的議題,即從方法論角度如何抓住經典民族誌在觀察和訪談中忽略掉的有關身體感的深層知識成為學者們討論的重點。平克認為,人類學家們的共識是,感官民族誌依然會使用傳統民族誌方法,如參與觀察、訪談等,但是在方法實踐上會更多地利用視覺和聽覺等技術。整個研究過程中,無論是概念性步驟還是實踐性步驟,在感覺、知覺、項目、意義、觀念、獲知方式及實踐等方面,感官民族誌者的反思性思維要貫穿研究始終。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